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引进芙蓉·932×湘晖·7532(两广二号)蚕品种进行饲育试繁试验调查,该品种具有耐高温,容易饲养,成本低,具有茧形好、丝质优、用桑量少、良卵率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是理想的夏秋用蚕品种。总结出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饲养技术经验,为今后繁育该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引进明·丰×春·玉家蚕新品种,对其原原母种和原种进行饲养观察和生产调查,总结了该品种的性状表现及其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3.
华·东×春·晨是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优质、高产、多丝量四元杂交种,通过分析华‘东、春·晨原种性状和一代杂交种的繁育特性,提出了适应该品种特性的繁育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和饲养技术要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耐氟性强、眠起齐一、好养,茧形大、茧层厚、产量高、丝质优、繁育系数高,深受蚕农、丝厂和蚕种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和饲养技术要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耐氟性强、眠起齐一、好养,茧形大、茧层厚、产量高、丝质优、繁育系数高,深受蚕农、丝厂和蚕种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秋对陕蚕系列的5对品种原种与引进品种871·872进行了实验室饲育比较试验,调查了其饲育成绩及繁育成绩,并对各个品种进行简要说明及分析。结果表明,陕蚕系列原种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南·岳×星·辰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十一五"期间育成的1对强健性春秋兼用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家蚕品种。介绍了南·岳×星·辰的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特性、饲育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试验、农村比较饲养试验以及蚕种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南·岳×星·辰的双交原种强健好养,斑纹全限性,可实现蚕期鉴别雌雄,提高蚕种质量与蚕种繁育系数;一代杂交种体质强健,春、秋季均可饲养;解舒率高,洁净优,可缫制高品位生丝。南·岳×星·辰适宜在长江流域蚕区春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8.
家蚕新品种“9·10×7·11”中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07、2008两年春秋两季对家蚕新品种“9·10×7·11”的杂交原种在原蚕基地进行中试,“9·10、7·11”原种茧平均死笼率分别为3.05%、4.78%,分别与同期两广二号(9·芙、7·湘)原种茧的平均死笼茧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张原种制种量正交种、反交种分别为61.19张、41.16张,比同期两广二号分别提高11.52%、9.50%,正交品种间有显著提高,反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公斤茧制种量正交种、反交种分别为3.22张、2.71张,与同期两广二号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该品种杂交原种表现为好养、蚕种产附好、不良卵少、繁育系数高等特点,是一对强健、高产、优质、易繁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锦·绣×潇·湘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与苏州大学合作育成的1对强健性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家蚕品种。介绍了锦·绣×潇·湘的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特性、饲育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国家桑蚕品种鉴定试验在内的历次实验室鉴定试验、农村比较饲养试验以及蚕种繁育试验结果表明:锦·绣×潇·湘作为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家蚕品种,其双交原种强健好养,斑纹全限性和日系蚕蛾深色蛾翅分别有利于壮蚕期的雌雄鉴别与蚕蛾的雌雄区分,可提高蚕种质量与蚕种繁育系数;一代杂交种体质强健,高产稳产,耐血液型脓病能力比洞·庭×碧·波明显增强,适合于轻简化饲养;锦·绣×潇·湘的蚕茧解舒丝长长,洁净优,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锦·绣×潇·湘适宜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夏秋季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我场选育的"锦·苑×绫·州"蚕品种是目前四川省唯一一对春秋兼用、综合性状优良的限性斑纹品种。2008年我场开始大量繁育该品种,经过7年的生产实践,掌握了该品种性状和饲育特点,通过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养蚕制种成绩逐年提高。现就"锦·苑×绫·州"杂交种的繁育谈几点体会,供参考。1重视桑园管理,确保桑叶质量优质桑叶是养好蚕制好种的基础。桑叶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桑园的管理,种茧育桑园的冬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繁育秋·华×平30的情况。通过总结多年繁育秋·华×平30的经验认为,秋·华×平30尽管繁育难度大、繁育系数低、繁育成本高,但是只要合理控制雌雄原蚕的饲养比例,合理调节原种出库日差,加强原蚕饲育管理工作,强化制种各环节工作,就能够提高秋·华×平30的繁育成绩。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家蚕品种飞.鹤×祥.云原原种长期繁育过程中存在的种性退化现象,采用数据分析软件检测其2003-2010年间主要性状的变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原种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幼虫生命率的变化均较小,死笼率的变化范围较大,基本保持了该品种的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13.
<正>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繁育制度,使母种,原原种的繁育既是扩大数量满足生产需要,又是保持、稳定品种性状提高品种质量的关键.单蛾饲育的母种原原种繁育,调查数据多,选择严格,特别是种茧调查到确定选留母种区,进行个体秤量,时间短,数据处理量大.就饲育2000蛾来说,取得的原始数据就达5  相似文献   

