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林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对保护区水土保持措施制定和独特单一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猫儿山不同海拔水青冈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和广西生态服务评估方案相关方法,结合2016年全国及广西社会公共数据,评估了猫儿山110.20hm^2水青冈林2016年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林分单位面积年平均固土价值为1076.59元/(hm^2·a),年平均保肥价值为2986.25元/(hm^2·a),单位面积年平均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为4062.84元/(hm^2·a)。林分年固土价值为118614.32元/a,年保肥价值329084.50元/a(其中年保持氮量价值、保持磷量价值、保持钾量价值和保持有机质价值分别为4814.53、1393.48、95347.99、227528.49元/a),林分土壤保持生态服务总价值为447698.81元/a。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海涂围垦区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为围垦区林分土壤碳库稳定性评价和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海涂围垦区3种主要林分(美洲黑杨、水杉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分析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关系。 结果 3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其中,0~20 cm土层水杉和美洲黑杨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银杏林分,2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0~60 cm土层水杉林分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美洲黑杨林分,银杏林分最低,6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除银杏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各土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外),20~60 cm土层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较高,总体上,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剖面分布差异较小。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林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有效氮和蔗糖酶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极显著负相关。 结论 树种显著影响沿海围垦区土壤剖面活性有机碳分布,但对剖面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影响较小。试验区美洲黑杨和水杉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优于银杏人工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海坨山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相关关系,为华北地区森林土壤碳库准确评价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不同5种典型林分(油松林、核桃秋林、蒙古栎林、针阔混交林、山杨林)分别设置3块标准样地,采集0~100 cm不同土层土样,并分析相关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该林区不同林分土壤碳含量及密度的分配特征。 结果 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各层次有机碳含量为9.35~50.25 g·kg−1,均值为27.42 g·kg−1。林分类型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 < 0.05),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由小到大排序:山杨林 < 针阔混交林 < 核桃楸林 < 蒙古栎林 < 油松林。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趋势相同:从表层向下逐渐降低,表聚性明显,表层(A+AB)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约57%。不同林分类型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为21.4~76.6 t·hm−2,均值为45.7 t·hm−2。各林分间土壤总有机碳密度大小为:山杨林 > 核桃楸林 > 针阔混交林 > 蒙古栎林 > 油松林。单位cm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垂直变化规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同,从表层向下逐渐降低,表层(A+AB)土壤有机碳密度占土壤总有机碳密度的35%~40%。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3~0.985),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971~−0.996)。 结论 林分类型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垂直分配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其影响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仅山杨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黏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它林分与黏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广西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广西主要普通油茶产区48个采样点的48批普通油茶果及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MS分析16种多环芳烃(PAHs)、17种多氯联苯(PCBs)、23种有机氯(OCPs)和18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及普通油茶种皮、壳和籽仁中主要PAHs有10种;PCBs污染程度均较低;主要PAEs为DIBP、DBP和DCHP;林地土壤主要OCPs为γ-六六六(林丹)、七氯、异狄氏醛和硫丹硫酸盐,普通油茶种皮、壳和籽仁主要OCPs均为p,p′-DDT、七氯、异狄氏酮和γ-六六六(林丹)。PAHs、PCBs在林地土壤中的总含量高于普通油茶种皮、壳和籽仁,但未影响普通油茶果的食用安全;可采用杜绝有机物燃烧、增加炭基肥的施用量降低PAHs、PCBs对土壤的影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OCPs污染。对PAEs的污染情况进行进一步监控。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沉积在洼地不同位置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以西南喀斯特典型小流域内洼地底部、落水洞不同部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150 cm土壤剖面的土样,测定相关理化性质指标,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空间位置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落水洞、洼地底部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均为表层最高,呈表聚化现象;落水洞、洼地底部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落水洞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大于洼地底部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pH值相关性不显著,表明落水洞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主要受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影响显著;洼地底部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大于落水洞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洼地底部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土壤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滇中元江栲林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影响机制,以滇中地区不同海拔(2 090~2 490 m)、不同坡向(阴、阳坡)元江栲林为研究对象,探究林下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颗粒性有机碳(POC)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OC、MBC、ROC、POC含量随海拔上升先升高再降低,DOC含量随海拔上升逐渐降低,4种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表现为POC>ROC>MBC>DOC。4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阴坡高于阳坡,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0~20 cm土层高于20~40、40~60 cm土层。各个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在土壤有机碳中的占比表现为POC/SOC>ROC/SOC>MBC/SOC>DOC/SOC,POC为4种活性有机碳库中的主要碳库,MBC/SOC比值随海拔上升无明显变化规律,ROC/SOC、POC/SOC比值随海拔上升先增大再减小。SOC、MBC、ROC、POC含量任意两者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  相似文献   

7.
探索土壤物理性质沿环境梯度的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森林群落物种分布格局和森林水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猫儿山不同海拔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实验分析与冗余分析(RDA)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猫儿山海拔梯度上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和山顶矮林等典型森林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0~60 cm层土壤容重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局部有所波动。除常绿阔叶人工林和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外,其他森林土壤容重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趋势则表现各异。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在0~10 cm层变化最为剧烈。土壤含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的垂直变化规律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RDA结果显示,海拔和植被类型是影响猫儿山土壤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共解释了土壤物理性质变异的46.1%。海拔通过水热状况影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进而影响林下土壤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8.
森林土壤有机碳在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韩江流域森林土壤,分析土壤样点数据,获取土壤有机碳养分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韩江流域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均值处于9.121~17.702 g/kg之间,不同土层由表层至深层,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空间分布上,在靠近韩江水系平缓区域,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远离水系的高海拔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比较研究长白山林区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土壤碳密度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林分类型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为51.71~157.93·kg-1,红松天然林含量最高,达到157.93 g·kg-1。在土壤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之递减。对整个土层而言,3种林型土壤碳密度最大的是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23.04 kg·m-2,最小的是红松天然林,为16.82 kg·m-2。  相似文献   

10.
