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自噬是细胞的保守自我降解方式,是细胞对外界或内部刺激的一种复杂反应,对维持活细胞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自噬参与细胞的诸多生理病理过程,包括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别是癌症,调节自噬是预防这类疾病的重要方向。大量实验证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节自噬相关信号通路或蛋白来诱导或抑制肿瘤细胞自噬,从而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文章重点介绍了几种中药有效成分作为调节因子影响肿瘤细胞自噬及其作用机制,以期能为中药调控细胞自噬防治癌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何曼  陈莉  曾沙  孙强  赵晖  刘茂伦  杨寒  任珊  张梦  徐海波 《中草药》2021,52(10):3142-3150
自噬是细胞自我吞食并通过溶酶体降解丧失功能的废旧细胞器和蛋白质等细胞内物质,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产生能量、对抗应激等现象。自噬可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3类。细胞自噬与肿瘤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中药能够增强肿瘤细胞自噬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降低肿瘤耐药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但是,某些中药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产生保护性自噬,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另外,中药也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保护性自噬,以逆转肿瘤耐药性。少数中药还能够双向调控肿瘤细胞自噬。中药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信号机制主要分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依赖性通路和非m TOR依赖性通路。随着自噬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开发基于精准调控细胞自噬的抗癌中药,将助力临床肿瘤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刘艺苑  何理斌  高璐  邵喜英 《新中医》2023,55(15):35-39
川楝素是一种从中药苦楝皮、川楝子中提取出来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目前已知的川楝素抗癌机 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等。最近研究表明川楝素具有逆转肿瘤细 胞对化疗耐药的作用,部分研究表明川楝素对肿瘤细胞自噬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肿瘤早期,川楝素具有诱导 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的作用;在肿瘤晚期,肿瘤细胞通过自噬降解丧失功能的胞内物质,为其他肿瘤细胞提供 能量,川楝素可作为自噬抑制剂抑制肿瘤细胞自噬,揭示了化疗药物联合自噬抑制剂可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策 略。通过综述川楝素抗肿瘤作用的不同机制、途径和分子靶点及其逆转耐药的作用与机制,将传统中药与现代 研究联系起来,并突出最近发现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靶点和癌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张洪  张惟郁  朱伟嵘 《中草药》2017,48(24):5252-5262
自噬是一种保守的细胞自我降解方式,是将受损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由自噬泡包绕再通过自噬溶酶体降解再利用的过程。自噬在细胞的生物合成、营养和代谢平衡及应激与存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调控自噬能够引发多重级联反应,可以应用于肿瘤治疗。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不同的肿瘤细胞系会诱导作用各异的自噬。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诱导自噬通过非凋亡或非典型凋亡途径较为直接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也可以在诱导自噬后进一步引发凋亡等其他致死方式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抑制保护性自噬从而强化其他形式的杀伤作用,但有时也会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保护性自噬,弱化细胞杀伤作用。对近10年来黄酮类化合物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中药调控细胞自噬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自噬是真核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胞质蛋白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动态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其参与调节肿瘤的形成、增殖、转移及对抗癌治疗的反应等多个方面。随着对癌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已建立了化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自噬的药理或遗传抑制已被证明能增强各种抗癌治疗对肿瘤细胞的致死效应,这表明抑制自噬是癌症治疗中有效的增敏策略。同时,过度刺激自噬也可为治疗具有高凋亡阈值的耐药癌细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和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癌症的辅助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中药天然自噬调节因子在癌症中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且已在不同的自噬调节模型中得到广泛验证。该文概述了自噬的发生机制,总结了自噬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双重调节作用,并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中药通过调节自噬影响肿瘤发生发展作用的相关研究,整理归纳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诱导的肿瘤细胞的自噬规律,以期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及其成分在抗肝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细胞自噬角度阐明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中医药在抗肝癌领域研究的发展。该文通过文献分析归纳,发现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有促进自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抑制的报道,也有抑制自噬阻滞肿瘤细胞周期的报道,但缺乏系统整理。该文根据中药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发挥作用的不同,从诱导杀伤性自噬、抑制保护性自噬、诱导肝癌保护性自噬、诱导效应不明自噬4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中药及其成分。