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21.86千帕(160mm汞柱),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2.64千帕(95mm汞柱)使可诊断为高血压。本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提高。目前研究认为,本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因素。调查资料表明,本病患者中约70%有高血压病史,而  相似文献   

2.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增加硒的摄入可以预防由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高血压疾病,但是过量摄入硒也可能增加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膳食中硒的摄入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硒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国内外硒摄入的现状,以期为为高血压患者选择营养饮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不高不低.正常血压是140/90mmHg,理想血压是120/80mmHg.但是,很多人不知正常血压,甚至有人患了高血压自己却全然不知.有一种高血压被称为适应性高血压,血压升高速度缓慢,由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患者逐渐适应了这种升高,即使血压升到很高,如果不测量血压,也感觉不到高血压的存在.这种高血压是一个静悄悄的"杀手",得不到及时的降压治疗是造成部分患者中风的主要原因.已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更要经常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波动.血压高不好,血压过低也不能忽视,都要及时调理.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口服乳三肽VPP(Val-Pro-Pro)和IPP(Ile-Pro-Pro)对血压的影响,基于综合性Meta分析选择了包含在21 个研究中的27 项临床实验、2 142 个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患者。由于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影响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eta分析中未发现发表偏倚,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降低了1.78 mmHg(95%可信区间为-2.47~-1.08,P<0.001),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降低了0.67 mmHg(95%可信区间为-1.11~-0.23,P<0.001)。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亚洲人群SBP为-6.56 mmHg、DBP为-3.01 mmHg,2008年前的研究对象SBP为-6.57 mmHg、DBP为-3.08 mmHg,口服乳三肽剂量<5 mg/d的患者SBP为-5.20 mmHg、DBP为-2.05 mmHg,以及诊所偶测SBP(-2.74 mmHg)与DBP(-1.18 mmHg)和家庭自测SBP(-7.61 mmHg)与DBP(-4.83 mmHg)都显著下降,而相应的比较对象则没有。因此,包含乳三肽VPP和IPP的功能性食品对高血压前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是有效的,特别是在低剂量食用时对亚洲人群的诊所偶测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高血压的并发症较多,其中脑卒中、肾病、心脏病等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认为,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实施健康饮食习惯教育,科学的摄入盐分和脂质,严格控制血压,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改变饮食习惯对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人的营养要求及膳食调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玉焕 《中国食品》2004,(11):2fzgsp
高血压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以往这种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与常见病,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有些人不重视平衡饮食,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有明显提前的趋势。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为高血压,本病患者血压升高多开始于35~40岁之间,但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与动物实验发现,膳食中脂肪与总能量以及钠、钙、钾的营养不平衡,是形成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注意各类营养素的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7.
<正>过量摄入食盐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食盐摄入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并能因此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减盐应从企业、单位、家庭和个人做起,改进传统的食品加工、烹饪方法和就餐习惯,做菜少放盐,就餐选低盐,不购买高盐成品食物。成人每日摄入食盐总量不超过6克(啤酒瓶盖一平盖)。儿童摄入食盐量应相应酌减。相关主要证据:高血压既是一种疾病,同时也是诸多慢性病如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会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形成。高血压易引发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持续的高血压最终会导致心脑血管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为控制高血压发生和恶化,不同国别的研究人员都做了大量的实验,并得到了可靠的数据。有研究数据表明补充维生素可能对高血压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补充维生素与防治高血压的相关性,本文以近些年来的相关研究为依据,概述了高血压的成因和危害,综合论述了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这三种维生素与防治高血压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作用机理。希望能帮助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或营养素补充过程中,通过控制维生素的摄入来降低高血压恶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冠心病人的饮食调养应着眼于防止和减轻动脉硬化的发展。 △控制能量 不少冠心病患者为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肥胖者为热量摄入过多引起的单纯性肥胖,可增加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这些都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能量摄入应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宜。同时应注意热能来源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65~70%,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村中老年人膳食因素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村村民8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人体指标及生化指标,调查膳食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高达82.1%。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体脂含量、上臂肌围、营养素摄入比例、甘油三酯有显著性差异;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与体脂含量、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上臂肌围呈负相关;蛋白质和脂肪摄入比例与体脂含量、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与上臂肌围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脂含量、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上臂肌围呈负相关。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脂肪摄入比例通过影响体脂含量、上臂肌围及甘油三酯水平,引起胰岛素抵抗水平改变。结论: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和脂肪摄入比例的饮食模式可能通过影响体脂含量和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引起机体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1.
发表于2008年第六期《肝脏病学杂志》的研究表明,与不饮酒者相比较,每天摄入一杯红酒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可以减少一半。与饮红酒者相比,适量摄入啤酒或白酒者,其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几率要高出4倍。以往的研究已经显示,高达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成年患者将会转化为肝硬化。与心血管病危险的致因一样,肥胖、糖尿病、高甘油三脂以及高血压同样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冠心病人的饮食调养应着眼于防止和减轻动脉硬化的发展。 △控制能量 不少冠心病患者为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肥胖者为热量摄入过多引起的单纯性肥胖,可增加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这些都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能量摄入应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宜。同时应该注意热能来源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65~70%,蛋白质占13~15%,脂肪<20%。  相似文献   

