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新闻工作,新闻线索来源极其重要。记要确保责任领域里的报道不缺位、不遗漏,又要挖掘独家、权威、有影响力的“重头报道”,这一切都须依托于新闻源的开拓。近几年,媒体竞相推出的“重金征集新闻线索”、“每周评选最佳新闻线索提供人”,都显示了开拓新闻源和发展“新闻线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目前不少媒体中“跑”新闻的记者多,“想”新闻的记者少,要提高媒体的整体素质,就要下功夫改变这种状况。有人说:“年轻人是‘跑’新闻,成熟了就应该‘想’新闻。”“跑”新闻的记者只会“报告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想”新闻的记者“能够预见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怎样让它不发生。”前者是事实的记录者,后者是观察家和预警者。记者由“跑”新闻型向“想”新闻型过渡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记者年轻时缺乏经验,大多数业务功底不厚,以“跑”新闻为主。要紧的是要早日养成在跑新闻中自觉地把“跑”与“想”有机…  相似文献   

3.
首先,党的新闻工作性质决定着百姓应该走上新闻前台。  相似文献   

4.
张东振  刘新建 《河北广播》2004,(6):81-81,85
做为地方新闻单位,如何向省以上电台发稿,我们的体会是:让“小”新闻变成“大”新闻。所谓“小”新闻,即在地方发生小的、单个的、不成系统的事。“大”新闻,即在省以上电台发表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新闻界的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会议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报道形式、选题到内容上,仍嫌“老套”。为了让我们的广大普通百姓能从会议报道中快速地、清晰地、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其中关键要抱定一个宗旨:把会议变成“新闻”,让读者一口吃到“馅”。会议不等于新闻,如果把会议比作…  相似文献   

6.
7.
8.
9.
赵娜 《新闻窗》2010,(5):126-126
如果把各类新闻比喻成一个摆满了菜品的大餐桌,那么长期以来.人们最不愿品尝的一道菜就是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10.
现在所谓的"独家"新闻,不再一味地强调时效性、独占性,更多是以同源的新闻事件本身为依据,写出别人没有写出的独特角度、独特见解.这就不能仅依赖于记者的日常采写,还应延伸到记者采写之前的新闻策划及采写之后的后期编辑等.  相似文献   

11.
会议报道一直为媒体老总、新闻专家和记者所关注。因为会议报道陷入了忽明忽暗的误区:或是会议“鲜鱼”溜掉,报道毫无新意;或是会议报道铺天盖地,传递的新闻质量却低得可怜。看来如何改进会议报道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量记者加入到富有活力的媒体行业中,记者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灵活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加速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流动,这一方面赋予了他们选择岗位的自由,另一方面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媒体临时工的增多,以致许多媒体从业人员自嘲为“新闻民工”。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联网使报纸记者更加耳聪目明,也正在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一、互联网推动报纸传统优势“升级”互联网上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成千上万网站上的数据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线索和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为报纸的新闻发现和采写带来了一场革命,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舞台获得第二个春天。  相似文献   

14.
杨彪 《军事记者》2003,(8):49-49
问题的提出在我们的采写活动中,常听到这样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新闻富矿”。有人说京城是“新闻富矿”;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沿是“新闻富矿”;也有人说,边远艰苦地区是“新闻富矿”……正如什么是新闻一样,看问题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只是想从记者感知这个层面提出:新闻的富矿就在“司空见惯”中。其一,记者是常人,是生活在普通人群中的普通人。有人会说,不对,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特殊的族群。其实,这只是对记者工作极而言之的一面,说的并不是记者的全部。那么,说记者是生活在普通人群中的…  相似文献   

15.
做新闻的,大概都想为历史打草稿,可即使大事不断的2008,很多新闻也不过是街头派发的小广告。要想进入历史,需要接续断点。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闻”,人们已经做了和必将去做许许多多的章,本只涉及会议新闻与社会新闻的两个问题的两个小角度,与新闻界朋友探讨之,并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大致有两种媒体,一种是枪手媒体,一种是非枪手媒体。两者都面向大众,但有明显区别,枪手媒体“识时务”,非枪手媒体则显得“少根筋”。  相似文献   

18.
写新闻时间长了,难免让人对遇到的每一个新闻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新闻也是这样,每一个新闻都有它不同与以往的地方,记者要做的就是写出新闻的“每一个”。  相似文献   

19.
王杰  刘明 《新闻前哨》2002,(9):46-46
会议足一座新闻“富矿” 会议新闻在党报的宣传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常有读者议论:我们就不喜欢看会议新闻,今天书记讲话,明天市长强调,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看头,也常有些记者感叹说会议报道没意思,很难写出好东西,参加会议报道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读者和记者都不喜欢会议新闻的情况呢?主要是一些记者没有掌握好会议报道的  相似文献   

20.
度的概念来自哲学。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质的度,新闻也不例外。新闻的度是指在将新闻事实写成新闻作品并将之发表的过程中,保持新闻的质的数量界限。新闻的度有时直接表现为数量,而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一种态度和程度。新闻的度至少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媒体和编辑、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某一新闻人物、某一社会现象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