14.
春蕾×镇珠在繁育过程中出现了不结茧蚕增多,蔟中死蚕偏多,死笼率偏高,制种成绩下降;在普种的饲养中常在5龄第3d后规模性发生蚕病。通过试验表明,蚕品种春·蕾、镇·珠在原种繁育和普种繁育中,不结蚕多和死笼率偏高,是受生理、病理、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应从品种繁育选择方面和不断改善饲育条件等各方面加以改造提高。  相似文献   

15.
"湖·滨×明·光"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承担湖南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选育组配而成的四元杂交夏秋蚕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9月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现场评议,2003年3月获得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湖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好饲养、茧形大、高产稳产、丝多质优、一代杂交种繁育系数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和南方蚕区及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推广应用,是秋种春养的理想品种之一.目前,湖南、四川、重庆、湖北、河南等地已试繁推广一代杂交种5万余张,深受蚕农、丝厂、种场好评.自2001年以来,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已累计繁育该品种原种8500张.现将其原原种品种性状、原种繁育实绩及技术关键综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雄蚕品种"秋·华×平30"是一对优质高效的新品种,但其繁育系数偏低、繁育成本相对较高是影响该品种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针对这一制约因素新育成了四元雄蚕新品种"菁·云×平28·平30",本文报告了该品种在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繁育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夏秋用家蚕品种9·芙×7·湘、洞·庭×碧·波在我国蚕茧生产上大面积饲养已有10多年。近期调查2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表明,与品种审定时相比,9.芙×7.湘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一粒茧丝量、茧丝长和茧丝纤度以及洞·庭×碧·波的全茧量、茧丝长、茧丝纤度等主要经济性状退化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同一品种来自不同繁育地的样本间,其性状成绩差异较大,9·芙×7·湘的万蚕茧层量、解舒率、茧丝纤度以及洞·庭×碧·波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一粒茧丝量、茧丝长、解舒丝长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两对品种相比较,洞·庭×碧·波经过10年的繁育,除茧丝洁净外,其它各项经济性状仍优于9·芙×7·湘。建议各地原种繁育单位通过品种亲本(原种)的异地品系杂交或异地繁育继代的方法,取长补短,维持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此外,9·芙×7·湘的原种繁育还应在选留茧丝品质优良蛾区的基础上,注重对产卵性状和饲养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优质蚕茧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应用,我场2016年春季,通过知识产权转让方式,引进了高品位茧丝家蚕新品种"芳·绣×白·春"。品种茧层率高、生丝纤度细、净度成绩优良等特性明显,是一对适合缫高品位生丝的优良家蚕品种。母种、原原种、原种均已经过6个蚕期的繁育(2016—2018年春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19.
胡福胜 《江苏蚕业》2007,29(2):41-43
<正>原原种生产的饲育形式与原种和普通种生产完全不同是单蛾区饲育,它不仅为了满足下二级蚕种生产而扩大繁育数量,更重要的功能是保持品种的种性而延长新品种的使用年限产生更大的经济价  相似文献   

20.
正自创立桑蚕良种繁育体系以来,我国桑蚕良种繁育一直采用"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体系繁育各级蚕种。即饲育原原母种进行原原母种继代和生产原原种;饲育原原种生产原种;饲育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蚕桑生产比较效益急剧下降,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减少,蚕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为了减少蚕种生产环节,降低蚕种生产成本,稳定蚕桑丝绸产业,自2014年春蚕期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