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胡××,男,36岁。因右上腹包块伴疼痛一月余于1982年1月30日入院。患者于一月前右上腹持续性隐痛,并发现剑突下偏右有一鸡蛋大包块,有压痛。病后10天出现左胸痛及憋气,并伴发冷、发热,体温达38~39℃,持续10余天。在外院拍胸部X线片,疑为心包及右胸腔积液,但经青、链霉素  相似文献   

2.
一、病史摘要男,26岁,某部队战士,已婚,河南籍。因右上腹阵发性疼痛3天,加重10小时急诊入院。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生右上腹疼痛,阵发加重,无肩背放射疼痛及消化道症状,无发冷,体温38℃左右。入院前10小时开始右上腹病呈刀割样,伴右下腹疼痛。病后无胸痛、咳嗽及咯血,大小便正常。过去史:曾患肺炎、胸膜炎已治愈。查体:T37. 8℃,P80次/分,Bp14. 4/9. 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呈急性痛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2岁,因间断发热,乏力,胸痛1月余,加重伴气短10天,于1999年7月19日入院。1月前因受凉开始发热,体温38℃,伴胸痛、乏力,有时轻咳,无痰。曾自服螺旋霉素,APC及复方甘草片,发热,咳嗽症状不缓解。10天前无明显诱因又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胸痛、气短等症状。个人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女患,31岁,工人,住院号70069。因反复咳嗽、咳痰1年余,伴喘息8个月,加重2天,心跳骤停复苏后3小时于1984年10月3日下午入院。病中无发热,盗汗及胸痛。病后曾于1984年3月和5月  相似文献   

5.
丙种球蛋白治疗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爆发性心肌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女,57岁,因咳嗽、发热、胸痛15天,加重伴胸闷4h于2004年12月16日入院。患于15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发热,体温最高39.5℃,伴畏寒、胸痛,呈钝痛,与呼吸无关。口服抗生素及退热药物,病情无好转。4h前胸痛、胸闷、憋气加重,来院就诊,心电图V1-V3导联ST段抬高0.2~0.8mV,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史,无吸烟史及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6.
病史回顾患者女性,66岁,系河北保定市涞水县周家庄村人,因"胸痛1月,加重4天"入院,患者缘于1月前着凉后出现胸痛,伴咳嗽、咳痰,痰不多,为白色不带血丝,疼痛明显时伴后背部及左侧肩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无明显心悸、心慌等不适,无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冒及抗炎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症状略有减轻。4天前患者感胸痛无明显诱因突然加重,平卧位时加重,侧卧位时减  相似文献   

7.
1病历资料患者男,37岁。主因咳嗽、咳痰,伴发冷,右胸及右上腹疼痛1周于2006年6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于“感冒”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冷,右胸及右上腹疼痛。疼痛开始为阵发性钝痛,持续约5min,能忍受,不向其他部位放射。2d后疼痛变为持续性,咳嗽时加重,伴胸闷,气短,遂到当地医院就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4.1s,凝血酶原时间(PT)13.3s,纤维蛋白原(FIB)3.39g/L,总胆红素(TBIL)60.0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9.8μmol/L,腹水检查:李凡它试验( ),总细胞7200×109/L,白细胞(WBC)680×106/L,以肺栓塞、肠系膜动脉栓…  相似文献   

8.
正病倒资料患者男性,76岁,退休工人,主因"咳嗽、气短3月,胸痛2月,加重伴发热1天"于2016年6月8日入院。入院前3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咳嗽、咳白痰,伴有气短,安静状态下即可出现,活动后显著。当时无发热、咯血、胸痛等症状,未行特殊诊治。入院前2月患者开始出现左侧胸痛,呈持续性钝痛,于咳嗽、深呼吸时加重,不向其他部位放射,在家口服"阿莫西林"及止咳化痰药物治疗1周,症状无缓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年,加重伴发热、胸痛2天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无血性痰,有时发热,无盗汗。曾2次诊断为“右侧肺炎”,经治疗好转。2天前,咳嗽、咳痰再次加重,伴发热、胸痛。查体:T39℃;P84次/min,R20次/min,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7岁3个月,因"反复咳嗽4个月,咳痰1个月,再发加重伴胸痛1周"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不伴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于当地"抗感染"治疗后有好转,治疗停止后症状加重。于2012年5月前出现咳白色泡沫痰,近1周以来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胸痛,主要位于心前区,伴发热,不伴呼吸困难等其它特殊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20岁。因发热、咳嗽、右胸痛、咯脓血痰7天,于1981年10月20日收住院。病人自8岁起经常咳嗽,咳泡沫痰,遇冬季加重,每次均以抗炎治疗见效。此次受凉后畏寒、发热、咽痛,渐感右上胸痛,近2日右颈部活动受限,胸闷压感加重,脓痰量增多,X线胸透示右上肺尖段有类圆形块影,内有液平乃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94次/分,呼吸24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2岁。因右下胸痛2月、半月来加重伴轻度咳嗽、气急于1998年6月入院。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和CT片示右上肺结节影,约2cm×2cm,右下肺球形病灶,约5cm×5cm,X线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涂片示低分化癌,手术见右上肺与胸壁部分粘连,上肺肿块约3cm×3cm,紧巾胸壁,并侵入与前胸壁融合为一体,呈肉眼外观坚硬的疤痕组织。右下肺肿块位于外基底段,约5cm×5cm。行右下肺切除、右上肺肿块楔形切除。术后病理均示疤痕癌———低分化腺鳞癌。  相似文献   

