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为寻求以豆粕为主要基质产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不同接种量、油脂添加量、发酵时间为自变量,共轭亚油酸产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并做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拟合性好,发酵最优条件为:接种量3.2%,油脂添加量1.93 g·(50 g豆粕)-1,初始pH6.0,在37℃发酵80 h.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中共轭亚油酸产量可达700.32 μg/g.这为生物发酵法生产共轭亚油酸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AS1.555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的条件。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经0.1%(v/v)的亚油酸诱导培养后,所得的洗涤细胞具有很强的转化能力。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植物乳杆菌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的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48h、游离亚油酸浓度1.5%(v/v)、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  相似文献   

3.
陈珊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0):165-169
生物法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产物中异构体组成单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的培养基组成:葡萄糖20g/L,酵母浸出物40g/L,硫酸镁0.5g/L,硫酸锰0.5g/L,乙酸钠2g/L,磷酸氢二钾1g/L。优化后,共轭亚油酸产量达到0.259g/L,相比优化前(0.0455g/L)有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共轭亚油酸在药学、化学和食品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本文通过对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条件:培养温度为39℃、培养时间36h、pH6.5,优化后共轭亚油酸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8.25%。为生物法合成共轭亚油酸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乳杆菌ZS2058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ZS2058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的条件,在培养基中添加10g/L吐温-80制成LA-吐温-80胶束溶液,可以提高CLA的转化率,最佳转化温度为35℃,添加1mg/mL的LA有较高的转化率和CLA产量。在MRS、SKM、KPB三种转化体系中SKM的转化率较高。在含LA的培养基中预培养12h,可以提高CLA的转化率。最佳转化接种量在1%~2%之间。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对产甘露醇发酵乳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ation)LS33发酵产甘露醇的产率,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建立果糖质量浓度、初始pH和温度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LS33发酵产甘露醇的最佳参数为:果糖质量浓度75 g/L、初始pH 6.9、温度42℃、接种量10%、摇床转速120 r/min。此条件下甘露醇产率为53.66%,较优化前(45.12%)提高了18.93%。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一种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的由紫甘蓝、胡萝卜和西红柿混合的饮品。文章确定了由紫甘蓝、胡萝卜和西红柿按照6∶3∶1的比例配制的蔬菜汁,以此为培养基,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产酸。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总酸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接种量、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在接种量为4.2%,温度为36℃,发酵时间为77h时达到最佳条件。在该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到产酸总量为11.238g/L,与模型预测值11.242g/L接近,可用于预测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条件,为进一步制备饮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5L发酵罐上,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分批发酵合成共轭亚油酸(CLA)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接种后3h,菌体生长进入对数期,15h后进入稳定期.发酵后6h进入快速耗糖期,15h后耗糖减慢.发酵后12 h CLA快速生成,24h后CLA生成停止.植物乳杆菌合成CLA是一动态过程,大部分CLA在pH值≥4.5阶段生成,pH值≤4.4后,CLA的生成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CLA)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具有减肥、抗癌、抗动脉粥状硬化和抗糖尿病等诸多生理活性。为了获得活性CLA高产,本文将突变的亚油酸异构酶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表达,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18 h、IPTG诱导浓度0.2mmol/L、20%装液、培养基初始p H7、诱导前菌体生物量OD_(600)=0.4、LA浓度0.5mg/m L、离子浓度0.02%;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培养条件提高生产亚油酸异构酶的能力,根据响应面法实验结果分析显示,发酵时间、诱导前生物量和LA浓度对重组亚油酸异构酶的表达有显著影响且均为正效应。三个影响因素最佳组合为发酵时间19.5h、诱导前生物量OD600=0.47和LA浓度0.57 mg/mL,此时预测亚油酸异构酶催化LA转化为CLA最大量为143.33μg/m L。验证显示,发酵CLA的产量为141.75±0.14μg/m L,与预测产量相符;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107.5%。  相似文献   

10.
陈琳  孟祥晨 《食品科学》2011,32(3):176-180
为提高一株分离自内蒙古传统发酵稀奶油“焦克”中的植物乳杆菌KLDS1.0391 代谢产细菌素量,以中性蛋白酶水解脱脂乳为培养基,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pH 值、温度以及接种量。结果表明:对该菌代谢产细菌素的活性影响大小依次为:发酵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最优发酵条件为:pH5.1、发酵温度33℃、接种量1%。在此条件下,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为15.00mm,细菌素的效价为601.32IU/mL,较优化前提高了43.08%。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12.
从传统泡菜中筛选得到1 株乳酸菌lp15 能够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经16S rRNA 全序列分析法和API 系统鉴定法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利用人工诱变方法,以lp15 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DES)依次诱变处理,经进一步液体发酵复筛获得多株突变菌株,CLA合成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9.3%~52.2%。其中lp15-2-1 突变菌株为CLA 生成能力最高菌株,MRS 培养液中添加0.2mg/mL LA 培养48h,CLA 产量达30.13μg/mL。经气相色谱(GC)检测分析,产物中cis9, trans11- 共轭亚油酸(c9, t11-CLA)占76.5%,trans10, cis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占23.5%。  相似文献   

13.
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1854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和诱导处理,获得1株共轭亚油酸(CLA)高产菌株,通过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该菌株合成共轭亚油酸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其优化条件为:培养温度37℃、pH值4.5~5.5、LA浓度0.1%、接种量5%~7%、培养时间24h,此时CLA产率达31.2%。  相似文献   

14.
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法从影响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EPS)产量的14个因素中筛选出3个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响应面法探讨最优工艺参数。结果:影响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蔗糖质量浓度、接种量以及发酵温度,其最佳条件为蔗糖质量浓度34g/L、接种量5%、发酵温度31℃,在此条件下发酵的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产量达425.16mg/L。结论: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进行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植物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 2 9)分离纯化得到亚油酸异构酶,分子量为4 3ku。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37℃、pH 6 0时酶活性较高;Co2 + 、Fe2 + 可提高酶的活性,Cu2 + 、Zn2 + 则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该酶作用于亚油酸的Km=2 5 3×10 -5mol/L ,Vmax=2 5 7×10 -8mol/ (min·mg)。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嗜酸乳酸杆菌PB1 (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亚硝基胍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 ,获得一株CLA高产菌株U N f3 4,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生产共轭亚油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优化的发酵条件是 :培养温度 43℃ ,pH值 7 5 ,培养时间 48h ,在优化条件下 ,U N f3 4可以生产共轭亚油酸达 42 0 5 μg/mL。  相似文献   

17.
对从云南传统发酵豆豉分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YM-2(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M-2)菌株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生物合成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对培养基成分中的碳源、氮源种类进行筛选;然后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碳源含量、氮源含量、培养时间以及培养温度对EPS产量的影响;最后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以确定其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YM-2菌株生物合成EPS最佳条件为碳源(葡萄糖)含量30 g/L、氮源(酵母粉)含量30 g/L、培养时间30.05 h、培养温度36.36℃,在此工艺条件下,植物乳杆菌YM-2 EPS产量为257.362 mg/L。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应用二水平部分因子设计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联用的方法筛选并优化了植物乳杆菌冷冻干燥的保护剂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众多保护剂当中脱脂乳、海藻糖、硫酸锰的作用最为突出,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对冷冻和干燥的环境的耐受能力.以冻干后的细胞存活率为响应目标,响应面法优化的结果为:脱脂乳3.34%、海藻糖1.85%、硫酸锰0.25%.用此配方保护剂冻干样品时,能使细胞存活率达到96.8%±1.3%,与理论预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