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钙作为一种必需营养素,在人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补钙制剂在市场上占有极大的份额,但以无机钙和有机钙为主的第一、第二代补钙制剂仍有较大缺陷,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低,而多肽螯合钙作为第三代具有活性结构的生物钙补钙制剂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吸收效果好、生物利用度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对多肽螯合钙的结合机制、制备方法、吸收途径、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补钙制剂的研究及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胶原多肽钙的制备及小鼠应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制革厂准备工段的边角废料为原料,经酶两步法水解制备出高纯度的胶原多肽,选择合适的钙源使之和胶原多肽复合,制备出易于人体吸收、胶原与钙双补的新型补钙制剂,经小鼠应用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对添加胶原多肽螯合钙的补钙面条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以猪皮明胶为原料,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添加胶原多肽螯合钙、猪皮明胶、复合磷酸盐和食盐对面条品质进行改良,通过感官评价对补钙面条的加工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补钙面条的最佳配方为:胶原多肽螯合钙添加量为2%,猪皮明胶添加量为1.5%,复合磷酸盐添加量为0.8%,食盐添加量为1.5%,小麦粉94%。面条产品弯曲断条率为0,熟断条率为0,干物质失落率为6.9%,蒸煮吸水率为167.5%,面汤浊度为0.104。经感官评价,面条得分为88.7分。通过添加胶原多肽螯合钙,补钙面条中强化钙量为143.6 mg/100 g。补钙面条外观色泽良好,风味较好,食用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以鸡蛋壳和鸡蛋壳膜为原料,通过微波辅助的方法制备多肽螯合钙,并考察了多肽质量浓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螯合率的影响。使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对螯合条件加以优化,并通过体外模拟的方法对多肽螯合钙的肠道吸收性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微波可以显著增加螯合率,经过优化后的钙螯合率可达88.1%。体外模拟实验显示,相比市售补钙制剂,产物具有更高的肠道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红鳍东方鲀副产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本文以红鳍东方鲀鱼皮为原料制备胶原低聚肽,以螯合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胶原低聚肽与氯化钙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紫外扫描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最优条件下得到的胶原低聚肽螯合钙的结构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低聚肽最佳螯合条件为pH9.18,肽钙质量比为20.55∶1,反应温度为45.3℃,在此条件下,肽钙螯合率为91.04%。通过对胶原蛋白低聚肽和胶原低聚肽螯合钙的紫外吸收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胶原蛋白低聚肽与钙发生螯合反应,生成胶原低聚肽螯合钙,制备出具有补钙作用的新型产品。  相似文献   

6.
利用扇贝壳制备胶原螯合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扇贝壳,提高贝类加工废弃物的附加值,采用双酶法水解猪皮制得胶原多肽,并利用灰化的扇贝壳制备胶原螯合钙。优化的胶原螯合钙制备条件是:pH8,胶原多肽与氯化钙的比为0.3g∶7mL,反应时间50min。经95%乙醇沉淀得到胶原螯合钙产品。用红外光谱法对胶原螯合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胶原多肽的氨基和羧基都参与了与Ca2+的配位,找到Ca-N伸缩振动峰,说明经酶水解得到的胶原多肽成功螯合了贝壳中的钙离子,使该产品既具有胶原多肽增加骨胶原韧性的作用又具有补钙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复合氨基酸螯合钙是一种新型补钙制剂,因其稳定性好、易吸收、生物效价高、抗干扰性强,适口性好、环保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并在农业、食品、医疗及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概念、结构、吸收机理,原料来源,制备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也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钙未来的发展及存在的一些潜在安全问题做了浅析。为今后复合氨基酸螯合钙产品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胶原多肽及氯化钙为原料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并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胶原多肽螯合钙最适的螯合条件为钙元素和胶原多肽的质量比为13:100、pH6.0、时间30min、温度30℃。在该最佳螯合条件下得到的胶原多肽螯合钙的螯合率达到77.7mg/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胶原多肽螯合钙是一种新的物质,后期的动物实验也证明了胶原多肽螯合钙具有增加骨密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浪费、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对鮟鱇鱼骨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进行优化。