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啤酒酵母泥胞壁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解法提取啤酒废酵母泥的酵母细胞壁多糖。采用正交试验加酶量、pH值、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对胞壁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最适加酶量240IU/g,最适pH值4.0,最佳酶解时间2h,最佳酶解温度50℃,多糖得率可达60%。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胞壁多糖进行纯化,定性测得多糖的组分为甘露糖和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仿刺参纵肌多糖为对象,探讨其纯化方法,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仿刺参纵肌经木瓜蛋白酶水解、三氯乙酸去蛋白、Sephacryl S-400凝胶柱层析,得到一种多糖,进行红外光谱、分子质量和硫酸基含量测定,并进行硫酸酯化及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红外光谱初步显示所得纯化多糖具有酸性糖胺聚糖结构,分子质量约为676kD,硫酸基含量为10.98%,取代度为0.285;硫酸酯化后硫酸基含量为17.43%,取代度为0.360;纯化多糖及酯化多糖都具有抗氧化活性。结论:仿刺参纵肌多糖随着硫酸基含量及取代度的提高,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β-葡聚糖酶酶解茯苓多糖获得水溶性茯苓多糖,优化水溶性茯苓多糖的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测定酶解产物抑菌效果。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以水溶性茯苓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反应温度55 ℃,pH值5.5,时间150 min,酶用量9 000 U。在此条件下获得水溶性多糖含量达到9.20%。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酶解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产生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67 mm、8.89 mm,对枯草芽孢杆菌未见产生明显抑菌圈,为茯苓水溶性多糖深度开发提供前期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4.
进行白芨多糖的酶法精制工艺研究,初步考察5 种蛋白酶对白芨多糖的精制效果,并选择木瓜蛋白酶进一步研究,考察加酶量、pH 值、温度和酶解时间对白芨多糖纯度和蛋白残余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酶解条件:加酶量8~10mg/g 底物,pH7.0~7.5,温度45~50℃,酶解时间120~150min。精制白芨多糖中葡甘聚糖最高含量可达97.0%,蛋白含量由粗多糖的0.91% 下降到0.32%。实验同时进行了酶法随程处理研究,获得的多糖纯度达92.0%。该法提供了一种更为简单的白芨多糖提取和精制工艺。  相似文献   

5.
以油莎豆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油莎豆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和pH值进行优化,并考察油莎豆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显示酶法提取油莎豆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时间34 min、酶解温度61℃、加酶量1.7%、pH4.55,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5.86%。油莎豆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其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60.54%、72.82%。  相似文献   

6.
试验利用纤维素酶提取豆粕多糖,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样品中多糖的含量,选取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纤维素酶添加量为试验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单因素的最佳试验条件,同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试验组合。两次试验结果显示:酶法提取豆粕多糖的最适试验条件为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60℃,pH 5.0,纤维素酶添加量1.0%,料液比1∶20,多糖得率达到14.92%。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道酶解带鱼蛋白获得具有抑制二肽基肽酶IV活性的水解液。探讨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水解带鱼蛋白以及水解液抑制二肽基肽酶IV的活性,获得优化的酶解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酶解时间、加酶量、温度和鱼水比对DPP-IV抑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酶解条件。采用底物发色法测定DPP-IV抑制率,结果表明:在优化的酶解条件下:温度45℃,加酶量1.6%,酶解时间4.5 h,鱼水比1∶3,带鱼蛋白水解液对DPP-IV的抑制率达96.97%。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生物酶法提取锁阳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较高的锁阳多糖得率,以河西锁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生物酶技术进行锁阳多糖提取工艺及活性的研究,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纤维素酶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对锁阳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ethlthiazoletrazolium,MTT)法评价锁阳多糖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锁阳多糖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g/mL)、超声功率300 W、酶解温度60 ℃、超声时间10 min、加酶量1.8%、酶解时间90 min、pH 5.5。最优条件下锁阳多糖得率达3.01%。MTT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多糖对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黑木耳多糖的分子量,提高黑木耳多糖的利用率,采用β-葡聚糖酶对黑木耳多糖进行酶解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得出4种因素对β-葡聚糖酶的活力影响顺序:加酶量>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最优工艺条件:加酶量700 U/g、酶解pH5.2、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30℃,在该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鲟鱼头骨为原料,采用稀碱和酶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鲟鱼鱼骨多糖,经乙醇沉淀并冷冻干燥后得到产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组分分析和初步结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以多糖得率为检测指标,确定的最佳条件为:NaOH 浓度3wt%,浸提时间6h,酶添加量0.6%,酶解时间5h。成品
