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藜麦籽粒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提取藜麦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藜麦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超声提取时间39 min、液料比41∶1(mL/g),在此条件下藜麦总黄酮得率为0.53%。藜麦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2.4 mm和1.562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3.2 mm和0.781 mg/mL。  相似文献   

2.
超声辅助提取甘青虎耳草总黄酮工艺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玮  李玉兰  杨爱梅 《食品科学》2012,33(12):108-113
目的:研究甘青虎耳草(Saxifraga tangutica Engl.)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抑菌作用。方法:用正交试验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总黄酮;用琼脂扩散法和肉汤倍比稀释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总黄酮提取物对6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方差分析得各因素影响的顺序为提取次数>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提取50℃、超声功率100W、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5(g/mL)、超声时间35min、提取4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81.73mg/g;抑菌试验显示总黄酮提取物对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56、0.313、0.625mg/mL;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霉菌没有抑制作用。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甘青虎耳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及在抑菌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春花根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油脂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Box-Ben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小春花根黄酮提取工艺;通过烘箱热贮藏实验研究小春花根黄酮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影响小春花根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依次为:超声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小春花根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3%,料液比1:43(g/mL),提取时间73 min,提取温度71℃。黄酮提取得率为3.4299 mg/g,与理论预测值3.4913 mg/g接近。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黄酮提取物有较强抗油脂氧化活性;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与黄酮提取物浓度成正相关,1 mg/mL黄酮提取物与VC的抗氧化作用相当。结论小春花根黄酮对油脂良好的保护效果,在油脂抗氧化添加剂的应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胡林子  蒋雨  马永全  于新 《食品科学》2010,31(22):91-95
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对超声波法提取山毛豆种子中抑菌物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山毛豆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到山毛豆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1(mL/g)、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波提取52min。该条件下质量分数为20%的山毛豆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0.24mm,与理论最优值20.70mm 接近。  相似文献   

5.
以长白山野生红蚂蚁为原料,提取红蚂蚁体内有效抗菌活性物质并进行抑菌效果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离心转速对红蚂蚁提取物抑制大肠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3%、料液比1∶26(g/mL)、离心转速7 230 r/min,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为2.59 cm。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石榴皮多酚类化合物,确定了石榴多酚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40%(体积分数)乙醇作溶剂,料液比(g∶mL)1∶35,微波功率为242 W,提取时间60 s,提取三次,以该优化条件提取时,多酚粗提物的得率26.52%.同时还研究了石榴皮提取物对羟自由清除作用和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研究显示,其半抑制浓度IC50,EC50分别为0.288 mg/mL,0.0079 mg/mL.同时还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了石榴多酚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石榴皮多酚类物质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在浓度为1g/L时最为显著;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5 cm和1.25cm;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 g/L和2 g/L.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线叶金雀花总黄酮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开拓线叶金雀花资源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方法: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线叶金雀花总黄酮,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利用纸片扩散法、二倍稀释法、生长曲线变化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试验分析线叶金雀花总黄酮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线叶金雀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3%,料液比1∶27 (g/mL),超声温度77℃,超声时间68 min,该条件下线叶金雀花总黄酮提取率为2.46%。线叶金雀花总黄酮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1.40±0.21) mm、12.5 mg/mL和25 mg/mL。在线叶金雀花总黄酮的作用下,大肠杆菌的生长对数期消失,细胞形态出现明显损伤,包括细胞变形、塌陷和细胞液外泄。结论:最优提取条件下,线叶金雀花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且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箬叶抑菌提取物的提取工艺。方法:分别用水、乙酸乙酯、盐酸水溶液(pH 4)、乙酸水溶液(pH 4)、氨水溶液(pH 10)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为提取溶剂,采取超声辅助法、回流法和浸提法,制备箬叶不同提取物;以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志贺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为指示菌,总抑菌圈为考察指标,开展抑菌试验,分析抑菌效果,找到最佳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以水作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方法,选择液固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3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同时参照对照品标准系列考察优化条件下的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水是最佳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法是最佳提取方法,最好的工艺参数为:液固比16∶1 (mL/g),超声4次,超声时间55 min;最佳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分别相当于0.01,0.03 mg/mL庆大霉素标准品的效果;对铜绿假单胞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抑菌效果均大于0.05 mg/mL庆大霉素标准品的效果。结论:箬叶抑菌提取物最好的提取方法是水超声法;箬叶的水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志贺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蒜抑菌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不同提取条件下大蒜提取液抗番茄晚疫病菌作用进行比较,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了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大蒜提取液以体积分数3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在40℃超声波辅助提取3 h,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5(g/mL),得到大蒜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大蒜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直径为37.2 mm。大蒜提取液对番茄晚疫病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2.5 m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25 mg/mL。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优化苦豆子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且研究其体外抑菌活性。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对生物碱得率的影响,并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试验考察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苦豆子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7%、料液比1︰17 (g/mL)、超声时间30 min,此条件下生物碱得率为2.97%。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苦豆子生物碱得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其显著性顺序是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苦豆子中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5, 1.25和1.25 mg/mL。响应面法能够提高超声波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得率,苦豆子生物碱具有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胶柱层析(CC)、薄层层析(TLC)和重结晶等技术,从迎春花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到一强抑菌活性单体。经理化检测和波谱分析数据鉴定属裂环烯醚萜葡糖苷类(secoiridoid glucosides)的迎春花素(jasminin)。该单体在强酸性环境中不稳定,高温、紫外光处理后抑菌活性稳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均为1mg/ml,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5mg/ml,对三个受试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mg/ml。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普通念珠藻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滤纸扩散法对普通念珠藻多糖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普通念珠藻多糖得率的影响分别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15(g/mL)、提取2次;普通念珠藻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粘质沙雷细菌、黑曲霉和假丝酵母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50、50、25mg/mL,对黑曲霉和假丝酵母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100mg/mL。  相似文献   