发现引起杀伤性自噬的中药及成分,可通过诱导自噬的发生、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衰老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保护性自噬的中药及成分,通过抑制保护性自噬进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保护性自噬的中药及成分具有显著抗肝癌作用,应考虑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增强药物对肝癌细胞的杀伤力,成为该类药物治疗肝癌的新途径;诱导效应不明自噬中药及成分,需明确其自噬的类型,根据自噬类型联合应用自噬激动剂或阻断剂以增强其抗肝癌效应,为临床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治疗途径。从细胞自噬方面不仅可揭示中药抗肝癌的分子机制,也可成为中药联合用药抗肝癌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调研了芹菜素(apigenin)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有关文献报道,并分析芹菜素的抗癌研究机制。结果表明芹菜素可通过抗氧化、调控肿瘤相关基因、影响肿瘤细胞信号传导、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及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相关蛋白酶的活性,以及放化疗增敏、化学预防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与其他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山奈黄酮)相比,芹菜素具有低毒、无诱变性等特点,为其作为新型高效低毒的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有关芹菜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今后将备受瞩目。此外,作者提出从自噬角度深入研究芹菜素的抗肿瘤机制具有实验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噬与肿瘤免疫逃逸作为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二者交互作用严重影响肿瘤疾病的治疗与预后,但自噬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相关性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内抗原的呈递、细胞因子的释放及免疫检查点蛋白的降解影响免疫细胞活性,进而正向或负向调节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肿瘤细胞中的自噬激活可通过抑制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Ⅰ型干扰素(IFN-Ⅰ)先天免疫传感途径的激活来抑制其免疫原性并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扩增,促进肿瘤免疫逃逸;而自噬抑制则可通过降低M2型巨噬细胞浸润,促进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NKG2D)与其配体结合,抑制免疫检查点蛋白的识别,从而发挥免疫杀伤作用,抑制肿瘤免疫逃逸。中医药在抗肿瘤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单方面调节自噬或者改善肿瘤免疫层面已有系统研究,而关于中医药调控“自噬与肿瘤免疫”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少量研究表明,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可通过调节细胞自噬,进而干预肿瘤免疫逃逸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但仍缺少系统阐述。该文通过对自噬与肿瘤免疫逃逸相关性、中药调控自噬干预肿瘤免疫逃逸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药抗肿瘤疾病的机制研究及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其通过单层或双层膜包裹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形成自噬体,再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使被包裹的内容物降解,以实现"自身消化"和细胞器更新的过程。自噬参与细胞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自噬可清除细胞内异常的折叠蛋白、细胞器,抑制细胞的应激反应,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但在某些肿瘤中,自噬可通过降解肿瘤细胞内变性的蛋白质和细胞器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有效部位如生物碱、黄酮、皂苷、强心苷等均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自噬。本文以中药有效部位为基础,结合肿瘤细胞产生自噬的分子机制,对中药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9):2009-2012
查阅中药活性成分相关的文献,分析其在肿瘤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概况。结果表明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自噬诱导作用,但目前仍有问题亟待解决:自噬对肿瘤具有双重作用,且机制尚不明确;自噬与凋亡关系复杂,如何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自噬途径治疗肿瘤,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提出,中药对自噬的调节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难以治愈,预后较差,发病率和致死率常年居高不下。近年来,通过调控细胞自噬防治胃癌成为研究的热点。自噬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消化降解自噬体中多余或受损的胞质、蛋白及细胞器,以实现细胞成分再循环使用的过程。低水平自噬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当处于应激状况下可促进癌细胞增殖,因此自噬被喻为一把"双刃剑",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宏观上可针对胃癌病机辨证论治,微观上可通过干预自噬相关基因、信号通路及蛋白活性,进而调控胃癌细胞的自噬过程,有效发挥抗癌作用。以细胞自噬为切入点,探析中医药通过调控自噬对胃癌细胞的影响和作用,以期对胃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郑晴  包怡敏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5):2925-2929
自噬是一种利用溶酶体来清除细胞内不必要或受损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基本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心肌缺血阶段,适度的自噬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各种压力;然而在再灌注阶段时,过度的自噬使细胞死亡进一步增强。因此,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具有的双重作用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证实可以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自噬水平,通过增强自噬或抑制自噬,对受损心肌产生保护作用。