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2009年4月份以来,在浙江大陈海域进行蟹笼作业的渔船每天都能捕获10余只曼氏无针乌贼,规格为胴体长10~12厘米、体重150~200克。初步统计,到目前已捕获到该类乌贼300余只。这表明大陈海域曼氏无针乌贼人工放流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卵巢周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在中国东、黄渤海均有分布。近年来,其产量不断下降。因此开展乌贼生物学的研究,合理地利用、保护乌贼资源已引起人们的注重。关于乌贼繁殖生物学,仅对其繁殖习性作了些研究。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孵化近年来作过初步探讨。在乌贼性腺发育方面,对金乌贼Sepia eseulenta Hoyle作过研究。然而曼氏无针乌贼的性腺发育至今还未见报道。本文拟对曼氏无针乌贼卵巢周年变化作些观察,为乌贼的增养殖提供些基础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8):31-31
日前,宁波大学与宁海县得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并暂养在得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10万余只曼氏无针乌贼在宁海县的岳井洋与三门湾湾口交界进行放流。此次放流的小乌贼规格大、质量好,平均胴长达2.13cm。  相似文献   

4.
曼氏无针乌贼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成熟精子的形态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的成熟精子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尾部可明显地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3部分.头部由顶体和细胞核构成,顶体呈倒"U"形,位于核的顶端,其内电子密度均匀.细胞核呈稍弯的长柱状纺锤形,为高电子密度的均质结构.尾部中段可见,是由无数个线粒体组成的线粒体距(mitochondrial spur)围绕尾部鞭毛.鞭毛由"9+2"结构的轴丝及外围9束粗纤维组成,形成"9+9+2"结构.尾部主段线粒体距消失,粗颗粒物质包绕轴丝.精子末段呈细长鞭状,由轴丝和质膜组成,随后包围轴丝的9束粗纤维直径变细直至消失,最终,轴丝仅为单一微管.研究认为,曼氏无针乌贼的精子类型是介于原生型与修饰型之间的中间型.[中国水产科学,2009,16(1):8-14]  相似文献   

5.
曼氏无针乌贼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卵膜剥离,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观察胚胎发育的全过程,结合室内人工育苗的孵化技术进行探讨。曼氏无针乌贼卵为粘性卵,呈黑色,类型属端黄卵,卵膜属三级卵膜,卵裂类型为不全卵裂,囊胚呈盘状,发生类型为直接发生型。在水温为23.8~26.2℃、盐度29.3时,最快14d孵出幼体,最慢23天孵出幼体,孵出幼体高峰期为18~21d,高峰期的孵出量占总孵出量的79.4%,孵化率为83.1%。胚胎发育速度与温度高低(20~30℃)成正比,盐度低于22对孵化率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春季育苗亲体需求,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进行了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养殖,并进行了越冬养殖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越冬实践证明,用太阳能作为热源进行曼氏无针乌贼越冬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在封闭的容器内,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进行不同规格的曼氏无针乌贼对溶解氧耐受力的实验.采用隔膜法检测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溶解氧,及结合乌贼养殖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其对溶解氧耐受情况.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与水温成正比例关系、与个体体重成反比例关系,耗氧率为146.0~431.4mg/kg·h-1,窒息点为1.96~3....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12,(8):54
2012年7月,在山东日照市纪委第四监察组的监督指导下,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市水产研究所在万平口海域投放平均胴长12~25mm的曼氏无针乌贼苗10万余只,这是日照市首次在全省大规模增殖放流曼氏无针乌贼苗。曼氏无针乌贼,在日照俗称茄乌子、麻乌子,生命周期短(一年生),生长迅速,食性广,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良品种,历来是近海沿岸捕捞重点对象,其生殖腺和金乌贼的相似,也是加工乌鱼蛋的重要原材料。20世  相似文献   

9.