13.
以艾叶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料液比、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和超声温度的最佳范围条件,使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对艾叶总生物碱的提取量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最后,采用纸片法和稀释法测定艾叶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与最小抑制浓度。结果表明,影响艾叶总生物碱提取量的显著因素为超声时间、复合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复合酶添加量1.60%,酶解时间1.5 h,料液比1:25 g/mL,酶解pH6.0,超声功率160 W,乙醇浓度80%,超声温度60 ℃,总生物碱的提取量最高为0.720±0.05 mg/g。艾叶总生物碱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2、1.6 mg/mL。该提取工艺实际值与预测值拟合度较高,可用于艾叶总生物碱的提取,且得到的艾叶总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优化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三萜得率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工艺;并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物对10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5(g/mL),超声温度63℃,超声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炒王不留行总三萜的得率为1.24%±0.003%,与模型预测值1.28%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性。炒王不留行总三萜提取物对所选10种常见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抑制作用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在1.25~5 mg/mL之间。该提取方法稳定、高效,可用于炒王不留行中总三萜的提取,同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枇杷叶中科罗索酸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时间作为影响因素,以科罗索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科罗索酸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87.8%,料液比1:26(g/mL),超声时间34min。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一次实际提取率可达0.525%,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较好,说明该优化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王琪  赵维薇  陈雪玲  吴丽  邓茹  周书来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9):198-204,239
为扩宽铁皮石斛花的使用价值,以铁皮石斛花与绿茶为原料,进行功能性复合速溶茶粉的研制。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试验的基础上,优化铁皮石斛花浸提工艺条件,随后将铁皮石斛花浸提浓缩物与绿茶提取物复配进行复合速溶茶粉的加工。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花在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68%、超声温度45℃和超声时间55 min的条件下浸提,其浸提率达到了62.07%;浸提浓缩物与等质量的绿茶提取物进行喷雾干燥,可获得香气怡人、滋味协调的复合速溶茶粉,其感官评分为93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到复合速溶茶粉中氨基酸、槲皮素、花旗松素、山奈酚含量分别为70.89、9.23、1.27、6.22 mg/g。该复合速溶茶粉对DPPH·与O2-·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934、1.09 mg/mL。可见,该复合速溶茶粉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山银花总三萜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总三萜得率为评价指标,在考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山银花总三萜提取工艺,并分别采用倍比稀释法和清除自由基法研究山银花总三萜提取物对10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山银花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6(g/mL)、超声温度63℃、超声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山银花总三萜的得率为3.37%±0.02%,与模型预测值3.36%基本一致。山银花总三萜提取物对供试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在12.5 mg/mL以下;且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清除效果与总三萜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优化后的山银花总三萜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其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提法提取丁香中抑菌成分,并以青霉为供试菌,研究其抑菌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丁香抑菌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2(g/mL)、提取温度60℃、回流浸提2h。  相似文献   

19.
赵云  周涛  刘玉露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286-289,294
研究24种香辛料的抑菌作用,并比较其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通过大量的实验测定白色念珠菌抑菌圈,其中肉桂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最佳。然后运用响应面(RSM)分析优化肉桂乙醇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白色念珠菌抑菌圈为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及乙醇浓度对白色念珠菌抑菌圈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醇提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9.24℃,液固比10:1(mL/g),提取时间5h,乙醇浓度95%,在此条件下提取液对念珠菌的抑菌圈是39.46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