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钛添加剂对无铬达克罗防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极化曲线、EIS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钛添加剂对无铬达克罗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剂量对提高涂层防护能力有明显作用,延长了耐盐雾腐蚀时间;这是由于钛添加剂的加入使涂层具有更长的牺牲阳极保护时间以及较低的腐蚀电流,而大于或小于此值都不能提高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2.
无铬锌铝涂层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积文  杜敏 《腐蚀与防护》2007,28(8):411-413
介绍了无铬锌铝涂层(无铬达克罗涂层)制备工艺、耐蚀机理、性能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了无铬锌铝涂层和传统达克罗涂层的特点,指出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无铬锌铝涂层将最终取代达克罗涂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铬达克罗防腐性能较差的问题,向涂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石墨烯制备复合涂层以期提升涂层的耐蚀性能。实验采用硝酸铵快速腐蚀实验、浸泡实验、中性盐雾实验测试了涂层的耐蚀性能,利用SEM、EDS、XRD、Raman等方法观察分析了涂层腐蚀前后的组织形貌以及成分变化,明确了石墨烯在无铬达克罗涂层中的形貌与状态,并结合电化学实验,测试了4种涂层在模拟海水(3.5%(质量分数) NaCl溶液)中的Tafel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对其结果进行比较且应用相应的等效电路分析了其提高防腐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腐蚀过程中Zn最先被消耗,Al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致密腐蚀产物;石墨烯以片状的结构嵌在锌铝粉之间,与片状锌铝粉相互交叠、保持平行,增加了涂层的致密性;加入少量石墨烯能够使无铬达克罗涂层的自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涂层Nyquist低频半径和Bode幅值在同一时间段内的最大值均为0.12%石墨烯增强涂层,耐盐雾能力最佳。石墨烯加强了无铬达克罗涂层机械的壁垒保护作用,延缓了电解质溶液渗入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以片状铝粉和锌粉为填料,硅烷偶联剂KH-560和硼酸、复合磷酸二氢盐为成膜物质,在低碳钢工件表面制备了一种水基无铬达克罗涂料。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试,对涂层的表面形貌、成分、附着力及耐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水基无铬达克罗涂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60℃、48 h条件下涂层不发生变化;涂装后的无铬水基涂层表面均匀平整,无明显缺陷;在600 h中性盐雾试验后,涂层表面无红锈;水基无铬达克罗涂层的自腐蚀电位负移,腐蚀电流降低一个数量级,说明涂层试样的耐蚀性提高,涂层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研究了20%、35%、50%的钼酸铵、硼酸、磷酸分别替代铬酐后的达克罗涂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铬酐替代量为20%时,钼酸铵、硼酸和磷酸替代的复合防护层的耐蚀性均优于未替代涂层;铬酐替代量为35%时钼酸铵和磷酸替代的复合防护层性能优异;铬酐替代量为50%时,磷酸替代的复合涂层耐蚀性最好;磷酸、硼酸、钼酸铵替代后生成的沉淀物填充了达克罗涂层中的空隙,使涂层的叠层结构更为致密,阻挡了腐蚀介质的扩散,减缓了工件的腐蚀。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达克罗复合涂层体系在3.5%NaCl中耐蚀性能的EIS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EIS研究了以碳钢为基体的醇酸、聚氨酯、苯丙乳液以及氟树脂4种有机聚合物/达克罗复合涂层体系在3.5%NaCl中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氟树脂/达克罗复合体系表现出最好的防护性能,水性的苯丙乳液体系次之,聚氨酯体系居中,醇酸体系最差.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APS)对达克罗涂层表面进行预处理可较大程度地提高醇酸、聚氨酯复合体系的耐蚀性能,但降低了水性的苯丙乳液体系的防护性能,对氟树脂体系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极化曲线、中性盐雾测试、SEM和EDX方法,探讨了Y2O3纳米颗粒对普通碳钢表面无铬达克罗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铬达克罗涂层中掺杂少量Y2O3纳米颗粒可增强其耐蚀性能,使涂层的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Y2O3纳米颗粒不仅可抑制阴极还原反应,从而控制整个腐蚀过程,也可作为物理屏障阻碍腐蚀介质对涂层内部的渗透,但它不能改变极化曲线形状。本无铬达克罗涂层中Y2O3的最佳含量为20 g/L。  相似文献   

8.
达克罗凭借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航海、风电等领域,但其所含铬酸盐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采用硅烷偶联剂代替铬酸盐的无铬达克罗解决了污染问题,但相对于达克罗,其硬度低、附着力差、耐腐蚀性较差。通过加入硝酸铈铵和石墨烯对无铬达克罗涂料进行改性,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快速腐蚀试验、极化曲线试验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成、组织形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表面主要是片状锌粉、片状铝粉,致密性好;涂层截面层状堆叠结构清晰。石墨烯添加量为200 mg/L时,改性无铬达克罗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最佳,耐腐蚀时间(5 h)最长,腐蚀电流密度(0.124 μA/cm2)最小,腐蚀电压(-0.82 V)最正。硝酸铈铵通过对金属粉的钝化、粘结作用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石墨烯通过物理屏蔽作用、促进牺牲阳极保护作用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
汽车表面达克罗防腐涂层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达克罗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对达克罗防腐涂层表面组织形貌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和镀锌、镀铝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锌、铝、铬等元素在达克罗涂层中分布均匀,片状的锌粉和铝粉层叠,而无定形的铬酸盐聚合物分布在锌、铝之间。涂层覆盖在被保护工件表面,形成牢固的防腐蚀保护涂层。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紧固件用达克罗涂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达克罗涂层的粘结机理和防腐机理;介绍了影响达克罗涂层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涂液pH值的控制范围、润湿剂加入方式、锌粉粒度选择、铝粉含量控制,以及涂层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涂层表面覆膜后处理等工艺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对达克罗防腐涂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李红玲 《表面技术》2023,52(10):115-123, 140
达克罗涂层的无氢脆、耐高温、强耐腐蚀性、附着力良好、高渗透性和强涂覆能力等特点使其近年来广泛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建筑、石油化工等领域。然而该涂层中的Cr6+由于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而受到限制,且其硬度仅有1~2H,抗划伤能力差,耐磨性低,因此使用该图层的工件不适用于硬度和耐磨性要求高的场合。本文先介绍了达克罗涂液的主要组成成分(金属粉末、溶剂、铬酸盐钝化剂和特殊有机物)及铬酸盐在达克罗涂层中的作用(钝化作用、黏结作用和自愈作用);接着从环境友好型达克罗防腐涂层的成膜物质-铬酸盐替代物(无铬钝化剂-含氧酸盐及氧化物、稀土盐和有机黏结剂-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缓蚀剂、树脂+缓蚀剂)的选取、无铬钝化液的配方优化、纳米微粒增强达克罗涂层三方面分别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提高环境友好型达克罗涂层的硬度和耐蚀性,指出了各种成膜物质的不足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最后简要介绍了稀土改性达克罗处理技术的防腐蚀机理,对环境友好型达克罗涂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在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可知,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开发由有机聚合物(硅烷或树脂)和稀土盐...  相似文献   

