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明燕  魏哲雷 《建筑机械》2022,(3):91-93+97+6
通过搭建湿式制动器惯性试验台架,在相同油品及摩擦材料的前提下,研究湿式制动器制动初速度、制动压力和油温对制动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制动压力、温度和初速度范围内,制动力矩与制动压力呈线性关系,制动压力是制动力矩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但单位制动压力产生的制动力矩随着制动压力的升高有下降趋势,可用制动力矩线性度作为评价指标;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升高,制动力矩呈下降趋势,可用速度力矩稳定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随着油温的升高,制动力矩呈衰减趋势,可用热衰退率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轮式装载机脚制动系基本都采用气顶油,钳盘式制动器,本文介绍了轮式装载机脚制动系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与整机制动所需制动力矩和整机能够产生的制动力矩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最佳制动工况下,选择制动系数和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路俊秀  王薇 《电梯工业》2007,8(3):39-41
通过直线运动方程和动力学相关定理推导出了曳引电梯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电梯实际制动系统制动力矩不便的原则推算出轿箱轻载时的制动检测参数。  相似文献   

4.
李林恕 《中国电梯》2012,(15):54-55
在传统电梯设计方法中,对于电梯制动力矩的计算均是将电梯各直线运动部分折算为转动惯量进行计算,然后将各部分转动惯量之和与角加速度相乘得到相应力矩。这种计算方法对之前蜗轮蜗杆式曳引机制动器计算比较方便,但目前大多数电梯采用同步曳引机,如果还按传统方法计算就比较烦琐。笔者在本文中介绍一种将各轮的转动惯量折算为相应质量,利用简单的力矩公式求出制动力矩的方法。下面以同步曳引机驱动的2:1悬挂的电梯为例,计算分析其制动力矩和制动减速度。  相似文献   

5.
胡畅  王志强  张云霞 《中国电梯》2014,(11):19-21,25
通过对固定闸瓦式的块式制动器的制动力和制动力矩的实例分析表明,固定闸瓦式的块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与制动接触点有直接关系。提出了一种固定式制动闸瓦的改进设计方法,用于保证所需制动力矩及稳定批量产品的制动力矩,同时可简化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6.
路俊秀  邓伟 《中国电梯》2010,(19):48-50
阐述了曳引电梯制动力矩的计算和检测方法,以制动减速度为桥梁,建立了制动力矩与曳引能力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覃炳乐  徐宁 《中国电梯》2007,18(11):26-27
根据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2.4.4.2条要求,额定速度为050m/s的自动扶梯制动距离须在020~100m之间。自动扶梯在实际使用中,常常是通过调整制动器上的弹簧以获得不同的制动力矩满足不同提升高度对制动力矩的需要。图1和图2是常见的两种自动扶梯制动器结构简图,图1是带制动,当弹簧力一定时,电动机正转和反转制动力矩不相同,反转(对应扶梯下行)制动力矩比正传(对应自动扶梯上行)约大2倍。图2是块式制动,制动力矩与电动机运转方向无关。制动力矩与弹簧力设定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些机械设计手册中提供的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用于曳引机制动器的设计计算时,由于没有考虑到电梯的特殊要求,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本文根据电梯的静载实验要求,推导有齿轮传动和无齿轮传动曳引机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通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解析法推导装载机蹄式手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与作用于蹄片端部推力之间的关系,以便选择制动器的型式和制动操纵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盘式制动器的摩擦片压力和制动力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福祥 《工程机械》1998,29(10):15-17
指出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现有计算公式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分析摩擦片压力分布的规律,提出了制动力臂和力臂系数新参数及其计算公式,建立了制动国矩和摩擦片任意点压力简使实用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