该文综述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的主要分子机制和作用及中药对其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细胞自噬在维持细胞物质代谢、内环境稳定及基因组完整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自噬功能紊乱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自噬异常,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药在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研究表明,中药能够有效减轻放疗及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且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中药单体靶向调节肿瘤细胞自噬有关,故文章着眼于中药单体对肿瘤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从细胞自噬与肿瘤、中药单体对肝癌细胞自噬的调控方面将近年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运用中药单体防治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ETHO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Lung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lethal cancers in terms of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worldwide. Despite intensive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due to adverse effects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Recently, herbal drugs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attractive approaches for lung cancer therapy with little side effects. Furthermore, there are evidences that various herbal medicines have proven to be useful and effective in sensitizing conventional agents, prolonging survival time, preventing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QoL)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AIM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Nevertheless,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targets and efficacy of herbal medicines in lung cancer treatment still remain unclear. Thus, we reviewed traditionally used herbal medicines and their phytochemical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lung cancer from peer-reviewed papers through Scientific Database Medline, Scopus and Google scholar. CONCLUSIONS: We suggest that herbal medicines and phytochemicals can be useful anti-cancer agents for lung cancer treatment by targeting molecular signaling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 metastasis and severe side effects, only provided quality control and reproducibility issues were solved.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乳腺癌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人群中较为多见疾病之一。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复杂机制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物理、化学和手术治疗手段对女性治疗往往带来呕吐、恶心、头晕、头痛等不良表现。与传统治疗相比,中药治疗乳腺癌具有多靶点、毒副作用小、效果好等特点。本文首先统计了能够治疗乳腺癌的中药有85种,其中69种中药材已被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16种中草药未被收录。这些中草药中治疗乳腺癌的主要药用成分为生物碱、苷类、酚类、萜类、糖类、挥发油、香豆素等,并且按照中药对乳腺癌的作用进行了归类。然后,本文结合国内外最近研究,对中药治疗乳腺癌作用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中药对乳腺癌逆转多药耐药作用、抑制乳腺癌转移作用、增殖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以及阻滞乳腺癌细胞周期作用。文章也从中药干预治疗乳腺癌3个方面途径机制进行了阐述,分别为中药干预肿瘤细胞相关凋亡基因抑制乳腺癌,抑制细胞膜P糖蛋白的表达逆转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相关上皮间质转化信号通路阻止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和增殖。中药可降低乳腺癌的耐药性和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可阻滞乳腺癌细胞周期作用,也导致凋亡因子的表达从而促使乳腺癌细胞死亡,中药抑制乳腺癌是中药中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中药治疗乳腺癌具有化学药、手术治疗无可比拟的优势。中药是治疗乳腺癌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衰老是细胞清除代谢废物的功能降低,导致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过度积累,从而使生命体的生存能力降低。自噬是细胞内主要的代谢途径,可以分解受损的蛋白和细胞器进行能量循环利用,并可参与衰老以及与衰老相关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根据细胞内底物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不同,将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其过程分为诱导、核化、自噬前体的延伸及蛋白降解再利用。自噬的信号通路与衰老的调节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因此细胞自噬的水平与衰老密切相关,衰老进程中自噬水平降低,且自噬水平的降低可加速衰老进程,同时自噬水平升高可以延缓衰老,就是说自噬对于衰老的进程有调节作用,并分别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热量限制等方面探讨自噬调节衰老的机制。另外,中医药对于自噬及其对衰老的调节方面的研究仍为起步阶段,但从理论研究及药物实验等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肿瘤的根治是世界难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不高。因此寻找一个药物靶点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变得就非常有意义。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自噬为自体的自我吞噬,是细胞清除受损或多余细胞器,并能适应外界环境压力来获得生存,影响肿瘤细胞生存、代谢、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多个生物行为过程,对细胞重塑及维持细胞生存动态平衡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与肿瘤发生发展变化关系密切。自噬也是把双刃剑,对于单个肿瘤细胞和整个肿瘤的效应也可能不尽相同。当肿瘤细胞自噬出现异常时,或者细胞在低氧和营养缺乏条件下,不能及时清除自身细胞内受损的物质,此时自噬有利于肿瘤细胞增殖与存活。反之,适度的自噬作为肿瘤的抑制因子,具有抗肿瘤作用。中医药防治肿瘤历史悠久,具有低毒性和多目标的优点。通过整体和局部治疗效果,在癌症中具有综合治疗效果。随着肿瘤自噬的研究日益深入,不仅西药对肿瘤自噬的研究较多,而且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在国内外研究肿瘤自噬也与日俱增,其对自噬分子机制的最新见解导致了潜在药物靶点的发现。同时中医药研究肿瘤自噬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就中医对自噬的认识以及中医药调节肿瘤自噬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中医药在肿瘤自噬治疗研究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