的氨基己糖、己糖醛酸、总硫酸基、N- 硫酸基含量分别为18.79%、21.91%、15.96%、13.32%,组成多糖的氨基己糖鉴定为氨基半乳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鸭肝谷氨酸脱氢酶纯品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丙酮脱脂、重金属离子沉淀、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 凝胶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鸭肝谷氨酸脱氢酶,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和酶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从鸭肝中分离纯化获得电泳纯的谷氨酸脱氢酶,纯化倍数为60.93 倍,酶活力回收率为11.02%,比活力达24.37U/mg。酶相对分子质量为371.41,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61.60。推测该酶由6 个相同亚基构成。该酶对NADH 的Km 为53.19μmol/L,最适pH 值为10.0,最适反应温度为35℃。该酶在pH8.0 左右较稳定;在40℃以下酶活力保持稳定。Zn2+、Li+ 和Cu2+ 对该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分离纯化获得谷氨酸脱氢酶,该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南极磷虾蛋白酶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南极磷虾自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蛋白酶的分离纯化条件和主要生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经过30%~70%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 HR凝胶层析后得到电泳纯的蛋白酶,该酶纯化倍数为12.59,产率为43%,分子质量约为28 ku;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为pH 8.0和50℃;该酶pH稳定范围为pH 7.0~9.5,并在45℃以下较稳定;苯甲基磺酰氟(PMSF)、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对甲苯磺酰基赖氨酸氯甲基酮(TLCK)对该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黑曲霉SL2-111产果胶酯酶的纯化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层析3个步骤,从黑曲霉SL2-111发酵的果胶酶粗品中纯化出一种电泳纯的果胶酯酶。经SDS-PAGE测定其分子质量约为48.8ku。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5.8和60℃。在50℃以下,pH值5.8-6.2之间酶活力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利用碱提醇沉法从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子实体中获得水不溶性多糖HEPFA,氯磺酸-吡啶法对HEPFA进行硫酸化修饰,制得能溶于水的硫酸化猴头菌多糖(S-HEPFA);通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cryl S-500凝胶柱层析对S-HEPFA进行纯化;运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技术对S-HEPFA进行结构分析。碱提醇沉得到相对分子量为5.38×105u,硫酸基含量为19.5%的硫酸酯化的猴头菌多糖(S-HEPFA);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波数1236cm-1、820cm-1处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离子色谱检测,该组分只含有葡萄糖,甲基化分析得S-HEPFA糖链主要的葡萄糖残基由1-连接Glcp、1,3-连接Glcp和1,3,6-连接Glcp组成,摩尔比为2.07:1:1.83;刚果红实验分析得S-HEPFA在水溶液中或微碱溶液中为三股螺旋构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获得库拉索芦荟过氧化氢酶纯品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 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 凝胶层析对酶蛋白进行分离纯化,采用SDS-PAGE 鉴定酶的纯度、分子质量。结果:从芦荟中分离纯化获得电泳纯的过氧化氢酶,纯化倍数为228.05倍,酶活力回收率为14.10%,比活力达17427.30U/mg。该酶的分子质量为239.90kD,亚基分子质量为60.60kD。推测该酶由4 个相同亚基构成。该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 值为7.5,以过氧化氢为底物测定该酶的表观Km 为34mmol/L。结论:成功分离纯化获得过氧化氢酶,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紫萁多糖POJI的分离纯化和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磊  陶海南 《食品科学》1999,20(6):11-14
从紫箕根茎中提取的多糖具有高聚阴离子性质。粗多糖CPOJ经除蛋白质处理后用DEAE-SepharoseF.F.分级,获三个组分,收集的主导组分I经脱盐浓缩冻干后(收率15.6%)溶解,过SephacrylS-400HR柱,分步收集主要组分得多糖POЛ,收率50%。POJI经SDS-PAGE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定为均一组分,凝胶柱层析测得其分子量为7.41×105。以葡萄糖为标准,硫酸-苯酚法测定得总糖含量为95.8%。红外光谱显示其呋喃糖苷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碧螺春粗老茶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进行酶解处理,利用响应面试验对超声辅助提取碧螺春多糖(BTP)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阴离子柱和凝胶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紫外光谱扫描、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PSEC)测定了分离后各组分的理化组成、官能团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构象等性质。试验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45 ℃,料液比40:1 mL/g,超声时间35 min,碧螺春多糖(BTP)得率为26.74%。BTP经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BTPA1,BTPA1经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获得BTPA11和BTPA12。BTP、BTPA1、BTPA11和BTPA12的中性糖含量分别为59.39%、66.86%、77.43%和62.61%,糖醛酸含量分别为51.06%、53.53%、54.45%和65.39%。经光谱解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析,四种碧螺春多糖组分均含有酸性糖和吡喃环结构;BTPA11和BTPA12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一的多糖,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04.2和353.7 kDa,构型斜率分别为0.12和0.15,二者均可能是紧凑卷曲的高支化球形结构。超声辅助酶提取碧螺春多糖得率较高,对各组分的性质分析将有利于精细结构研究和活性功能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 分离纯化库尔勒香梨酸性多糖(Pyrus sinkiangensis Yu. acidic polysaccharide, PSAP-1),检测红外吸收并对其所含糖醛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经DEAE-650M、HW-55F及Sephacryl S-300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PSAP-1, 通过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红外光谱法确定其化学键或官能团信息, 采用间羟基联苯法测定PSAP-1中糖醛酸的含量。结果 葡萄糖对照品和PSAP-1的吸光度在0.04~0.12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PSAP-1含量为61.51%, 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分别为0.2%、1.3%、1.7%、1.4%,均小于2.0%; 红外图谱显示, PSAP-1中有糖醛酸的特征吸收峰。确定D-半乳糖醛酸和PSAP-1的吸光度在0.035~0.055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糖醛酸的含量为62.78%, 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分别为0.14%、0.31%、1.0%、1.1%,均小2.0%。结论 本研究从新疆库尔勒香梨中得到多糖含量高、富含糖醛酸的酸性均一多糖组分PSAP-1, 所确定的PSAP-1多糖含量和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为库尔勒香梨的深层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质量裂褶菌多糖的纯化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裂褶菌发酵液中提取粗多糖,经Sephacryl S-400HR柱层析得到精制的裂褶菌多糖。凝胶柱层析和HPLC法检测其为均一的组分。体积排阻色谱测得其重均分子质量(Mw)和数均分子质量(Mn)分别为2.5×107u和1.2×107u。由HPLC、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分析可确定其为β葡聚糖。通过淀粉酶、纤维素酶降解试验以及GC/MS和13C NMR数据分析,确证其精细结构为β(1→3)主链上每隔3个葡萄糖单元产生1个β(1→6)分支。经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备的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和细菌纤维素的表面形态十分相似,推断该高分子质量的裂褶菌多糖有望应用于食品、生物材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