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对氯甲基苯甲酸(CBA)或对氯甲基苯甲酸甲酯(MCB)分别与氯霉素(CAP)反应合成氯霉素-对甲基苯甲酸半抗原(CAP-MBAⅠ、CAP-MBAⅡ),再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全抗原;通过紫外、荧光光谱扫描定性鉴定合成成功;bradford法结合TNBS法定量计算出全抗原表面半抗原密度(HD)。再将CAP-MBAⅡ与卵清蛋白(OVA)合成包被抗原(CAP-MBAⅡ-OVA),间接竞争ELISA计算其抑制率。研究结果表明,半抗原全抗原偶联效率优于CAP-MBAⅠ,MCB与CAP反应合成的半抗原CAP-MBAⅡ更适合蛋白偶联。采用CAP-MBAⅡ-OVA作为包被抗原可以提高ELISA检测的抑制率从而增加其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碳二亚胺法(EDC)和混合酸酐法,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氯霉素免疫原[CAP-HS-BSA]和包被原(CAP-HS-OVA)。经紫外和变性电泳(SDS-PAGE)鉴定,免疫原与包被原均制备成功,偶联比分别为1:16和1:17。利用免疫原免疫两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氯霉素残留的方法。建立的ic-ELISA检测氯霉素方法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275ng/ml,通过对氯霉素琥珀酸钠和链霉素、青霉素及庆大霉素的交叉反应率的测定,结果显示抗体对氯霉素琥珀酸钠有较高的交叉反应率而对链霉素、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  相似文献   

3.
邢淑婕  徐固华  王琴 《食品科技》2007,32(10):151-154
以重氮化法分别将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及卵清白蛋白(ovaibumin,OVA)进行偶联,得到复合物CAP-BSA和CAP-OVA。对复合物紫外扫描显示其扫描谱图与BSA和氯霉素的图谱有明显的差异,BSA及OV与氯霉素偶联成功。分析CAP-BSA中CAP与BSA的摩尔比,偶联时,CAP与BSA的起始质量比为1∶1、1∶2、2∶1时,偶联物中CAP:BSA摩尔比分别为4.69∶1、8.90∶1、7.94∶1,说明反应起始时不同的CAP与蛋白质配比会对偶联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以摩尔比为8.90∶1的CAP-BSA免疫BALB/c小鼠65d后,间接ELISA检测测定效价达1∶20000。  相似文献   

4.
环丙沙星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了环丙沙星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分别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和氯甲酸乙丁酯法把环丙沙星与BSA进行了偶联制备了人工免疫抗原CIP-BSA,EDC法制备了包被抗原CIP-OVA,经PAGE、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人工合成抗原的偶联比,EDC法和氟甲酸乙丁酯法制得的CIP-BSA两分子结合比率分别为4:1和11:1,CIP-OVA中两分子结合比率为12:1.这为环丙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还原胺化法制备大分子葡聚糖-牛血清蛋白(BSA)拟糖蛋白抗原,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考马斯亮蓝和过碘酸-品红两种染色方法验证偶联物的生成。考察不同反应条件(葡聚糖T40的氧化度,偶联pH,氧化葡聚糖和蛋白质的比值,偶联时间)对偶联反应的影响。确定拟糖蛋白抗原的最佳偶联条件为:葡聚糖T40/氧化剂NaIO4=1/120(物质的量比),偶联溶液pH8.0,葡聚糖T40/BSA=1/1(物质的量比),偶联时间24h。并将此反应条件用于T10和T100拟糖蛋白抗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陈蕾  何小维 《现代食品科技》2010,26(8):830-833,906
利用化学法合成甲基苯丙胺人工抗原,将此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甲基苯丙胺多克隆抗体,利用EDC法将甲基苯丙胺人工抗原与蛋白质载体BSA偶联,经蛋白质电泳以及紫外扫描检测,证明甲基苯丙胺人工抗原合成成功.用间接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证明制备得到了高效价的甲基苯丙胺多克隆抗体血清,且与甲基苯丙胺人工抗原具有高特异性反应,可用于甲基苯丙胺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莱克多巴胺和土霉素免疫抗原的制备。实验中用碳二亚胺法将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采用混合酸酐法将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并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紫外扫描对合成产物RAC-BSA、OTC-BSA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偶联成功,经重氮化后利用混合酸酐法制备完全抗原的偶联比为5:1;经衍生后利用碳二亚胺法制备RAC完全抗原偶联比为7:1。利用制备的免疫原免疫兔子可以获得相应的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全抗原。方法将烯醇化的ZEN与阳离子化的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高特异性的全抗原,用高性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检测偶联物及载体蛋白的分子量,用商品化的ZEN免疫试剂盒对偶联物进行棋盘滴定验证。结果全抗原及载体蛋白BSA的分子量分别为69693.5 Da、66297.7 Da,平均每个BSA连上的ZEN分子个数为10.68个;平均每个OVA上连上的ZEN分子个数为5.32个;偶联物与免疫试剂盒中ZEN的抗体呈阳性反应。结论合成的ZEN全抗原为ZEN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合酸酐法合成30:1~10:1 三个不同起始物质的量比的氯霉素免疫抗原(HAP-KLH),采用活泼酯法(EDC-NHS)合成40:1~1:1 七个不同起始物质的量比的包被抗原(HAP-OVA),紫外测定HAP-KLH 偶联比25:1~8:1,HAP-OVA 偶联比23:1~1:3。间接竞争ELISA 实验优化包被抗原,在23:1~3:1 偶联比范围内,氯霉素(CAP) IC50值为36~15ng/mL,随着偶联比的减小而降低,当偶联比低于3:1 则略为上升。确定了包被抗原HAP-OVA 最佳偶联比为3:1。本研究表明包被抗原的偶联比对ELISA 测定IC50 值有重要影响,应合成不同偶联比的包被抗原,选出最佳偶联比。  相似文献   

