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信号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宝山路站列车运行状况,对列车在接口站的运行原理进行了论述.对宝山路站列车落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故障的处理思路,找到了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的解决办法.宝山路站故障处理采用了处理故障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处理复杂故障和日常维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终端折返站的折返能力是制约线路运能的瓶颈。结合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既有线进行的信号系统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改造,对莘庄站的站后折返线改造方案进行折返能力仿真与分析,提出了实际改造过程中基于CBTC和终端站土建条件提高终端站折返能力的措施与建议,并给出了莘庄站站后折返线的改造方案和改造时机。  相似文献   

3.
列车运行可靠度反映了轨道交通运营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是轨道交通企业关注的关键绩效指标之一。为了提升上海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可靠度,分析了该指标的统计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2014—2018年上海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可靠度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从优化运营管理、提高维护管理水平及加强现场管控能力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实践证明,上述对策能够有效提升上海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可靠度。  相似文献   

4.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列车运行交路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功能定位和客流特点出发,讨论了市域线可能的列车运行交路型式。提出了进行市域线运营组织设计时需着重考虑服务水平、通过能力、车站配线、工程投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不断增多,运营管理随之由单线运营进入网络运营。在总结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的管理体制、运营组织方式以及维修模式。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推荐采用分级集中式管理架构、自主集中维修与系统性委外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并构建运营监控中心、票务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从网络运营的高度实现优化配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6.
从换乘枢纽定位、设计思路、地下空间方案、换乘客流组织及与周边建筑结合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南京西路站三线换乘枢纽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提出新建车站的工程资源共享方案、换乘枢纽机电设备共享方案、换乘枢纽工程配套设计方案等复合协同发展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是上海最大的公交枢纽与人员集散地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该枢纽中的3条轨道交通线的站台不是一次规划建成的,因此在换乘通道、站台通行能力、收费区布局等方面均暴露出运营规模与客流总量不相适宜之处,给乘客的通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针对目前现状,以人民广场站为例,开展了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通过行人仿真方案模型模拟,确定了8号线站台改善方案;提出了缓解换乘客流在1号线北侧站厅和2号线站厅通往大三角区域通道上对冲的措施,为今后轨道交通枢纽大客流站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的问题,研究运能精细化管理尤为必要。通过分析上海轨道交通的网络运营特征,针对网络结构、客流需求和运能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运能规划方法。总结了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在提升线路系统能力、优化开行方案及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举措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环线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内的作用非常重要.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在线路布置、共线运营、简易接轨等方面的概况及其特殊性.针对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的运营实际,结合环线开通后的运营经验,在统筹考虑客流预测、车辆配属、信号约束三方面基础上确定环线行车方案、列车编制原则及运营调整原则.阐述了导向、广播、乘客信息系统,以及末班车组织等方面的客运组织措施.随着网络化运营的逐步深入,运营方不断摸索,积极调整行车、客运组织措施,以求达到环线运营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特点,分析了共线运营在行车组织上存在非共线段运能不足、共线段运营中断时运营调整难度大的问题。通过非共线段运能不足问题剖析和共线段运营线路中断处置原则分析,提出了进行线路拆分提升运能,以及在共线段中断时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并得出3、4号线各自独立运营需对配线进行改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互联互通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互联互通车站是实现不同线路间互联互通必不可少的关键节点。互联互通车站按照联通方向数量可分为Y型车站和X型车站,并分别设计其配线形式。运用列车模拟牵引计算和图解法,计算不同车站形式下的列车通过能力,并从车站规模、行车安全性、客流组织、通过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一岛一侧Y型车站相比双岛四线Y型车站规模较小,系统通过能力可达到30对/h;相比双岛四线X型车站,四岛八线X型车站在行车组织、客流组织、通过能力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缺点是车站规模大。  相似文献   

12.
列车折返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的重要环节,其能力已逐渐成为束缚线路运输能力的关键因素.提高车站折返能力对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和运营越来越重要.对各种折返形式和站型的折返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对如何提高车站折返能力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运输组织和工程设备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车站折返能力的建议措施,并对各种技术措施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常用的折返站型,并分别以站后折返与站前折返线折返场景为例,分析了折返过程的一般步骤和影响折返效率的一些关键因素,对信号系统影响折返间隔的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外,就自仪泰雷兹SelTrac~移动闭塞CBTC信号系统对折返作业的优化和折返效率的提高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通过折返站型的布置提高折返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列举了折返站典型的配线和信号平面布置型式。通过总结各信号系统供货商的折返能力仿真计算数据,从折返能力的角度提出了如何选择折返站的型式,并提出了进一步通过折返能力的信号平面布置方案,供工程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高峰小时特别是极端高峰(15 min)时运力紧张的局面,从技术角度对运力提升措施进行分析,梳理分别适用于高峰小时和极端高峰的运力提升方案,包括加开备车、调整列车开行比例和运行交路、上下行不均衡开行、采用跳站方式、增购车辆等,并对各方案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阐述,为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换乘通道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乘通道的实施经常会面临既要实现换乘方便、快捷,同时又要尽量减少工程的实施难度,以保证施工进度;还要尽量不对道路交通、管线和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这一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已成为车站换乘通道设计、施工考虑的重点.通过对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与2号线江苏路站换乘通道可实施性方案的研究,提出通过改造既有2号线风井结构实施两线换乘通道的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改造内容、改造步骤及实施难点.  相似文献   

17.
以同站台换乘站形式为依托,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疏散能力、换乘站的客流行为和规律,对车站乘客疏散时的行为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建立同站台换乘站的微观疏散仿真模型,利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某即将建成使用的同站台换乘站的仿真模拟,直观地对客流的疏散过程和疏散人群分布状况进行动态观察.通过改变模型的参数设置,考察不...  相似文献   

18.
分析国内外市域快轨交通线网形态、衔接模式、运行模式等。结合合肥经济圈市域线规划,以合六市域线为代表对市域快轨交通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衔接进行研究,从线网形态选择、衔接车站设置、客流适应性、运行速度适应性、行车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市域快线接入城市轨道线网外围的线网形态,小庙站换乘加贯通运行、长宁大道站换乘的多点衔接模式,以及开行本线列车和跨线快车相结合的运行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