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爱纯  章志超 《中国康复》2010,25(6):453-454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并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0.01);观察组基本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与35.0%,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频次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及治疗3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其中治疗1组每天治疗1次,治疗2组每天治疗2次,治疗3组每天治疗3次;3组患者均常规进行基础吞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对各组患者进行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评定,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各组患者行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并对比3组治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 结果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评定结果显示: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后一时间节点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前一时间节点显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时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前一时间节点显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时显效率与治疗2周时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时间节点比较,发现治疗2组、治疗3组显效率均显著高于治疗1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治疗1周、治疗2周时显效率较治疗2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时发现治疗3组与治疗2组显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FSS检查结果显示:治疗2周时各组患者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治疗2组VFSS评分[(7.600±1.793)分]、治疗3组VFSS评分[(8.900±1.636)分]均明显高于治疗1组水平[(6.700±1.873)分],治疗3组VFSS评分亦显著高于治疗2组水平(P<0.05)。治疗3组治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较治疗1组及治疗2组均明显减少(P<0.05)。 结论NMES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疗效,且在每日1~3次治疗范围内,随着治疗频次增加疗效随之增强,治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亦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对比外周磁刺激(PMS)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符合筛选标准的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分成对照组、电刺激组及磁刺激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磁刺激组则辅以外周磁刺激,上述干预均每天治疗2次,每周治疗6d。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标准吞咽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及包括渗透-误吸量表评分(PAS)和视频吞咽障碍分级(VDS)在内的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对3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4周后发现3组患者SSA评分、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视频吞咽障碍分级(VDS)评分及FO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刺激组、磁刺激组SSA评分[分别为(30.6±3.2)分、(24.1±2.8)分]、VDS评分[分别为(24.4±5.6)分、(18.2±8.2)分]、PAS评分[分别为(3.25±1.12)分、(2.56±0.66)分]及FOIS评分[分别为(4.31±0.97)分、(4.94±0.81)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磁刺激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亦显著优于电刺激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周磁刺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6例,根据入院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吞咽造影检查(VFSS)、洼田氏饮水试验,并进行心理状态量评分调查。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68.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的分级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平均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同时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3个月后伴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常规吞咽训练)、电刺激组(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综合治疗组(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每组50例。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定其吞咽功能(SSA)、表面肌电信号(sEMG)、吞咽障碍程度(VFSS)和生活质量(SWAL-QOL)。 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sEMG最大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综合治疗组的sEMG的最大波幅值与常规训练组和电刺激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SSA、VFSS和SWAL-QOL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综合治疗组的SSA、VFSS和SWAL-QOL评分分别为(21.34±3.61)分、(6.98±1.62)分和(438±37)分,与常规训练组治疗后的(30.22±3.71)分、(5.34±1.63)分和(627±51)分以及电刺激组的治疗后的(28.14±3.92)分、(5.69±1.58)分和(637±5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EMG最大波幅以及SSA、VFSS、SWAL-QOL评分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各项指标两两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有助于脑卒中3个月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n=20)、吞咽训练组(n=20)和联合治疗组(n=20)。3组均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或者两者的联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结果 治疗后2周3组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疗效更明显(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功能训练均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急性期、恢复期缺血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起病72h内)和恢复期(病程1~3月)患者各15例,联合采用NMES及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其进行治疗,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电视透视吞咽功能评估VDS咽期评分及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经3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FOIS分级、VDS咽期评分和PAS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急性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改善幅度[(1.9±0.5)分]、VDS咽期评分[(23.9±9.6)分]及改善幅度[(15.5±7.5)分]均显著优于恢复期组(P<0.05)。 结论NMES联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急性期及恢复期缺血性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均有显著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咽期吞咽功能,并且以急性期进行干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接受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及吞咽训练,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5d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NMES)。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均升高,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及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MES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摄食吞咽训练同步颏下肌群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卒中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3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常规组)28例、摄食吞咽训练联合NMES组(联合组) 28例和摄食吞咽训练同步NMES组(同步组) 2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吞咽训练, 在此基础上, 联合组接受摄食吞咽训练联合颏下肌群NMES治疗(即摄食吞咽训练结束10 min后, 再进行颏下肌群NMES治疗), 同步组则在接受摄食吞咽训练的同时进行颏下肌群NME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 )评估3组患者的吞咽功能, 并记录其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感染情况和湿性嗓音例数。