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各书提要与《四库全书》相应各书的书前提要并非完全一致,其差异表现在同书异名、卷数不同、作者情况不同、版本差异、内容不同、评价不同等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七阁《四库全书》与总目的成书时间有先后之分,分纂官与总纂官的学术观点存在差异,《总目》提要与书前提要频繁修改导致失误增多。  相似文献   

2.
《京氏易考》一书的作者为张吾攵,朱彝尊在其《经义考》中引《人物志》认为作者张吾攵是合肥人 ,字伯起。《雅乐发微》一书的作者也叫张吾攵 ,《四库提要》的作者认为他是饶州德兴人。为了比较明代的这两个张吾攵 ,《提要》援引了《经义考》并予以肯定。根据《饶州府志》、《德兴县志》、《合肥县志》的记载 ,可知《京氏易考》与《雅乐发微》均为饶州德兴张吾攵所作。朱氏误认同姓名另人 ,而《提要》不察 ,肯定朱氏误说 ,亦为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3.
余集提要是现存《四库全书》提要个人编纂的四家中的一家。因其量少面狭 ,罕见引用研究。其撰写体制、内容与总目、阁本提要有诸多明显的不同 ,诸如卷数、作者生平和叙述内容与方式 ,以及粘贴处在书种卷目等 ,为其余三提要所未见。所以 ,余集提要对于研究四库提要原始面貌及其演变 ,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于今年二月正式发表了。这个《提要》将给我们的语法教学带来方便。我们师专欢迎这个《提要》,愿意根据这个系统进行汉语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5.
《收获》复刊号上,茅盾同志的《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一文中,曾提到唐代诗人韦应物,并对他的卒年发生疑问。两《唐书》都不为韦应物立传,使千载以下对这位诗人究竟卒于何年都成为疑案,正如杜甫诗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确实是一桩憾事。清纪昀号称博学,乾隆修《四库全书》,他做总纂,校订整理,每书都作《提要》,为乾嘉以后学者所称道,今人整理古籍,也常把他所写的《提要》冠于卷首。其实他缺少实事求是的学风,往往连原书都没有细看就写《提要》,以致常常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例如他在《四库提要》集部四十六提到韦应物时,竟说“宋姚宽《西溪丛语》载吴兴沈作喆为作补传”,硬把《寓简》作者沈作喆(明远)代韦应物作的补传拉进姚宽的《西溪丛语》里去。事实是:沈  相似文献   

6.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文献学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面世为研治清代文学提供了莫大便利,同时该书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如作者信息缺失、书名著录错误、作者姓名错讹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潘雨廷先生的《〈道藏〉中所收〈老子〉注本提要》与任继愈先生等主编的《道藏提要》比读,剖析潘文在体例方面的若干不足及其成因,并由这一个案推衍开去,进而就目录提要与学术史著作在职能上的差别作出区分。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所收明代翰林别集经过多次筛选,比较《翁方纲编纂四库提要稿》《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四库全书总目》等三个编纂阶段的提要内容,会发现《总目》在编纂进程中,对明代翰林忠节之气的批评逐步加强,并试图将明代翰林的政治、道德、文章统合在中正平和为代表的圆融的文学观念之中,从而确立《总目》的正统批评观.  相似文献   

9.
这部《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1949-1999)》(即新方志总目提要)从1999年初酝酿、策划,提出编撰方案,体例设计,到组建编辑、作者队伍,撰写辞条,审定修改稿件、定稿、发排、校对……倾注了海峡两岸同仁们的大量心血和劳动,现在终于由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  相似文献   

10.
元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世界上现存的一本最早全面介绍柬埔寨吴哥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情况的专著,据作者亲历其地的见闻而录,以其记载的翔实可信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遗憾的是关于周达观本人的情况,史籍阙如。不仅《元史》无传,就是从他家乡的方志——《浙江通志》和《温州府志》中,也难寻觅到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的只言片语。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介绍《真腊风土记》的作者时,只有简单的一句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界、学术界不端行为屡屡出现的今天,科学规范的建构和完善已是当务之急。科学规范是指导和调控科学共同体成员行为的、具有普适性和长效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也是评价科学活动和科学家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的标准。根据科学规范调整的对象、科学活动的阶段或目标、科学家的权利和义务、科学规范的抽象程度或强弱程度,可以将科学规范分成七大类十六种调整科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调整科学活动中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规范,调整科学活动中各种知识之间关系的规范;指导科学研究的规范,指导科学成果评价的规范,指导科学成果应用的规范;科学认知规范和科学伦理规范;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权利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科学原则与科学规则;提倡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等。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更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解答的重大问题。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必须树立合作协商的美德、保持相对的社会均衡性、发挥教育的先导性;更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在于深化法治实践、增强法治主体的高参与度、实现法治根基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3.
现当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其所昭示的深层底蕴,是一个“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命题。因此,哲学应担负起对人的本性进行深刻剖析与批判的使命,使人类在自我本性的净化与约束中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量刑失衡又称量刑偏差,是指机关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对性质相同、情节相当的犯罪,在适用相同法律时,刑罚裁量相差悬殊的现象。其形成原因在于量刑主体主观过错,即量刑操作者由于个人认知水平与能力、情感、性格等因素而导致的量刑失衡。量刑失衡的对策应是量刑平衡,其内涵要求审判机关在前述条件不应当在同一刑种与刑度内裁量刑级;其实现的路径是增强立法协调,适时颁布解释,提高法官法律职业教育,建立判例法体系。以此纠偏量刑失衡,提高量刑平衡的质量,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张湫  孙荣 《理论界》2014,(4):11-1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中,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就其哲学的性质,中外哲学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的理解。我们认为,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表现出的哲学立场,一方面表明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也表明,恩格斯此时的哲学世界观还停留在"费尔巴哈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不仅是其早期哲学批判的延续,而且以<基督教的本质>为代表的宗教批判的真正精义就是哲学批判,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的真正成果不是对基督教或一般宗教之本质和起源问题的具体解决,而是贯穿于宗教批判始终并作为宗教批判根据的"感性对象性原则"的形成和运用.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之所以能够本质性地超越前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影响,就在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本质上是由"感性对象性原则"出发的对思辨哲学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破产原因概念的廓清——对我国破产原因通行定义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学界对破产原因的通行定义,破产原因既指破产程序开始的原因,也指破产宣告的原因.此观点具有内在逻辑错误,应予澄清.破产原因与破产申请的原因以及受理破产申请的原因存在实质区别,对这三者的实质区别的认识不清导致我国新破产法在破产程序的设计上存在误区.破产原因的含义应廓清为破产宣告的原因,即债务人丧失偿债能力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课堂教学过程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过程理论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基本理论。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对西方教学过程理论,即教学理论研究范式、教学理论与模式、教学方案与策略等三大组成部分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获得对西方教学过程理论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19.
常健 《文史哲》2003,(4):74-79
在各种不同学科的真理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真理的等级论长期以来是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亚里士多德为真理等级论做出了经典论证。近代出现了真理等级论的三种不同模式 ,它们在现代被进一步发展 ,并遇到了难以摆脱的困境。由此出现了消解真理等级论的趋势 ,这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消解真理的等级论并不意味着否认不同学科真理间的制约关系 ,并不一定要陷入真理的“原子论”。真理不是一种封闭的属性 ,而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各个学科之间的真理是相互制约的 ,真理是在文本间碰撞过程中显示出它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语感在朗读表达中十分重要 ,它直接影响朗读者的语言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来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