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复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另设2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复合治疗组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加西药治疗,西药治疗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60.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Fa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复合治疗组sF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CAA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少,提高CAA患者血清sFas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代喜平  李达  梁冰 《陕西中医》2006,27(11):1366-1368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制。方法:中药组30例予补肾生血方(太子参、黄芪、白术、仙灵脾、熟地黄等)治疗;西药组30例口服康力龙和环孢霉素A(CsA)。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70%,西药组为67%,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CD4、RBC-C3bRR、CDI58分子定量明显升高,T细胞亚群CD8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RBC-ICR和CD35分子定量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补肾生血方对CAA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纠正CAA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高红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呼气流速峰值(PEFR值)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入选67例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33例和常规组34例,参附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60m L)。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两组患者的血压、尿量、PEFR值、心功能分级、呼吸困难程度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期间,参附组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小,尿量明显增多(P<0.05),呼吸困难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第1天,参附组较常规组NTpro BNP水平下降幅度较大(P<0.01);治疗后第7天,参附组较常规组PEFR值明显增加(P<0.05);临床疗效参附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EFR可作为一项客观指标用于评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参附注射液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 30例 ,观察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总数及红细胞免疫功能 (EC3bRR)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 :应用参附注射液化疗组 (治疗组 )化疗后外周血中白细胞、淋巴细胞总数无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化疗后治疗组CD3、CD4 比率和CD4 /CD8比值升高 ,CD4 /CD8比值与化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提示参附注射液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具有保护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这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化疗和预后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曹建恒 《新中医》2005,37(3):45-4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对5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经饮食、运动和(或)降糖西药控制血糖至理想水平,在此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连服8周。另选择5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检测糖尿病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率(RIAE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率(RIAIR)。结果:糖尿病组治疗前RBC-C3bRR、RBC-ICR和RIAE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IC、RI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RBC-C3bRR、RBC-I-CR和RIAER均明显升高,CIC、RIAIR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参附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30例及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3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FN-γ,TNF-α,IL-2的水平变化。结果参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组血清IFN-γ,TNF-α,IL-2水平均有降低趋势,其中TNF-α,IL-2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比例及减少IFN-γ,TNF-α,IL-2等造血负调控因子的释放,解除对造血功能的抑制从而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杜洲舸  齐勇 《新中医》2015,47(2):71-7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泌尿系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51例,观察组予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尿红细胞数变化、结石排出率及排出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1%,对照组为74.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纽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用药联合西药治疗泌尿系小结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华润三九)对晚期恶性肿瘤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参附组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参附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均改善(P0.05),且参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S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静滴山莨菪碱,治疗组静滴参附注射液,14d后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7.39%.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SSS患者症状和心电图表现,且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参附注射液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参附注射液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不同方法用药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8、C反应蛋白(CRP)以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衰、中医证候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积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西医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法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加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sFas、sFasL水平。结果:两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87.50%和20.51%、61.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sFas水平明显减低,治疗后治疗组sF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肾活立通络法治疗CAA疗效好、毒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阻抑了CAA患者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58-561
目的 :观察补肾活髓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并从调控m TOR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补肾活髓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并设30例健康人为正常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用RT-PCR方法检测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 TOR信号通路中的m TOR m RNA表达。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3.33%,优于对照组的64.51%(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均有明显上升(P0.01)。CAA患者骨髓中m TOR表达水平低于正常水平(P0.01),治疗后两组m TOR m RNA表达水平均有所提高,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髓颗粒可显著改善CAA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无不良反应。补肾活髓颗粒可显著提高HGB、WBC、PLT的数量。补肾活髓颗粒通过激活CAA患者m TOR信号通路活性增加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提高骨髓造血细胞的数量,并改善恢复骨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将 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2例和对照组 4 0例。对照组按照西医哮喘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平哮汤 ,4天为 1疗程 ,共观察 3个疗程。观察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及PEF、EOS、IgE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2 % ,第 1疗程病情缓解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PEF、EOS、IgE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或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 ;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踝肱指数、溃疡愈合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改善和溃疡愈合平均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在泰安市中医医院健康体检者中选择健康对照组35例。健康对照组35例停用一切影响免疫功能药物半个月以上。治疗组50例参麦注射液40m L+5%葡萄糖200m L静滴,1次/d,一般支持治疗,胃黏膜屏障功能加麦滋林-S、硫糖铝;胃排空低下加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胃酸分泌过多加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等;CAG合并Hp加胶态铋、抗生素、甲硝唑等。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 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C3b RR低于对照组(P0.01,P0.05),Hp阳性低于Hp阴性、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组RBC-ICR高于对照组(P0.01,P0.05),Hp阴性组低于Hp阳性(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疏肝降逆和胃方改善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前后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量的变化与NERD患者焦虑等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NERD患者分为中药组37例和西药组35例,中药组予疏肝降逆和胃方治疗,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焦虑、抑郁的得分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GF、P物质(S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NGF表达量与焦虑等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烧心、反酸、腹胀、嗳气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善太息、胸胁胀满方面,中药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纳差症状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中药组的烧心、反酸、嗳气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在腹胀方面,两组疗效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5%,高于对照组的68.6%(χ2=10.68,P<0.05)。中药组在改善焦虑抑郁评分中优于西药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血清NGF、S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两组治疗前后的NGF水平与善太息,焦虑评分成正相关(P<0.05),与胸胁胀满、抑郁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疏肝降逆和胃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NERD患者血清NGF的表达量与其焦虑状态成正相关。其发挥疗效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了血清NGF、SP的水平,从而改善了NERD食管内脏高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对患者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1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造血功能及T淋巴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91.23%,较对照组的76.79%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均显著降低,但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有所升高,观察组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肿瘤细胞花环率(TRR)明显升高(P0.05),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R)明显降低,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有效保护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期(阳气亏虚血瘀证)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发展变化,以期评价温阳益气活血方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心衰提供临床新证据和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选用慢性心力衰竭C期(阳气亏虚血瘀证)的住院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阳益气活血方,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分别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LHFQ)等变化。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经治疗后,最终完成本次临床研究的患者共92例,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评价、Lee氏心衰积分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等方面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衰,能更好地改善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改善阳虚、胸闷、自汗等次症、兼症等,明显下调了患者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且疗效明显,可适度控制西药的使用量,减少患者耐药性和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梁承伟  黄东辉  陈聪  刘伟  范永前  沈岚 《陕西中医》2022,(12):1741-1745
目的:探讨消瘀定痛散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每组50例。西药组以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中药组以消瘀定痛散治疗,联合组以消瘀定痛散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评估比较三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的评分低于西药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全血黏度(WBV)、血小板聚集率(PAgT)、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西药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IL-1β、TNF-α、MMP-3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各项指标低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西药组74.00%、中药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瘀定痛散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症状评分,降低血液黏度,抑制IL-1β、TNF-α、MMP-3等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