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念珠菌性阴道炎〈monilial.Vaginids〉常与外阴病变同时存在,故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简称VVC〉。在美国念珠菌性阴道炎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炎,居第一位是滴虫阴道炎的4倍。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普遍应用,该病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办事处社区妇女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状况。方法对2010~2011年在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妇女阴道分泌物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为1.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为16.7%,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为14.3%。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在社区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检测81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解脲支原体情况.结果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者48例,占59.3%.其临床特点以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症状为著,与未伴发解脲支原体感染者无明显区别;分别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疗效不佳.结论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可能与阴道内环境改变,菌群失调,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有关,针对病因治疗效果欠佳,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987例妇科阴道炎患者感染病原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炎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分布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阴道分泌物镜检清洁度,滴虫及真菌,线索细胞和细菌性阴道病(BV)(唾液酸酶法)、化学检测法,对患者病原体感染进行鉴别分析。结果从987例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测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682例(69.1%),细菌性阴道病254例(25.7%)及滴虫性阴道炎51例(5.2%),采用外用和口服药物进行治疗。结论妇女阴道炎患者的感染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细菌性阴道病为主。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阴道病是近年新认识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性生活混乱的女性患病率高达60%,它是导致霉菌和滴虫性阴道病的主要原因,可造成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术后感染,并且与胎膜早破、早产、羊水感染等妊娠并发症有关,临床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1753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体的感染分布状况及早期诊治的意义。方法对1 753例阴道分泌物进行妇科白带常规检查和细菌性阴道病(BV)快速检测卡检测。结果 1 753例标本中,清洁度Ⅰ~Ⅱ度844例,其中BV、念珠菌、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0.19%、9.12%和1.07%。Ⅲ~Ⅳ度909例,其中BV、念珠菌、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6.74%、26.4%和7.7%。结论该地区妇女阴道炎病原体主要为念珠菌及细菌性阴道病。在白带常规分析中,应注意查找病原体,防止漏检,对阴道炎的早期治疗及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殖器念珠菌病是念珠菌感染生殖器部位引起的疾病,包括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和念珠菌性龟头炎。其中女性VVC发病率很高,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炎,居女性阴道疾病的第2位。尤其近年各种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普遍应用,使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致病菌毒力和宿主局部免疫等方面。该病的治疗主要是局部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史艳双  宋秀丽 《检验医学》2008,23(4):337-337
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以阴道加德纳杆菌、嗜血杆菌等厌氧菌为主的感染,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其可造成胎膜感染、羊水感染,早产、低体重儿和产后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很高,国内外报道有很大差异,国外文献报道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占妇科门诊就诊者15%-29%,我国有人统计不同人群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为15%-45%,不论国外还是国内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都远远高于真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所以找到一种能快速简便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实验室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软膏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用聚维酮碘软膏治疗的294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病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94例总有效率达92%,26例有轻微灼热不适反应。结论聚维酮碘软膏治疗外阴阴阴道念珠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念珠菌阴道炎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使用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对照组(63例)使用达克宁栓治疗;120例细菌性阴道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使用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甲硝唑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率分别为90.2%、79.9%,与常规药物达克宁栓、甲硝唑栓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易为患者接受,其优势在于无完善的实验室检查情况下,仍可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一种妇科最常见的、复杂的,以正常的阴道菌群比例改变为特征的临床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绝大多数患者年龄在15—44岁,其患病数远高于阴道滴虫及念珠菌感染,占外阴、阴道感染性疾病的40%-50%。BV曾被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加德纳菌阴道炎和厌氧性阴道病等,直到1984年在瑞典召开的专题国际学术会议上才被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1]。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近年来被确定的与性传播有关的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Gv)。以往由于对它的认识有限,曾报道过很多名称,如非特异性阴道炎、加德纳性阴道炎、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等,1984年在斯德哥尔摩关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国际会议上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由于阴道加德纳菌的感染与传播和性活动有关,故此将细菌性阴道病列入第三代性传播疾病。随着性病病原体感染谱的变化,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为了解该病在重庆地区感染情况,我们于2004年5月~2005年10月对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000例患者进行了调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臭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有效率为96.3%,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74.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采用臭氧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阿坝地区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近年来被确定的与性传播有关的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以往由于对它的认识有限,曾报道过很多名称,如非特异性阴道炎、加德纳性阴道炎、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等,1984年在斯德哥尔摩关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国际会议上正式定名为细菌性阴道病。由于阴道加德纳菌的感染与性传播活动有关.故此将细菌性阴道病列入第三代性传播疾病。随着性病病原体感染谱的变化,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心红  刘新凤 《临床医学》2008,28(11):30-31
目的评价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包括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以及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妊娠28~32周的孕妇中105例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30例、滴虫性阴道炎25例、细菌性阴道炎20例、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者30例,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可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1.4%。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可作为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阴道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阴道病(BV)为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约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所谓细菌性是本病有明显异常大量的厌氧菌和需氧菌生长,并以厌氧菌为主;而阴道病,是指尽管阴道分泌物增多,却没有临床阴道炎时所见到的炎性反应,局部也无白细胞增多,约50%的患者无临床症状。笔者根据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对厌氧菌属、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群显示广泛抗菌作用这一特性来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常白带应该是乳白色或无色透明 ,略带腥味或无味 ,其分泌量、质地受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高低的影响。随月经周期而有量多量少、质稀质稠的周期性变化。一般月经期后白带量少 ,排卵期时白带增多 ,质稀 ,色清 ,外观如鸡蛋清样 ,排卵期后白带质地稠厚 ,色乳白。有些生理现象如妊娠、口服避孕药等会引起白带增多。如果平时白带无原因的增多 ,或伴有颜色、质地、气味的改变 ,就应该提高警惕。1 病因1.1 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等。1.2 子宫急慢性炎症 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  相似文献   

1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该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病,多年来临床观察,门诊各种阴道炎中阴道念珠菌病大约占60%-70%。近50%妇女一生中有过念珠菌感染病史,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明显,感觉痛苦,很大程度上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括。现就多年来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预防和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9.
3650例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黄石市妇女阴道炎的患病情况,探讨简便有效的细菌性阴道病(BV)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365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真菌、细菌性阴道疾病及阴道清洁度的检查,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及细菌评分。结果3650例阴道分泌物中,检出BV1240例,占33.97%,滴虫性阴道炎检出177例,占4.85%。真菌性阴道炎检出456例,占12.49%。BV合并滴虫和(或)真菌感染110例,占3.01%。细菌评分与BV呈明显的正相关(P〈0.0001)。结论黄石市妇女中BV患病率远远高于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炎,且BV常伴有滴虫和(或)真菌的感染。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常规开展BV的检查,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20.
早期妊娠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在早期妊娠时的发病情况及对早孕的不良影响。方法 对735例就诊于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的妊娠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BV的筛查。结果 检出BV患80例,霉菌性阴道炎36例,滴虫性阴道炎11例,BV合并霉菌性阴道炎2例,BV合并滴虫性阴道炎1例。患病率分别为10.9%、4.9%、1.5%、O.3%和O.1%。阴道出血8例,其中7例合并BV的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阴道出血与BV的感染呈显相关(OR=62.7)。BV的患病率随孕周的增加有所增加。结论 BV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早期妊娠时的BV是造成先兆流产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必要在妊娠早期进行BV的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