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山永凯 《食品与机械》2012,28(5):127-130
对提取枸杞中绿原酸的工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乙醇为溶剂,通过试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pH值,得出绿原酸最佳提取参数:乙醇体积分数为74%、料液比为1∶35(m∶V)、提取时间70min、提取次数为3次、pH值为4.2。提取液经大孔树脂纯化,1 000g枸杞子中可提到7.1g提取物,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为32%。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聚酰胺树脂层析时上柱液浓度、洗脱剂浓度与用量及乙酸乙酯萃取时料液pH值、萃取次数与时间对废次烟叶中绿原酸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8 mL聚酰胺树脂玻璃柱(16 mm×200 mm)层析的适宜条件为:上柱液浓度8.5 mg/mL,洗脱剂198.0 mL 25%乙醇;②萃取条件为:料液pH2.0,萃取2次,萃取时间5 min.采用上述条件,可得到纯度82.1%的绿原酸产品,得率为57.6%.  相似文献   

3.
微波法辅助提取红腺忍冬花绿原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10):250-25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L9(34)试验法,以红腺忍冬花为原料,优化其绿原酸的微波提取工艺.考察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溶剂pH值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红腺忍冬绿原酸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按1∶12(g∶mL)的料液比加入pH 3的水溶液进行微波辅助提取2次,每次5 min,红腺忍冬山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可达到4.54%,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该工艺具有提取时间极短、耗能少和提取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史俊友  景年华  李彩霞 《食品与机械》2015,31(5):231-233,249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大叶白麻叶中的总黄酮,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夹带剂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白麻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原料大叶白麻150g,夹带剂为900mL 70%乙醇(pH=10),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时间2h。该工艺条件下,大叶白麻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28%,高于溶剂提取法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鹌鹑蛋黄卵磷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鹌鹑蛋黄卵磷脂工艺条件,在单因素水平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萃取最佳工艺为V(乙醇):V(乙醚)=2:1,溶剂用量为4倍蛋黄体积,萃取时间30 min,萃取2次,萃取率达87.5%;微波萃取最佳工艺为萃取液用体积分数95%乙醇,pH值8.5,料液比1:4,辐射功率650W,辐射时间40s,萃取率为88%。  相似文献   

6.
以甘草中的甘草酸为萃取对象,研究其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中分配及萃取效果。分别用氯化钠、硫酸钠、磷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构建双水相体系,分析了各体系的分相效果及影响分相的各种因素,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盐的种类和质量、pH值以及萃取时间,发现AEO-7/磷酸钠双水相体系较稳定、萃取率高、分相较快,比较适合用来对甘草酸的萃取。结果表明,AEO-7/磷酸钠双水相体系萃取甘草酸的适宜条件是当AEO-7的体积分数为10%、Na3PO4的质量浓度为47.50 g/L、pH值为2、萃取时间1 h,此时甘草酸的萃取率可以达到99.30%,其分配系数达到了317.90。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向日葵籽中提取绿原酸的主要参数: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料液pH、提取时间等对绿原酸萃取率的影响。通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75%、pH为4.9、温度为40℃、液料比为1:14,提取99min的条件下提取3次,绿原酸的萃取率可达到64.73%。  相似文献   

8.
吴祥庭 《食品科学》2006,27(10):279-282
本研究以提油率为评价指标,在萃取时间、溶剂用量、温度、pH四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萃取时间、温度、pH,以乳化率为评价指标,对酶法水解提取鲐鱼鱼油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油率最高而乳化率最低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15min、温度40℃、pH4.0、萃取剂用量100ml/每20g原料。  相似文献   

9.
桂元  黄文  刘莹  程水明 《食品科学》2012,33(2):110-114
以茯苓皮为原料,建立超临界CO2萃取茯苓皮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比。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夹带剂(95%乙醇)用量、萃取压强、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夹带剂用量按每克茯苓皮2.0mL、压强35MPa、温度65℃、时间60min,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为2.06%;有机溶剂提取法得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1.39%。优选出的萃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较有机溶剂提取法萃取率高出48.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牛蒡根皮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纤维素酶用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牛蒡根皮中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4mL、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5h、pH6.0、料液比1:20,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1.45%。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艾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艾叶中绿原酸的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绿原酸的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艾叶中绿原酸醇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温度63℃、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为0.820%。结论:通过对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艾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达94.04%。  相似文献   