10.
利用琥珀酸酐法合成了脱氧雪腐镰刀烯醇-琥珀酸酐衍生物(3-HS-DON),并用DCC法将该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得到的结合物(DON-HS-BSA)作为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效价为1∶10000的特异性抗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的抗体。同时,用EDC法将3-HS-DON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偶联得到酶标抗原(DON-HS-HRP)。通过圆二色光谱(CD)看到偶联后蛋白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酶活稍有下降;用分光光度法测得酶标抗原酶活损失<5%,偶联物中DON与HRP的结合比为5.29。说明:该酶偶联物及制备的抗体可作为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免疫传感器法测试脱氧雪腐镰刀烯醇时所需的酶标抗原及抗体。  相似文献   

11.
罗丹明123人工抗原的合成及抗体的酶联免疫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罗丹明B(rhodamine B)的免疫分析方法,采用戊二醛法,将半抗原罗丹明123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R123-B S A和包被抗原R123-OVA。经动物免疫实验证实人工抗原合成,并制备抗罗丹明123的多克隆抗体,此抗体同时能够检测食品中的罗丹明B,且最低检测限为0.001ng/mL。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碳二亚胺(EDC)法进行酶标甲胺磷的制备研究。考察甲胺磷和丁二酸酐比例、反应时间对甲胺磷衍生物合成的影响,最终确定二者的最适物质的量比为1:1.5,最适反应时间为15h;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比例对酶标甲胺磷偶联率及酶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二者比例的增加,酶标农药的偶联率增加,但同时也造成了酶活的降低。考虑到酶标农药还应具备足够的酯酶抑制活性,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0:1时制得的酶标农药为最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孔雀石绿(MG)抗原的合成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探索研究食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检测方法。本实验先合成含有羧基的孔雀石绿半抗原(CMG),并用液-质联用法进行分析鉴定。半抗原经重氮化法处理后分别偶联两种载体蛋白BSA和OV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定。与CMG标准品和两种载体蛋白的紫外吸收光谱相比,偶联物的吸收峰发生了明显的偏移,计算得免疫原的偶联比为10.6:1,说明偶联成功。通过免疫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通过间接ELISA法对CMG抗血清的效价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检测抗体的特异性,两只兔子的IC50值分别为8.1ng/mL和4.6ng/mL。  相似文献   

14.
以乙基羟乙胺、升华硫、一氧化碳气体和对氯氯苄为原材料,合成羟基化杀草丹;经纯化后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杀草丹半抗原,采用薄层层析色谱法、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分析鉴定为预期产物;利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杀草丹人工抗原,应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羟基化杀草丹经薄层层析展开效果良好,杀草丹半抗原经红外光谱分析具有明显的羧酸基团,有利于后续偶联操作;在26 ℃室温条件下制备的杀草丹人工抗原,其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比为6.59:1。杀草丹半抗原与杀草丹人工抗原的成功制备,可为进一步研制杀草丹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成新型氨基甲酸乙酯(ethylcarbamate,EC)人工抗原并对其效果进行表征分析。方法用4-(二苯基羟甲基)苯甲酸对EC衍生化合成半抗原,用核磁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核磁碳谱和质谱法(massspectrometry,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活化酯法将EC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偶联得到EC人工抗原。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对人工抗原进行表征并计算偶联比,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鉴定其免疫活性。结果 EC半抗原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半抗原与BSA成功偶联,偶联比为13:1,冻干粉的蛋白含量为0.695 mg/mg,用该新型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得到的抗血清效价为1:10000,且特异性较好。结论该新型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氯唑西林(cloxacillin,CLOX)残留的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方法,试验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氯唑西林偶联于载体蛋白牛清蛋白(Bovine albumin,BSA)和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制得免疫抗原(CLOX-BSA)和包被抗原(CLOX-OVA),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infrared spectroscopy,IR)鉴定表明CLOX人工抗原合成成功。用免疫抗原免疫5只小鼠,制备CLOX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法测定其对CLOX的效价及特异性。结果表明:用CLOX-BSA免疫制备的抗体效价达1∶64000以上,特异性较强,对CLOX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5.64±0.03)ng/mL,IC15值为(22.43±0.02)ng/mL。说明试验得到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具有开发性的抗体,可为食品安全检验试剂盒的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纪淑娟  郭德超  杜阿楠 《食品科学》2009,30(21):305-308
研究制备能有效用于米诺环素(MNC)残留检测的完全抗原。采用戊二醛合成法和重氮化合成法,将米诺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分别制备MNC 完全抗原MNC-BSA。经红外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已经偶联,两种完全抗原的平均偶联比分别为9.9 和5.9。采用戊二醛法合成的完全抗原免疫兔,检测抗血清效价为1:16000,表明合成的完全抗原可以作为免疫原用于制备抗体及检测时的包被原进行ELISA 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