12.
马壮  李晓  袁晓光  时海芳 《表面技术》2008,37(3):25-26,86
镁合金具有优越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但其耐蚀和耐磨性能较差。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MB2镁合金表面制备纳米陶瓷涂层,并采用XRD分析其相结构,分别测试涂层的耐蚀性、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中有新相生成,基体结合强度较高,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3.
The electroless Ni-P/Ni-W-P duplex coatings were deposited directly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by an acid-sulfate nickel bath.Nickel sulphate and sodium tungstate were used as metal ion sources and sodium hypophosphite was used as reducing agent.The coating was characterized for its structure,morphologies,microhardness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The presence of dense and coarse nodules in the duplex coatings was observed by SEM and EDS.Tungsten content in Ni-P/Ni-W-P alloy is about 0.65%(mass fraction) and t...  相似文献   

14.
镁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热喷涂、表面激光熔覆、化学转化膜、阳极氧化、等离子微弧氧化、表面渗层处理、表面电镀、迭克罗表面涂层和协合涂层等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处理中的应用,总结并展望了镁合金表面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镍对热镀锌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建民 《腐蚀与防护》2002,23(8):365-366
对Q235和Q345两种材料表面热浸镀纯Zn和Zn-Ni合金,研究Ni对热镀锌耐蚀性的影响。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对镀层耐蚀性测试,将纯Zn镀层和Zn-Ni合金镀层进行对比,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试样重量变化。结果表明Zn-Ni合金镀层比纯Zn镀层更耐腐蚀。  相似文献   

16.
通过AlCl3-NaCl熔盐扩散表面改性,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多层的Mg-Al金属间化合物层。熔盐扩散的处理温度为400 °C,此温度低于纯铝粉扩散的处理温度。熔盐扩散处理后,在镁合金表面形成 Al12Mg17、Al0.58Mg0.42和Al3Mg2多相层的金属间化合物涂层。通过电化学阻抗实验将表面改性和未经表面改性的镁合金的耐蚀性进行比较,发现镁合金表面经过熔盐扩散处理的极化电阻远大于未经表面改性镁合金的。这是因为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均匀的多相金属间化合物层。  相似文献   

17.
TiO2 layer was prepared as a protective coating for AZ31 magnesium alloy by the liquid phase deposition (LPD) method followed by an annealing treatment.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coating brought by anneal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respectively. The corrosion protec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in a three-electrode electrochemic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anatase TiO2 layer shows evid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prolongation of annealing time, the anticorrosion property was improved.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anticorrosion properties were related with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coating brought by the annealing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含新型三元复合络合剂的酸性化学镀镍液体系,在AZ91D镁合金表面通过化学镀制备Ni-P防护镀层。结果表明,镀层沉积速率随着镀液中三元复合络合剂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热分析(DSC)对镀层结构、形貌以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交流阻抗(EIS)和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对Ni-P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进行评价。镀液中三元复合络合剂的浓度对Ni-P镀层的结构与形貌有显著影响。Ni-P镀层的热稳定性随着三元复合络合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镀液中三元复合络合剂浓度为0.035 mol/L时,所制备的Ni-P镀层致密、均一,在3.5%NaCl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绿色达克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达克罗涂层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其工艺简单、无污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防腐领域的基材表面处理.介绍了国内外达克罗技术的发展史,概括了达克罗膜层的性能特点及耐蚀机理,综述了对达克罗涂液主要原材料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一些不足及其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环保型 AZ91D 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治辉 《表面技术》2015,44(2):24-28,47
目的开发一种无铬、低氟、稳定的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工艺。方法通过SEM,EDX及浸泡实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划格试验等方法 ,以稳定系数和镀速等参数为对象,对比新工艺和传统工艺对镀层或镀液性能的影响。结果在以硫酸镍为主盐的基础液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5 mg/L的硫脲,镀液的稳定性可得到明显的提高。在使用硝酸+磷酸酸洗后的镁合金试样表面,获得了良好的腐蚀形貌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增强镀层与基底间的机械咬合作用。新工艺获得的镀层属高P镀层(P的质量分数约为11%),在Na 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由-1.5 V正移至-0.5 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约3个数量级。结论以硫酸镍主盐镀液获得的镀层耐蚀性优于碱式碳酸镍主盐镀液获得的镀层,镀液的最佳p H=5,化学镀镍温度为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