结果治疗后, 3组患者的DOSS分级均优于组内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同步组治疗后的DOSS分级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和联合组治疗后, 而联合组治疗后的DOSS分级和总有效率亦显著优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常规组和联合组分别出现6例和15例SAP病例, 与组内治疗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电刺激及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伴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咽期吞咽困难患者分为针刺组、电刺激组及综合治疗组,针刺组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针刺治疗;电刺激组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综合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吞咽功能训练、针刺及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标准化床边吞咽功能检查表(SSA)对各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SS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3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综合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1.9±0.6)分]及SSA评分[(25.9±2.2)分]均显著优于针刺组及电刺激组(P<0.05),针刺组与电刺激组上述指标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联合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针刺及电刺激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伴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咽期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及感染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配合吞咽进食训练实时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急性期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VOCASTIM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训练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和饮水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吞咽障碍程度和饮水试验在治疗后2周和4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配合吞咽进食训练实时电刺激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ND)的疗效,探讨ND治疗的更佳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3组,吞咽功能训练组(吞咽训练组)根据吞咽受累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包括口颜面功能训练、咽部冷刺激、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等,每日1次,每次30 min,10次为1个疗程;NMES组在吞咽功能障碍发生部位予以低频电刺激治疗,采用双向方波,波宽为700 ms,频率范围在30~80 Hz可调,电流强度为0~15 mA,每日1次,每次30 min,10次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组(综合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加NMES疗法.治疗前、后进行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根据VFSS评分进行吞咽功能分级.结果 2个疗程后,3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吞咽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3%、NMES组总有效率为83%、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4%;综合组的VFSS分级结果显示,其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吞咽训练组和NMES组(P<0.05).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加NMES治疗能更好地改善ND患者的吞咽功能,尤其是对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效果明显.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est treatment program for neurogenic dysphagia (ND) by observing the efficacy of three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programs.Methods Eighty-two dysphag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wallowing training group (which received mouth,facial,and tongue function training along with cold sti-mulation of the pharynx,Mendelson's swallowing training,and swallowing behavior coordination training) and a group which received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 only.Low-frequency NMES was applied at the location of the swallowing obstacle using a biphase square wave 700ms long at 30-80 Hz with a current intensity of 0-15 mA.There was also a combined treatments group which received swallowing behavior therapy combined with NMES.All three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30 min daily for 20 days.Videofluoroscopy (VFSS) was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o assess swallowing function.Results After 20 days of treatment,swallowing function had improved in all three groups.The effectiveness rate was 73% in the swallowing training group,83% in the NMES group and 94%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The average VFSS score in the combined therap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ither the swallowing training or NMES group.Conclusions NMES combined with swallowing behavior the-rapy can greatly improve swallowi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dysphagia,especially those with pseudosupranuclear paralys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30例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MES组和强化NMES组,每组1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NMES组和强化NME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NMES组每日1次,强化NMES组每日2次。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对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2周后,强化NMES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各组患者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NMES组[(8.100±1.287)分]和强化NMES组[(9.000±0.943)分]VF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200±1.814)分](P<0.05),且强化NMES组VFSS评分高于NMES组(P<0.05)。 结论NMES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反射水平及咽部肌肉的收缩功能,增强吞咽再学习的训练疗效,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强化NMES的疗效优于NMES。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使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系统(HRM)评价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及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干损伤后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咽部及食管上括约肌(UES)功能的即时影响。 方法: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15例,分别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无干预措施下吞咽唾液(干吞咽)2次及吞咽3ml水2次。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系统实时采集咽部及食管上括约肌的压力及时间参数。参数包括:咽部收缩峰值压,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咽部收缩速率,UES松弛残余压,UES松弛持续时间。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研究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这些参数的影响。 结果:与无干预状态时相比,干咽时sEMG组吞咽时UES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42),咽部收缩峰值增加(P=0.029),咽部收缩速率提高(P=0.016),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延长(P=0.048)。NMES组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延长(P=0.041)。吞咽3ml水时,sEMG组吞咽时UES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33),咽部收缩速率提高(P=0.007),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延长(P=0.044)。NMES组UES松弛残余压升高(P=0.020),咽部收缩速率有所降低(P=0.008),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延长(P=0.039)。 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显著延长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持续时间和咽部收缩持续时间;神经肌肉电刺激会显著增加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残余压,降低咽部收缩速率,但是可以显著增加咽部收缩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6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组、对照组各33例,均常规给予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采用吞咽训练,电刺激组同时采用NMES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电刺激组为93.9%,对照组为72.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ES配合吞咽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NMES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和sEMG检测。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障碍评分为(7.65±0.88)分,与组内治疗前的(2.75±0.64)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6.10±0.8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舌骨上肌群的sEMG最大波幅和吞咽时程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sEMG最大波幅和吞咽时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结论NMES结合常规吞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sEMG可作为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ease,MND)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4-12月于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专科住院的运动神经元病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及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电视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更高(P<0.05);根据洼田饮水试验评定,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显著改善运动神经元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