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CEIC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内血肿,具有慢性进展性发展的特性,临床上多数以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本文复习文献对CEICH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附2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intracerebral hematoma,CEICH)又称慢性包膜性脑内血肿(chronic encapsulated intracerebral hematoma,CEICH),作为特殊类型的颅内血肿,是一种以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无特定的出血部位、令人混淆的CT影像、术中发现有明显的厚壁包膜为特点的慢性扩张性病变[1];Reid于1980年首先报道,并认为是一种临床与病理相结合才能确诊的病种[2 ]。由于临床上少见,文献中多为个例报道[3~10 ],常误诊为脑胶质瘤、脑瘤出血、坏死或脑脓肿[1,4,6,11~14]。事实上,该病的实际发生率要比文献中报道的高[1] 。MRI…  相似文献   

3.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 (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hematoma,CEICH )是慢性脑内血肿的一种特殊表现类型 ,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因其缓慢的临床病程和不典型的 CT表现常被误诊为脑胶质瘤或脑脓肿。我院自 1995年 6月~ 2 0 0 1年5月共收治 6例 CEICH,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4.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EICH)疾病的病因、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方法:通过报道我院两例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病例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多数CEICH病变因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等与颅内占位性病变极为相似,故术前易误诊为颅内肿瘤或脓肿等。结论:临床工作中如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慢性起病、头痛、癫痫等以及影像学提示环状强化明显时应考虑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的可能,但手术所见及病理学报告仍是目前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与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EICH)及合并隐匿性脑血管畸形(AOVM)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CEICH2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1例CEICH均表现为脑内局灶性反复出血和扩展,14例合并有AOVM,其中部分病例CT扫描可见斑点状、条索状钙化,或显示点片状、条索状强化;MRI显示于出血灶内部或边缘可见等、低信号背景下密集杂乱小球形、斑点状高、等信号影。结论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上述特点者,应考虑CEICH或合并AOVM,显微外科和病理检查是最佳确诊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 CEICH)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脑内血肿,由于发病缓慢,临床上常误诊为脑肿瘤.近2年来我们收治3例CEICH患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例1:女性,52岁,2003年1月10日因1月前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复发3天入院.患者1月前突发头痛,持续性胀痛,以右枕部及前额部明显,伴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在我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顶枕部脑内出血,量约5 mL.  相似文献   

7.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CEICH)较少见[1-7],作者收治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EICH)病例的总结,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将本组37例CE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此病的主要依据和有效治疗方法 .结果 本病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多为单发,多发少见;本组术前24例误诊(65%),37例均经手术治疗,13例术后病理报告为血管畸形,随访结果 29例正常工作生活,7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死于对侧半球脑出血.结论 诊断CEICH的主要依据:(1)缓慢进展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和(或)临床体征;(2)影像学提示脑实质内混杂密度、低密度、高密度或等密度的囊性或液性占位病变;(3)有环状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强化.具备上述中的两点即应考虑CEICH的可能,三点都具备可诊断CEICH.手术清除血肿和切除包膜是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EICH)是自发性脑内血肿的种类型,具有慢性扩展性的特征,有包膜,且包膜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临床表现的病程缓慢发展,但可急性起病,以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随CT、MRI及手术显微镜应用,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误诊为颅内肿瘤卒中的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CEICH)是由Hirsh等于1981年首先报导,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与颅内肿瘤卒中做为相似,易误诊,往往需手术后明确诊断。我科自1999年至2004年共诊治4例,现将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EICH)是颅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和CT 扫描常误诊为脑肿瘤。本文就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进行综述。认为隐匿性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血肿在镜下检查可见有包膜形成,包膜上富含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的反复出血和渗血使其成为具有扩展性的特征。本病的治疗原则需连同包膜一起摘除。  相似文献   

12.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是发生于脑内的扩展性占位病变,临床少见,国内亦鲜见报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常与脑肿瘤难以鉴别,极易被误诊为脑肿瘤。我院自1987—2003年共收治20例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患,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颅骨钻孔清除颅内血肿的方法已开展多年,报道较多,且已逐渐推广应用,但大多为清除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以及较小的急性硬膜外血肿,且须加用尿激酶灌注引流血肿。而颅骨钻孔一次性清除小儿较大或巨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报道尚少,现将本科近3年来以该方法治疗的15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枕部着力伤致脑内血肿的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枕部着力伤致脑内血肿的手术时机探讨李栓德创伤性脑内血肿,除因占位作用导致脑实质的物理性损伤外,还可使血肿周围脑组织产生一系列继发性损害。如何使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害减少到最少程度,是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创伤性脑内30~40ml左右血肿的手...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检查才发现脑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其他部位出现血肿。该病如不及时诊治,患预后较差。我院自1995年6月-2004年2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86例,行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58例,保守治疗2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是脑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临床上少见,本文报告6例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并对其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颅内血肿微创手术及亚低温脑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及围手术期亚低温脑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内血肿病人转手术期亚低温脑保护同时予以微创血肿清除术。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53例,高血压性脑内血肿40例,自发性脑内血肿(脑动静脉畸形或脑动脉瘤)7例。结果术后半年随访内血肿ADL1(社会生活能力正常)37例,ADL2(有自理生活能力)25例,ADL3(部分生活处理)26例,ADL4(卧床)7例,ADL5(植物生存  相似文献   

18.
1996年6月~2000年6月,我们对24例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进行血肿清除,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7~68岁。全部病人均因急性颅脑损伤入院。入院时,头颅CT扫描示脑内血肿或脑室内血肿;12~24h后复查CT,脑内血肿无进行性增大。本组病人均在48h内手术,其中24h内手术者12例。血肿位置:大脑深部白质内血肿14例,脑室内血肿6例,小脑内血肿4例。血肿量由CT扫描时计算机测得。血肿量:大脑半球内30~60ml,小脑内10~15ml。病人入院时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青壮年外伤后迟发脑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四年来收治的56例迟发脑内血肿,按年龄分为15~50岁青壮年组,51~86岁老年组,观察对比两组入院时GCS、迟发脑内血肿的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老年组的GCS与是否发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迟发脑内血肿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死亡率高达56.25%,青壮年组死亡率为27.5%。结论(1)老年人颅脑损伤后入院时GCS不能作为判断其是否发生迟发脑内血肿的依据;(2)青、老年人颅脑损伤后出现迟发脑内血肿的时间无明显差别;(3)老年人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脑内血肿行碎吸治疗疗效。方法:对60例脑内血肿患者在立体定向下血肿碎吸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死亡9例,死亡率15%,良好22例。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下血肿碎吸是治疗脑内血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