13.
止血敏引起高热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今年四月份以来有3例肺结核咯血的病人在应用止血敏时出现发热反应,现报告如下。例1,黄某,男,56岁,住院号:504016咳嗽、咳痰1周伴咯血2天,入院时不发热;两肺无干、湿性罗音,血常规:WBC4.7×109/L、L34.9%、N58.4%、RBC4.30×1012/L、HGB134g/L、PLT149×109/L、X线胸片及肺部CT可见右上肺野浸润病灶。以维生素C2g 维生素K120mg 止血敏2g加入5%葡萄糖盐水中每日静滴,入院第5天开始应用HREZ四化抗结核治疗。住院第7天开始每天下午及夜间畏寒、发热、出汗,发热最高达40.8℃停用所有抗结核药后仍发热,至住院第11天,因患者咳嗽好…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男,56岁。因"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伴胸闷、胸痛、乏力、活动后心慌气促1个月"入住本院。患者于2012年6月(具体发病日期不详)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干咳,伴黄痰,量不多。无胸闷、气促、发热、盗汗。口服抗生素及止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个月后,出现左侧胸痛,呈持续性隐痛,伴咳嗽、咳黄色粘痰,感乏力、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休息后略减轻,无发热、盗汗,在当地应用头  相似文献   

15.
不典型肺结核是指临床表现、胸部X线征象或病变部位不符合常见肺结核临床规律的病例。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误诊病例予以分析。一、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误诊1.误诊为肺炎例1:男,54岁。因发热、憋气、胸痛12天入院。发病时发冷,发烧,伴轻咳,吐少许白痰,无咯血。三天后咳嗽、胸痛加重,憋气明显。查体:体温38℃,双肺中下部有小水泡音。化验:白细胞26,200,中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手术发现胆总管开口移位至胃内畸形一例。张××,女,26岁,住院号248,280。因发作性右上腹疼,包块5年,加重伴全身黄染20余天,于1973年7月16日入院。5年前,患者剑突下稍偏右处呈发作性疼痛,疼时即出现一包块,半年至1年发作一次,有时伴发冷发热。入院前20天,腹疼加剧,放射至背部,伴发冷发热,皮肤黄染逐渐加深,包块较以往发作时明显增大,尿少呈浓茶色。无家族史。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7岁.以"间断发热半年,加重伴呕吐3天"于2010年6月14日入院.半年前受凉后开始出现发冷、发热,以午后为甚,体温最高38.5℃,伴咳嗽,咳白色粘痰,有时痰中带血,无胸痛及盗汗.5月前曾在我科以"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治疗.当时胸部CT检查:(1)双肺下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2)右侧胸腔积液.骨髓检查:感染骨髓象.先后给予美洛西林钠、阿奇霉素、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效.住院第10天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3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其余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抗痨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李××,男,27岁,住院号105。主诉:发冷发热及右上腹绞痛四天。四天前突感全身发冷寒战,右上腹部绞疼,全身不适。发病一小时后,全身发烧、出汗、烦躁,继而恶心呕吐三次,吐出物系食糜和水,未吐蛔虫及血。右上腹疼痛持续性加重,不敢深呼吸,并向右肩部放射。小便深黄。大便较干,微黄色。因寒热往来及疼痛不能缓解而急症入院。既往史:十年前有“胃口痛”史。查体:急性病容,发育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病人老年男性,71岁,以"气短10余天,加重伴发热3 d"为主诉入院。病人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气短,活动后加重,咳嗽,咳白色黏痰,痰黏不易咳出,无胸痛、咯血。3 d前病人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4℃,无寒战,口服退热药物后体温可下降,口服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片、左氧氟沙星后症状未见缓解。饮食、睡眠可,便秘,小便失禁,尿量可,近半年体质量下降约8 kg。  相似文献   

20.
病例一:患者边××,男,33岁,复员军人,山东人。1956年9月10日,以发冷、发烧、咳嗽、胸痛20天而入院。20余日前在左侧大腿部生一疖子,数日后突然发冷发烧,咳嗽并咳出少量黄色粘痰。逐渐感到左侧胸痛,呼吸困难。10天前在左腋前线第三肋骨处生一脓包,直径30×50厘米。因持续高热,昏迷而入我院。检查:体温39℃,脉搏12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110/80毫米汞柱。营养欠佳,神智不清。气管向右移位,右上胸部微下陷。两侧胸部语音振颤加强,唯右下稍有减低,两上胸部叩浊。左前第三肋间,腋前线有5×30厘米大的肿块,有波动及压痛,但皮色不红,两侧上肺部呈支气管呼吸音,并有少量湿及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