周珊珊  周永东  李哲  欧阳洪  镇小蔓  梁君  陈俊琳  陈佳怡  徐开达 《水产学报》2024,5(2):029816-1-029816-10

为提高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运输过程的存活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0、60、100、120、140和160 r/min振荡频率对成体曼氏无针乌贼死亡率、乳酸、糖原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除160 r/min死亡率略有下降外,其他组随着频率的增高死亡率升高,频率120、140 r/min时死亡率最高为91.7%,显著高于0、60、100 r/min处理组。死亡时间主要分布在振荡后的4~8 h,频率越低乌贼出现死亡的时间越晚,160 r/min率先在2 h出现死亡个体。除个别组出现波动外,随着频率的增大,两种组织 (肌肉、肝脏)的糖原含量降低,而乳酸含量增大,140 r/min处理组糖原、乳酸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除60 r/min处理组外,随着频率的增加,肝脏组织中的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GOT)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增加,且120、140、160 r/min处理组3种酶活性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升高,140和160 r/min处理组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乌贼死亡率与SOD、肌肉乳酸含量、ALP之间极显著正相关,与肌肉糖原含量、GOT和ALT活性、消化腺糖原含量之间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频率显著影响乌贼的存活率,能量耗尽和肝脏损伤可能是乌贼运输过程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运输过程建议振荡频率小于100 r/min 且运输时间小于3 h,尽量避免较大程度的晃动。本研究可为曼氏无针乌贼成体的增殖放流运输过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曼氏无针乌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1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从2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对每个曼氏无针乌贼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每个引物扩增出2~8条清晰可辨且重复性强的条带,10个引物共检测到4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200~2 000 bp,其中多态位点为7个,占14.6%,平均杂合度H0为0.032.实验所得出的曼氏无针乌贼的遗传多样性是比较低的.由于缺乏历史资料和数据的比较,只依据本实验的结论不能断定究竟是过度捕捞还是环境破坏影响了曼氏无针乌贼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浙江沿海渔业资源放流增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周永东 《海洋渔业》2004,26(2):131-139
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浙江沿海渔业资源的放流和增殖(移植)工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20年来实施对虾、海蜇、石斑鱼、大黄鱼、黑鲷等增殖放流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Phb2是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的一个亚型。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首次获得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Phb2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283 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150 bp,3′非编码区(3′-UTR)236 bp,开放阅读框(ORF)897 bp,预测编码29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曼氏无针乌贼Phb2基因编码的蛋白无信号肽,第20~42位氨基酸为跨膜结构,包含1个PHB家族的结构域。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曼氏无针乌贼不同生长时期(幼体、产卵前、产卵中、产卵后濒死前)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hb2在4个时期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幼体和濒死前表达量较低,产卵前和产卵中的表达量则相对较高,在各时期中脑、肝表达较多。视腺作为与生殖调控有关的内分泌器官,其Phb2基因表达具有时期差异性,在产卵后的表达量由产卵时期的高表达大幅下降,说明Phb2具有周期调节、控制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多效性功能。