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设计正交试验对大青杨单板和桦木单板进行不同固色工艺的染色处理,考察不同的染料、固色剂、固色剂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对染色单板颜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正交试验所考察的各影响因素对大青杨和桦木染色单板色牢度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2)染料种类对染色单板色牢度影响最为显著,不同染料的耐水洗色牢度大小顺序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耐日晒色牢度的大小顺序为: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碱性染料。3)固色剂有助于提高染色单板的色牢度,纯碱是比重铬酸钾更为理想的固色剂。4)固色剂按染液质量的0.3%添加可获得较理想的固色效果,过多的添加量不会更大地提高固色效果。5)固色剂的不同添加方式对于固色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低档木材的后续使用价值,对3种去色工艺处理得到的非洲白梧桐及桦木单板进行酸性染料染色实验,以色度参数为对比依据得出适用于酸性染料染色的去色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染色后的过氧乙酸去色单板的明度值相对较高,并且在色度方面与其余两种传统去色工艺所得单板在染色后的色度方面相差不大,说明过氧乙酸去色工艺更加具有优势,既有利于后续的染色,又在视觉上又提高了染色后单板的明亮度与艳丽程度,以期为提高中低档木材的表面涂饰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染苑精粹     
《印染》2017,(21)
<正>阳离子改性罗布麻/棉织物的酸性染料染色罗布麻/棉混纺织物经阳离子共聚物纳米粒子改性后,用CI酸性红14染色。研究了纳米颗粒与Na OH或羧甲基纤维素(CMC)或等离子体的组合预处理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纳米颗粒与Na OH组合预处理能改善染色效果,Na OH和纳米颗粒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g/L和2 g/L。CMC预处理也可提高织物酸  相似文献   

4.
杨木单板染色染料上染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大红GR、嫩黄G、蓝BGA等酸性染料,对I-214杨(Populus×euramericanacv.)单板进行单色和拼混染料染色,探讨染料上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根据郎伯—比耳定律,采用测定染色残液和单板洗液的吸光度法,可以准确得出染料对木材单板的上染率;染料的上染率与其上染能力直接相关。本试验所用三种酸性染料的上染率从大到小排列为:嫩黄G>蓝BGA>大红GR,拼混和单色染料染色规律相同,化学结构简单和分子量小的染料上染能力强,反之上染能力差。  相似文献   

5.
李建华  喻红梅  叶俊  方略韬  华平 《印染》2012,38(18):10-13
研究了自制双子表面活性剂GSSBH对羊毛织物常规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SSBH具有优异的渗透性,应用于羊毛织物酸性染料染色中,对降低初染率、提高匀染度和表观色深值有良好的效果,对色牢度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勇敢  罗艳 《印染》2014,40(16):6-10
吸水速干型PVA织物的耐氯固色性差,根据PVA织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分别采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中性染料进行染色,以耐氯固色剂做对比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脑测色配色仪,对织物形貌进行表征,并对染色试样进行不同条件的上染率、固色率、耐洗牢度、耐氯牢度测试,结果表明:吸水速干型PVA织物为多孔内腔织物;中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染色效果明显优于活性染料,其中,中性染料的染色效果又略优于酸性染料;耐氯固色剂对吸水速干型PVA织物各类型染料的上染均有一定的固色效果。  相似文献   

7.
聚酰胺-表氯醇树脂的羊毛/棉混纺织物同色染色将聚酰胺-表氯醇树脂(PAE)用作羊毛、棉和羊毛/棉混纺织物的预处理前,然后按照常规的羊毛染色工艺进行酸性染料一步同色染色。通过和阳离子双胍、二羟甲基二羟基乙撑脲/烷基胺预处理剂相比较,了解到当PAE用量为浴重的2 %~10 % (o.w.f)时,它对羊毛/棉混纺织物的酸性染料一步同色染色效果是有效的。当PAE树脂用量为1.2 5 % o.w.f,2 0℃处理30分钟时,该工艺对羊毛/棉混纺织物的酸性染料同色染色是相当有效的。为了得到同色染色的效果,PAE树脂的预处理法是替代羊毛/棉混纺织物所用常规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8.
针对锦/棉/氨织物传统染色工艺流程长、用水量大、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问题,先对锦/棉/氨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然后采用酸性染料一浴短流程工艺染色。结果表明,短流程工艺染色匀染性好,锦纶纤维与棉纤维无明显异色;色牢度达到或优于传统染色工艺;同时获得了耐水洗的抑菌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节水45.4%,生产时间节约38.1%,并大大降低盐、碱等电解质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纤维素改性剂对棉针织物进行改性处理,实现酸性染料对其染色。探讨了棉针织物的改性及染色工艺,阐述了改性染色效果及改性残液的循环使用方法。结果表明,棉针织物的改性条件为改性剂浓度6g/L、烧碱用量为4~6g/L,40℃开始,升温至70~80℃,处理30min后水洗至中性;改性棉针织物的酸性染料染色条件为40℃入染,升温至80℃无盐中性条件下染色30min;酸性染料能对改性棉织物上染,且不加盐促染、上染率高、色泽浓艳,但染色牢度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常规酸性染料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性能,将六种自制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GSS用于羊毛织物常规酸性染料染色体系,比较了六种不同DGSS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工厂助剂FFA+SET复合助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六种DGSS对染料色光均无影响,在其用量分别为FFA+SET复合助剂一半条件下,对羊毛织物酸性染料染色应用中, DGSS对降低初染率有改善效果。在匀染性上,在雅格赛特红N-PB染羊毛织物上,DGSS系列均有较好的匀染性,其中GSSEEB的匀染效果明显优于FFA+SET复合助剂。在雅格赛特蓝N-PR染羊毛织物上,只有GSSEH、GSSBH和GSSBMP表现出较好的匀染性,但其匀染性还略低于FFA+SET复合助剂。当GSSEEB用量为3.0% o.w.f时,其在雅格赛特红N-PB染羊毛织物上有较小的相对不匀度,表观色深接近FFA+SET复合助剂。当GSSBH用量为3.5% o.w.f时,其在雅格赛特蓝N-PR染羊毛织物上,相对不匀度明显优于FFA+SET复合助剂,表观色深也与FFA+SET复合助剂相当。  相似文献   