土壤有机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性,土壤的持水性能和植物营养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土壤的缓冲性能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采用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内桉树、马尾松、杉木、阔叶混、针阔混5种主要林分下的土壤B层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土壤B层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范围在2.06~291.64t/hm2之间,各林分类型B层有机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阔叶混>桉树>杉木>针阔混>马尾松。并对土壤B层有机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评价不同林分类型的碳汇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业资源管理》2019,(6):108-114
为阐释刺柏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以及环境因子对有机碳的影响,分层采集0~80cm土层土样,测定有机碳和其他理化指标,分析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土壤有机碳和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36.01%)、有机碳密度(34.83%)和有效氮含量(47.06%)均占比较大。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有效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值呈负相关,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以及田间持水量之间呈正相关。整个林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呈先陡降然后逐渐降低的模式,可通过改变林分结构,补种阔叶树种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2.
选取广西田阳县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天然林、油茶Camellia oleifera 人工林及桉树Eucalyptus robusta 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氯仿熏蒸浸提法对微生物生物量C、N 以及诸因素的垂直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 种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 均随着土层深度显著下降(P<0.05),其中不同林地0~10 cm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 差异最大,20~40 cm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 差异最大;0~10 cm 望天树天然林微生物生物量C 分别比油茶人工林、桉树人工林高1.41 倍、1.63 倍,20~40 cm 微生物生物量N分别比油茶人工林、桉树人工林高1.54 倍、2.87 倍。相关性分析表明,3 种林分微生物生物量C、N 均与土壤全氮、速效钾呈极显著(P<0.01) 的正相关。综上所述,目前,望天树天然林各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 均保持在良好水平,土壤深度、土壤养分、林分组成等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内桉树(Eucalyptus sp.)、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阔叶混、针阔混这五种主要林分下的土壤A层有机碳含量,并对土壤A层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A层的有机碳含量在0.41~90.25g·kg^-1,不同林分土壤A层有机碳含量排列为阔叶混〉针阔混〉桉树〉马尾松〉杉木;土壤A层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量化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黑碳含量及分布特征,为研究东北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和积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粒径分组方法测定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表层(A_(11))和亚表层(A_(12))颗粒有机碳(POC)和黑碳(BC)含量,分析其与土壤基本性质(有机质、含水量、p H值、粘粒和团聚体等)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森林类型土壤A_(11)和A_(12)POC含量分别为31.89 88.00、5.25 19.45 g·kg~(-1),BC含量分别为8.43 22.40、3.39 12.10 g·kg~(-1),二者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2)森林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OC和BC,表现为杨桦次生林原始阔叶红松林。(3)两种森林类型土壤POC与土壤有机质、含水量、水稳性团聚体均显著相关,与p H值、粘粒相关性不显著;BC与土壤p H值、粘粒和团聚体相关性均不显著,与含水量显著相关,与有机质仅在A_(11)显著相关。(4)土壤POC和BC显著相关(p0.01)。[结论]在长白山地区森林类型显著影响土壤POC和BC含量,杨桦次生林土壤POC和BC显著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很大程度上与森林的采伐和火烧有关。两种森林类型土壤POC和BC分布格局是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与针阔混交林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研究同一采样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各林分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变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分别在0.5~2.0 mm(14.81 g/kg)、0.5~2.0 mm(1 748.28 mg/kg)和<0.5 mm(3.35 g/kg)粒径内最高,杉木林与常绿阔叶林分布规律一致;针阔混交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分别在<0.5 mm(12.77 g/kg)、2~5 mm (1 724.65 mg/kg)和<0.5 mm(2.88 g/kg)粒径内最高,柳杉林均在<0.5 mm粒径内最高。常绿阔叶林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基本高于杉木林同粒径;柳杉林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也...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北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除茶园土壤外,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以0~10cm土层最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量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30cm土层范围内增加,30cm以后表现下降的趋势;(2)次生林转变成农耕地以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下降21.1%,而转变成集约经营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下降近48.5%;1m深度以内,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茶园、灌木林、次生林、粗放经营毛竹林、集约经营毛竹林、马尾松林、农耕地、杉木林和早竹林;(3)土壤有机碳储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趋势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次生林转变成长期经营的农耕地后,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22.5%,而转变成长期集约经营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储量则下降51.4%9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茶园、灌木林、次生林、粗放经营毛竹林、马尾松林、农耕地、集约经营毛竹林、杉木林和早竹林.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间伐强度下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的土壤总有机碳及理化性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好的管理森林土壤碳库和制定合理的营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各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呈显著垂直递减特征,且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显著高于其他两层(p0.05)。(2)随着间伐强度的降低,林分密度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强度间伐和轻度间伐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显著高于中度间伐(p0.05)。(3)对三种间伐强度下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分析,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与土壤全氮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土壤碳素与氮素在土壤中转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活性部分占总有机碳的很小一部分,却直接参与土壤生物和化学转化过程,因而,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对土壤碳库平衡和土壤化学、生物化学肥力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气候、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子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在碳循环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综述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与温度和土地利用与管理措施等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不同坡位武夷桦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坡位对武夷桦林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对深层土壤未达到显著水平。坡位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武夷桦林不同坡位土壤容重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C∶N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容重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容重的增加不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累积;而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毛管孔隙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川西亚高山天然次生林是西南亚高山林区水源涵养林的主要森林类型,在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上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干筛法和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对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林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本区域各演替阶段次生林的土壤团聚性均比较强,大团聚体的含量为冷杉+桦木混交林最高,且大团聚体的形成与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