13.
正日常饮食要限盐少盐,这一观念如今已逐渐被具有保健意识的人群所接受,并将之视为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不过,日前英国公布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则发现,食盐对高血压有"阴阳效应"——其中的钠离子可增加患高血压风险,而氯离子却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近1.3万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长达3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如果血液中的氯离子含量过低,则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会增加20%左右。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证实盐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有着"阴阳效应",虽然钠摄入过量会增加心血管负担,但氯摄入不足也不利于健康。氯离子作用多不可或缺大多数人都知道,盐中含有的钠离子是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但盐中的另一种成分——氯离子到底有何作用?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介绍说,氯离子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14.
调节饮食,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损伤及代谢改变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7kPa(95mmHg)者为确诊高血压;收缩压≤ 18.7kPa(140mmHg)/舒张乐≤ 12.0kPa(90mmHg)者为正常血压;介于确诊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为临界高血压。处于临界高血压范围内的人们,虽然暂时不能诊断为高血压,但它转化为高血压的可能性达到60%以上,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是血压正常人的4倍。现在国际上普遍认为,将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可减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WH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07,DBI-07)评价冠心病患者膳食质量,从而为该疾病患者针对性饮食干预方法的建立和相关膳食营养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健康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某医院207名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饮食摄入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DBI-07评分方法评价其膳食质量状况。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膳食质量处于低度失衡状态、低度摄入不足和低度摄过量的问题并存;男性患者摄入过量程度明显高于女性; 55岁以下患者在三个年龄组中摄入不足程度最低,且总分均低于另外两个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蔬菜水果、奶类、豆类、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而油、盐摄入过量;患者主要膳食模式为模式A。结论:冠心病患者整体饮食结构不合理,建议适当均衡谷薯类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奶类豆类食物和鱼类的摄入,适当食用易于咀嚼的蔬菜水果,减少盐与油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前期定义为收缩压在120mmHg-139mmHg,或舒张压在80mmHg-89mmHg。做好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非常的重要,本文在分析高血压前期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血压前期与相关疾病的关联性及主要防治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血压前期的防治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当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是脑血管和冠心痛的主要发病因素.据调查青少年高血压与成人患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高血压应从青少年抓起。在了解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后,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将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1 减重 一般认为体重是影响儿童高血压的一项重要因素。体重、体重指数、皮下脂肪厚度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水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营养过剩现象普遍增多,肥胖儿也在增多,父母应注意儿童及青少年的合理膳食,少吃糖果零食,防止肥胖。2 低钠高钾 不同人群闻钠盐摄入量与人群平均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年龄增高存在正相关。对盐敏感者摄入相对  相似文献   

18.
<正>最新研究发现,咖啡与酒水混喝可能会导致血压骤升,甚至会引发致命危险。最新研究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每摄入1.5~2杯咖啡所含咖啡因,会导致高血压急剧上升,而且至少持续3h难以下降。但是没有证据证明,长期饮用咖啡与高血压或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组,A组为原发性高血压兼并肾损害的60例患者,B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的60例患者,参照B组和正常值的各项相关指标,对A组患者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其导致高血压患者肾损坏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患病时间、脉压、血尿酸等因素有关,将一些指标作为单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显示患者的体重、患病时间、脉压、血尿酸等是致使肾损害的因素。结论:体重、患病时间、脉压、血尿酸、HDL-C等是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关键因素,及时采取的控制患者体重等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的分析显示,不同食物来源的适量蛋白质摄入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下降有关.蛋白质摄入的多样性越高,高血压发病风险越低,摄入多样性蛋白质可使高血压发病风险下降66%.该研究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科研团队,论文发表在高血压领域权威期刊《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