11.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过程的关键酶,通过测定酱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来确定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酱油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酶抑制率达到50%时(IC50)酱油固形物含量浓度为19.8g/L。酱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动力学行为表现为可逆混合性抑制类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电子鼻和乙醇传感器判别草莓新鲜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赵秀洁  孙柯  王卓  屠康 《食品与机械》2016,32(5):117-121
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在4℃(低温组),相对湿度85%~95%条件下贮藏,研究基于气味判别草莓新鲜度的方法。分别运用电子鼻和单一乙醇传感器采集草莓贮藏期间的气味。主成分分析结合感官评定将草莓的新鲜度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4℃贮藏0~3,6,9~12,15d。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分类型支持向量机(SVM-C)构建了基于气味判别草莓新鲜度的模型;应用电子鼻和PLS-DA法构建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4.2%,88.3%;而基于SVM-C法构建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9.2%,96.7%。应用乙醇传感器技术和PLSDA法、SVM-C法构建模型,准确率分别为83.3%(PLS-DA法建模组),86.7%(PLS-DA法验证组),90.8%(SVM-C建模组),90.0%(SVM-C验证组)。该研究可为建立草莓采后贮藏和流通过程中新鲜度实时监测的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臭氧活化后的聚丙烯微孔膜为载体,并以丙烯酸为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转谷氨酰胺酶。研究了臭氧活化时间、接枝反应时间、温度、单体浓度、莫尔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己二胺浓度15%,胺烷基化温度50℃、时间120min,戊二醛浓度3%,交联温度30℃、45min,酶浓度10mg/mL,固定化时间20h。此条件下载酶量为30.23mg/g膜,酶活力可达16.9U/g膜。  相似文献   

14.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交联吸附法固定果胶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固定化主要因素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优化固定条件。结果表明,在海藻酸钠浓度为2%、氯化钙为1%、戊二醛浓度为3%的条件下,采用酶浓度为0.2mg/mL、pH值3.0、温度为40℃、固定时间为45min。固定化果胶酶活力最高,酶活回收率达到84.4%。  相似文献   

15.
明建  曾凯芳  李洪军 《食品科学》2009,30(7):210-214
采用TA-XT2i质构仪,研究木瓜蛋白酶处理对牛肉嫩度的影响,对酶活力、pH值、处理温度、处理时间进行实验,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选择出最佳嫩化工艺。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液的酶活、pH值、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牛肉的持水力、烹饪失水率、剪切力均有显著的影响。木瓜蛋白酶最佳嫩化条件:酶用量20U/g(0.01%)、pH7.0、处理温度37℃、处理时间1.5h;或酶用量40u/g (0.02%)、pH7.0、处理温度20℃、处理时间1.5h。因素的显著性次序为:处理温度>处理时间>酶活>pH值。  相似文献   

16.
以取代度及特性粘度为指标,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醛及NaBH4的用量等对壳聚糖的N-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取代度和特性粘度有较大的影响。要得到高粘度、高取代度的衍生物,反应时间以20~24h为宜。为了制备高取代度和高粘度的衍生物,反应温度不超过40℃为宜。醛的用量应为壳聚糖所含-NH2的物质的量的4~5倍较适。NaBH4加入量为壳聚糖所含-NH2的6倍为适。  相似文献   

17.
焙炒条件对咖啡风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产的两种咖啡豆为分析对象.研究了焙烤过程中咖啡抽提液一些成分的变化以及对咖啡香气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在焙烤过程中葫芦巴碱、绿原酸、烟酸、咖啡因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绿原酸/咖啡因比率与色度值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秦贞俊 《纺织器材》2009,36(Z1):64-65
基于络筒工序细纱管纱高速退绕因自身摩擦、纱线张力的影响使纱线毛羽增加的现状,提出在自动络筒机上加装气圈控制器或加装PERLA-A型涡流毛羽减少装置,不仅将使毛羽明显减少,还可提高纱线强力,并具有其它积极效果。通过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自动络筒机加工同号数紧密纱与普通纱的不同毛羽增加情况对比,分析认为产生毛羽的根源是细纱工序,并非是自动络筒机加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鲜鸡肉在-18℃下冷冻保鲜过程中的肉品质的变化。通过对肉样色差值、菌落总数、理化指标(pH值、TVB-N)的测定和比较分析,探讨鲜鸡肉在冻藏条件下肉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各项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储藏期的延长,色差L*值呈下降趋势,而a*值呈上升趋势;经过90d冻藏,鸡肉还是二级鲜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γ射线在常温下对生理盐水和玉米中不同浓度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miliforme)孢子的辐照杀灭效果,用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对生理盐水和玉米中高、低2种浓度串珠镰刀菌孢子进行辐照,采用PDA培养基平板稀释法计数孢子数。γ射线辐照剂量与存活串珠镰刀菌数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生理盐水中高、低浓度串珠镰刀菌孢子试样中D10值为0.57、0.60kGy,最小杀灭剂量为4.0、3.0kGy;玉米中高、低浓度串珠镰刀菌孢子试样中D10值为0.66、0.81kGy,最小杀灭剂量为4.0、3.0kGy。γ射线对串珠镰刀菌孢子有明显的杀灭作用,4.0kGy可全部杀灭实验浓度的串珠镰刀菌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