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抗增殖蛋白对曼氏无针乌贼的抗衰老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长江江苏段鳙(Aristichthys nobilis)增殖放流效果,本研究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亲子鉴定技术,选用 10对扩增效果稳定的微卫星荧光标记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对江苏省内良种场 563 尾鳙亲鱼和长江江苏段 687 尾回捕鳙进行基因分型,并对位点多态性及亲子鉴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等位基因介于 19~55 之间,其观测杂合度为 0.530~0.909(平均值为 0.748),期望杂合度为 0.818~0.929 (平均值为 0.882),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97~0.924 (平均值为 0.871);Cervus3.0 模拟结果显示,当双亲未知且置信度为 95%时, 10 个微卫星位点的累积非亲权排除率为 99.996%。亲子鉴定结果发现,所有回捕鳙中有 42 尾与亲本之间存在亲子关系,被确认来源于鳙增殖放流群体,并由此推算此次评估亲本的放流子代对长江江苏段野生群体的贡献率为 6.11%。结果显示该研究进行的鳙亲子鉴定技术可为长江鳙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长江渔业资源管理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祁剑飞  曾志南  宁岳  巫旗生 《水产学报》2016,40(7):1099-1105
为了评价底栖动物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风险,通过现场调查、已有文献资料分析和专家咨询,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应用该体系对5种增殖放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表明,西施舌、紫海胆、韩国文蛤和泥东风螺为"中"风险等级;波纹巴非蛤为"低"风险等级。本研究可为今后增殖放流过程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浙江南部近海是东海种群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重要繁殖和育肥场所。根据2016年2月、5月、8月和11月采集的2023尾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全长、体长和体重等生物学信息,利用体长频率分布估算小黄鱼种群生长、死亡参数,并利用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评估探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渔具选择下随捕捞死亡系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为渐近体长L_∞=22.58 cm,生长速率K=0.78/a,初始年龄t_a=-0.37 a;自然死亡系数M值为1.343,总死亡系数Z值为4.432,捕捞死亡系数F为3.089,开发率E为0.697,表明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小黄鱼的首次捕捞体长L_(50)=13.11cm,对应首次捕捞平均年龄t_c=0.743 a,小于临界年龄(0.886a)和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0.979a),渔业主要捕捞对象为幼鱼和补充群体,无法保证资源的有效补充;根据B-H动态模型,当前的YPR值为15.279 g/ind,若降低捕捞强度到1.685,对应YPR_(max)为17.061 g/ind,与当前产量相比增幅11.66%;若提高开捕体长(13.11cm→16.0cm),YPR_(cur)会出现显著提高(15.279 g/ind→18.766 g/ind),增幅达22.82%,表明提高开捕体长要优于降低捕捞强度。当前东海小黄鱼群系处于小型低龄化和过度开发状态,建议将小黄鱼的开捕体长提高为15 cm,保证小黄鱼的产卵亲体量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海域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利用“北斗”号调查船的SimradEK500回声探测-积分系统在南海北部海域获取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方法对该海域的带鱼科(Trichiuridae)鱼类、蓝圆(Decapterusmaruadsi)、竹鱼(Trachurusjaponicus)、金线鱼科(Nemipterus)鱼类以及大眼鲷科(Priacanthidae)鱼类等5类23种经济鱼类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海域带鱼科、蓝圆、竹鱼、金线鱼科和大眼鲷科的资源量分别为50.4×104t、16.3×104t、10.4×104t、9.8×104t和9.2×104t,其中带鱼科的资源量密度以冬季和粤西海域最高,蓝圆和竹鱼的资源量密度都以秋季和粤东海域最高,但竹鱼的资源量密度秋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金线鱼科秋季在112°30′~116°E珠江口近海海域自西南到东北出现高度密集分布带,大眼鲷科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分布较广泛,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度密集区。  相似文献   

17.
