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景观意象与旅游体验的关系,指出具有特定地域自然和文化特征的景观意象是旅游者获得愉悦体验的来源;并结合相关景观规划实例对地域性景观意象构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杜锐青 《城市建设》2010,(3):366-367
文章首先介绍了地域性景观的内涵,然后对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地方性和文化性两大要素做了分析,最后结合工程案例来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介绍了地域性景观的内涵,然后对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地方性和文化性两大要素做了分析,最后结合工程案例来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地域性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前国内城市建设中,城市景观特质的缺失,城市趋同现象的出现,文章对地域性景观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笔者在这篇文章介绍了地域性景观设计的产生背景、概念范畴、内涵,并时地域性景观设计设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追溯了奥德姆“妥协环境”概念原型、莱尔的“人文生态系统”妥协景观思想雏形以及中国语境的“天人不相胜”思想,认为妥协景观既是一种自然-人工生态系统类型,也是一种人与自然交互型的土地利用类型,还是一种指导风景园林规划实践的思想方法。基于此认识,进一步探讨了“妥协景观”思想对当代中国国土空间区划以及风景园林生态规划实践范式的启迪,最终通过案例分析“妥协景观”思想的具体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设计语言进行了深刻反恩,提出了"地域性思维"的思考方法,以及适宜当前经济背景下的设计语言原则.并阐述了风景园林设计除了学习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优秀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风景园林的本质即地域性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而对西方的现代设计文化应加以研究与借鉴,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  相似文献   

7.
从水文化视角出发,筛选出嘉兴历代地方志及代 表性诗画中的62组完整八景序列,采用“三位一体”的方 法,以“自然-社会-文化”系统解读得出:嘉兴八景聚合了 “物态-行为-精神”3个层次的地域性水文化,以水适应性 景观展现出水乡人居环境营建中的生态智慧,融合共生形成 了“人境合一”的内生机制;其地域性营建特征为“以物为 基,因水而生”“以行互联,因水而兴”“以文传情,因水 而美”,推动了水域景观风景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提出江南 水乡的完整保护可从内生机制出发,兼顾水生态、水实践和 水人文的良性循环,以此营建具有典型地域性和生态性特征 的可持续水乡景观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世界的失落使景观设计脱离于现象本身, 社会变迁发展的急剧使景观重心偏离于人的心灵感知。乡村植 物景观作为现代乡村景观中不甚突出的景观要素,为迎合来自 城市的需求而多被设计为人造痕迹明显的景观,在这种“流 行”设计下的乡村景观呈现城市化加重的趋势,逐渐丧失本原 特征。现象还原法的显现为寻回乡村景观和植物景观的本源特 征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运用该方法对乡村植物景观进行分析, 从基础的知觉意向进入纯粹理论的范畴意向,最终用现象学的 态度取代自然态度进入现象学沉思,对乡村植物景观及所处世 界的一切事物进行全部反思,揭示乡村植物景观的存在性和本 质特征,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园林景观的元素是人们感觉最为亲切的景现内容,它包括水、石、地形、植物等组成.设计者就是充分利用这些元素的各自特性与存在方式,营造出影响人们审美的不同方式和视觉氛围,景观元素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景观特色,它们所构成园林景观的自然氛围是现代人追求的理想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步入加速城镇化的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逐步认识到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包括城市中的建筑环境、自然环境、广场空间等一切可视对象都应在规划中得以重视,而城市景观特色的体现是以当地景观资源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黑龙江省景观资源丰富,其中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各具特色,对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鑫 《技术经济》2019,35(3):52
缘起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对我国城市建设实践中设计语言的反思,借助符号学理论分析了景观语言的概念、构成,以金砖国家首脑厦门会晤公交候车亭景观设计项目为例,从城市所处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建筑特征以及场所精神为切入点,用符合这一地域文化特点的形式语言、材料语言、空间语言尝试建立一个相对精确的公交候车亭景观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思颖   《技术经济》2022,(8):84
中国传统公共园林由士绅官员、文人墨客、地方民 众等历经千百年共同建构、感知,承载着中华民族集体的景 观偏好。以西南边疆云南省省会昆明的西山-滇池-大观楼传 统公共园林为例,整理描写其景观特征的330篇古代艺文, 通过Nvivo软件,运用扎根理论从五感角度分析艺文内容, 并对艺文景观偏好进行三级编码。研究发现:1)视觉景观 在艺文中出现的占比最高,听觉、触觉、嗅觉次之,分别为 99%、36%、24%、7%,视觉和听觉同时出现的艺文占比 高达35%;2)“山水楼”是中国传统公共园林重要的景观偏 好模式,蕴含了中国传统公共园林营造智慧和中国人集体景 观审美意识。昆明“山水楼”模式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在西 南边陲地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见证。  相似文献   

13.
以"十二五"期间中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所有制和企业规模下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补贴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总体促进效率仍待提高:所有制性质显著调节政府补贴的绩效,激励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而对民营企业起挤出作用;企业规模对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所有制性质和企业规模对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起联合调节作用,政府补贴对大规模国企的促进作用最强,而对中小民营企业促进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4.
自然山水是城市生长的基底,能够塑造城市独特的 景观格局,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为研究山水环境如何与丽 江大研古城营建互相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以 古城发展演变为线索,探讨山水环境影响下的大研古城选址、 格局发展演变与内部人居环境建设情况。总结古城在景观营造 和公共空间营造方面的智慧特征,针对古城人文景观逐渐淡化 和缺失的现象,从延续古城自然价值认知和拓宽古城多民族文 化传承渠道两方面提出改善策略,以期延续山、水、城、人和 谐共生的古城风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的发展给中国传统造园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园艺学、建筑学和林学等相关专业学者在这样新旧交替的变局中开始研究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课程与教育,并积极投身于风景园林实践中,为风景园林学的孕育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大批留学归国的学者接触到先进的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与教育,将国外的风景园林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造园理念相融合,出现了一批早期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推动了20世纪初中国风景园林学的发端。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写作的缘起,总结了学科史的特征、结构和内容,划分了世界和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造园阶段(1828年以前)、孕育和创立阶段(1828—1900年)、现代主义运动阶段(1900年—1960s)、生态运动阶段(1960s—1980s)、多元发展阶段(1980s—)。与此相对,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也可分为5个阶段:中国风景园林知行传统(1912年以前)、孕育和萌芽(1912—1949年)、创立和艰辛曲折发展(1949—1978年)、蓬勃发展(1978—2011年)、全面规范发展(2011年以后)。重点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外部条件和内生动力,总结归纳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形成与发展具有“知行一体”的特点和内涵。“山水形胜”“人本思想”和“人与天调”构成的思想体系,以及“山水名胜”“园林”和“大型工程风景营建”构成的实践活动,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精神追求,以及空间艺术和技术上的营建智慧。“知”“行”关系建立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使得中国风景园林的价值与特征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延绵不断,历久弥新。以独立一级学科发展的视野认识和梳理,对我国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价值观和理论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由于所含要素更加丰富,并有着特定而复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往往具有整体性功能和多样化利用价值。以世界文化遗产——河坑村土楼群为例,通过对村落历史沿革、选址布局及生态山水环境等方面的梳理分析,重点剖析自然景观构成要素与现状风貌,并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景观与稻田景观类型。最后在整体风貌保护、人居环境改善、适度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河坑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制定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框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晓易  王玉荣  杨震宁 《技术经济》2020,39(7):140-146,158
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从组织层面和行业层面的视角探讨了组织惰性和行业敏感度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组织惰性减弱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行业敏感度阻碍了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提升企业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