12.
张伟  董红敬  刘伟  王晓  刘峰 《食品工业》2021,(2):107-110
采用离子液体为高速逆流色谱两相溶剂系统的改良剂,分离金银花中的高极性的活性成分绿原酸。首先采用乙酸乙酯萃取、HCl调节p H等方法,将金银花提取液中的绿原酸进行初步富集。通过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以V(乙酸乙酯)︰V(水)︰V([C6min][PF6])=5︰5︰0.5为溶剂系统,上相有机相为固定相,下相水相为流动相。一次进样300 mg粗样,制备得到30 mg绿原酸,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纯度为97.5%。并经过ESI-MS和1H NMR确定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刘爱文  陈晓刚  陈忻  卜海东 《食品科学》2010,31(22):145-148
以黑芝麻为原料,用乙酸乙酯、异丙醇、石油醚3 种溶剂脱脂,再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出芝麻蛋白;利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制备短肽,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单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脱脂效果最好,其脱脂率达90.22%;碱性蛋白酶为最佳单酶;在底物质量浓度1.0g/100mL、温度40.0℃、pH9.0、酶与底物质量比(E/S)3.0%、酶解时间4.0h 时水解度为24.10%,总氮回收率为78.28%,所制得短肽的平均肽链长度为2.93。  相似文献   

14.
葵花籽绿原酸超声波辅助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绿原酸,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50min,浸泡时间24h;在此备件下葵花籽绿原酸得率为4.17%。  相似文献   

15.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用量、料液比、pH和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绿原酸提取率为响应值,对酶法辅助聚乙二醇(PEG)-200提取杜仲叶绿原酸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为:酶用量0.8%、料液比1︰20(g/mL),pH 4.4,酶解时间1.6 h。在此工艺条件下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率可达3.15%。该工艺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取效率高,可为杜仲叶中绿原酸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新疆核桃粕为实验原料,利用亚临界水辅助提取核桃粕蛋白,分别以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p H值为单因素研究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合适的因素水平,以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核桃粕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核桃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 H 9.0、料液比1∶25(g/m L)、提取温度133℃,此条件下的蛋白提取率可达到75.01%。氨基酸的结果分析表明:氨基酸种类齐全,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3种含量最高,共占氨基酸总量的59.7%,必需氨基酸占20.03%。亚临界水提取蛋白的提取率较高,操作方便,适用于核桃粕蛋白提取。  相似文献   

17.
张允  王响  陈劲春 《食品科技》2012,(10):196-200
果胶提取以红薯渣为原料,果胶生产常用酸盐酸作为提取用酸,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料液比为1:20,对提取液pH值,提取温度T,提取时间t3个因素采用响应面方法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经过响应面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建立了3因素与果胶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盐酸提取果胶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87℃、pH1.33、时间92min,在此最优提取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为6.24%。这为工业利用红薯渣生产果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懿  秦兵  张晶  左勇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3):30-35
本研究利用双水相体系分离金银花叶中的绿原酸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探讨4种乙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提取绿原酸的能力,在乙醇浓度、盐浓度、提取时间和温度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研究NaH2PO4添加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3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4种乙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中,乙醇/NaH2PO4双水相体系具有最佳的绿原酸提取效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NaH2PO4添加量3.15 g、乙醇浓度28.5%和提取时间49 min,提取率可达80.2%。当金银花叶绿原酸浓度为0.5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4.2%;绿原酸浓度为1 mg/mL时,脂肪过氧化抑制能力达88%。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乙醇/NaH2PO4双水相体系能有效提取金银花叶中的绿原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五味子总木脂素、多糖为指标,研究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在乙醇相和水相中的分布状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苯酚-硫酸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总木脂素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为1:9、提取3次、每次2 h,得率可达9.76 mg/g生药量;总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70%乙醇、料液比为1:7、提取3次、每次1.5 h,得率可达11.32 mg/g生药量。结果还表明,提取物经分离后在乙醇相中总木脂素和多糖含量均明显大于水相中含量。乙醇相中,总木脂素与多糖含量相当;水相中,多糖含量高于总木脂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