以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时间的随机剩余产量模型(a stochastic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 in continuous time,SPiCT),分析了6种方案下参数估计的变化及其对资源评估的影响。对比6种方案中阿根廷滑柔鱼的产量和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的估计值与观测值间的最小残差平方和,方案3(设置了K、r、q的先验分布)为最适方案。相应的资源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捕捞死亡系数小于最大持续产量时捕捞死亡系数F_(MSY),渔获量小于最大持续产量MSY,预期平衡生物量EEB大于最大持续产量时的生物量B_(MSY),这表明该资源在2010年尚未被过度开发利用。SPiCT模型综合考虑了环境因子、种群间相互作用和网具选择性等因素引起的观测和过程误差,较S、F-EDSP、S-F-EDSP模型及其他离散模型对数据要求低,计算方法简单,更适合数据有限、短生命周期渔业种类的资源评估。另外,可捕系数q值的设置严重影响了SPiCT模型K、B的估计,优化估计可捕系数q将有利于提高其资源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采集南海北部陆架海域的多齿蛇鲻(Sauridatumbil)和花斑蛇鲻(Sauridaundosquamis)样本,测量其叉长、体重、性腺成熟度,并读取其耳石和日龄数据,对这2个种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多齿蛇鲻和花斑蛇鲻叉长、体重雌雄间差异显著(P0.05)。多齿蛇鲻雌性与雄性样本,叉长范围分别为109~310 mm、117~283 mm,体重范围分别为13~358 g、20~297 g,日龄范围分别为76~558 d、73~526 d,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相关参数分别为:L_(∞♀)=278 mm, L_(∞♂)=276 mm; K_♀=1.30, K_♂=1.30; t_(0♀)=-0.07 a, t_(0♂)=-0.08 a。雌性性腺成熟度Ⅲ期样本从350~400 d日龄组开始出现,雌性与雄性样本孵化高峰期在3月、7月、9—10月。花斑蛇鲻雌性与雄性样本,叉长范围分别为105~269 mm、95~264 mm,体重范围分别为11~220 g、8~228 g,日龄范围分别为79~486 d、84~488 d,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相关参数分别为:L_(∞♀)=269 mm, L_(∞♂)=265 mm, K_♀=1.29, K_♂=1.29, t_(0♀)=-0.06 a, t_(0♂)=-0.06 a,雌性性腺成熟度Ⅲ期样本从200~250 d日龄组开始出现,雌性与雄性样本孵化高峰期在6—11月。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南海海域多齿蛇鲻与花斑蛇鲻出现个体大小逐渐减小、性成熟提前等适应性特征。结论认为,为了南海多齿蛇鲻与花斑蛇鲻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降低南海近海的捕捞压力以促进南海渔业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渔业资源评估方法需以翔实的调查和渔业数据为基础,而现有的大多数种类面临着着渔获量、基础生物学、有效捕捞努力量等数据缺失问题,因此并不适合采用数据需求较高的模型进行评估和管理。面临着渔业资源衰退的严峻形势和渔获量限额管理的迫切要求,基于有限数据的评估方法和渔获量相关的管理方案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本研究以东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种群为例,根据渔获量、自然死亡、消减率、生物学参数、开捕体长等数据,采用 54 种有限数据评估方法,模拟 3 种捕捞动态,对小黄鱼进行管理策略评价和资源评估。结果显示,以相对产量(relative yield, RY)不低于 50%、过度捕捞概率(probability of overfishing, POF)小于 50%,生物量低于最大可持续生物量的 10%(B<0.1BMSY)的概率小于 20%为风险控制水平,捕捞强度随机波动和增长情景下,分别有 6个管理方案(management procedures, MPs)满足既定管理目标;“一般型”和“增长型”捕捞强度情景下, 14个 MPs 满足管理目标。权衡分析 3 种捕捞动态下的 MPs, 50%FMSY 基准法(FMSYref50)可作为小黄鱼渔业最佳的管理方案, POF 介于 5.46%~6.70%, B<0.5BMSY概率介于 15.66%~22.73%,长期获得的相对产量介于 52%~100%;然而, FMSYref50确定的可接受生物学渔获量(acceptable biological catch, ABC)仅有 1.08×10^4 t,与当前产量相差较大。因此,考虑到降低捕捞强度为渔业管控的发展趋势,建议采用动态 F 比值法(DynF)为小黄鱼渔业管理方案,“下降型”捕捞强度情景下,POF为 37.84%, B<0.5BMSY概率为 38.63%,长期获得的相对产量为 84%, ABC为 4.03×10^4 t。根据敏感性分析,发现 DynF 评估的 ABC 对捕捞产量、资源丰度指数不敏感,而对自然死亡系数、最大可持续捕捞死亡系数与自然死亡系数比值(FMSY_M)和当前资源量均较为敏感,参数值增加会导致 ABC 增加,表明在开展渔业资源评估时需要着重提高这 3 种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青岛近岸海域连续监测数据,分析金乌贼繁殖群体及补充群体结构特征,比较不同洄游时期繁殖亲体的绝对生殖力与卵子规格,以及补充群体的扩散迁移过程,为金乌贼繁殖亲体筛选、增殖模式优化及放流海域合理规划等提供参考。结果显示,5—7月陆续洄游至青岛近岸的金乌贼繁殖亲体的胴长、体质量及其怀卵量随采样时间推移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前期繁殖亲体成熟卵细胞的卵径和卵重显著高于中期和后期亲体。金乌贼产黏性卵,通常将受精卵黏附于海藻或其他附着物上,其幼体生长迅速。受繁殖亲体结群期长及分批产卵等繁殖习性影响,补充群体的胴长、体质量离散水平亦随秋季采样时间推移不断升高。补充群体规格的离散可促进空间生态位分化,增加营养生态位宽幅,该生殖策略有利于减小种内摄食压力。基于金乌贼繁殖生态学特征,建议集中采集前期洄游亲体开展人工苗种繁育,以提升繁育效率,保证大规格苗种供应;依据其分批产卵习性,大规模增殖放流可分批进行,以减小种内饵料竞争,提高放流群体成活率;5—7月在近岸水深15~20 m的缓流区投放人工产卵附着基,也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原位修复手段。今后应进一步探究金乌贼受精卵放流技术,优化其资源修复模式,降低增殖成本,提高资源增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