以鮟鱇鱼骨为原料,在适宜条件下制备小分子胶原多肽,并与鱼骨钙提取液进行螯合,制成胶原多肽螯合钙,分别考察螯合温度、鱼骨胶原多肽与鱼骨浸提液的质量比、时间、pH值对螯合率和螯合物中钙含量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胶原多肽螯合钙工艺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鮟鱇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螯合温度30℃、时间50 min、鮟鱇鱼鱼骨胶原多肽与钙浸提液质量比2∶1、pH 6,此条件下的螯合率和螯合物中的钙含量分别为98.00%和21.29%。对螯合钙进行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其中,具备典型的胶原多肽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7.37%。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鳕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的较佳制备工艺及其消化吸收稳定性,以螯合率为指标对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Cl2的螯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系统考察了产物在胃肠道环境中螯合率的变化情况。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优化后螯合工艺确定为酶解时间1.5 h、肽钙质量比8∶1、pH 5.5、螯合温度50 ℃、螯合时间1 h,最终螯合率可达93.47%。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2+螯合后由粗糙的纤维状结构变为光滑的球状颗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Ca2+和鱼骨明胶肽的氨基端与羧基端相结合。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证明,钙肽螯合物在模拟胃液中结构易受破坏,螯合率从60.74%降低到3.64%;在模拟肠液中螯合率随着时间的延长,由10.74%上升至53.38%(120 min)。研究结果为水产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及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这一新型补钙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螯合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备氨基酸螯合钙的原料及氨基酸螯合钙的制备方法两方面进行综述,为更好的开发复合氨基酸螯合钙产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大黄鱼蛋白肽-钙螯合物,并研究其结构性质。方法 以大黄鱼鱼糜为原料,通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多肽,将肽与钙进行螯合,探究大黄鱼蛋白肽及其肽-钙螯合物的性质功能。结果 3种酶解肽中,胰酶肽钙螯合含量最高,胰酶肽的粒径最小,肽-钙螯合物相比于肽的粒径都有所减小,说明肽-钙螯合物是一种致密的纳米颗粒并呈现出折叠多孔的网络结构。这些变化可归因于肽和钙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图谱和圆二色光谱的结果表明大黄鱼蛋白肽与钙离子螯合,生成了新的肽-钙螯合物。结论 3种酶解肽中,胰蛋白酶水解物的钙离子结合能力在3种蛋白酶获得的水解物中最高。因此,在本研究中胰蛋白酶被认为是制备大黄鱼蛋白水解物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最优酶制剂,为大黄鱼的高值化利用和新型钙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胶原多肽与钙结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含胶原蛋白的动物皮为原料 ,在用酶法水解制得胶原多肽的基础上 ,研究了胶原多肽和Ca2 + 的结合行为。用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环境扫描电镜等手段 ,对胶原多肽和钙的结合产物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 :胶原多肽和Ca2 + 有一定的结合能力 ,且结合反应比较复杂 ,其中既有Ca2 + 和胶原多肽羧基与氨基的配位结合 ,又有Ca2 + 和胶原多肽羧基的离子键结合 ,还有胶原多肽对Ca2 + 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牛骨蛋白酶解制取肽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牛骨的成分,重点对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的结构进行了描述;接着对常用酶的作用位点以及酶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对氨基酸螯合钙和多肽螯合钙的螯合和吸收机制进行比较,确定多肽螯合钙的优越性和研究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多肽螯合钙的结构分析方法,不同分子量多肽钙的分离以及多肽钙产品的研发情况进行了详细概括。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制备人体高效吸收利用的补钙剂并探究其对MC3T3-E1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对牛骨多肽进行钙螯合处理,以钙螯合能力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方法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原子吸收等方法探究肽钙螯合物的结构特性及其稳定性;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牛骨肽钙螯合物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制备牛骨肽钙螯合物的最佳条件为肽钙质量比2.97∶1、温度62.54℃、pH 9.06。在该条件下,钙螯合能力达到55.65 μg/mg。光谱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氨基氮、羟基氧和羧基氧是钙主要螯合位点,二者之间主要通过配位键结合,且肽螯合钙后分子质量增加;此外,牛骨肽钙螯合物稳定性受温度影响较小,但对pH值较敏感。MC3T3-E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肽钙螯合物具有明显促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活性的作用。结论:制备的牛骨肽钙螯合物具有潜在的促MC3T3-E1细胞成骨活性功效。  相似文献   

16.
以三文鱼骨为原料制备三文鱼骨胶原低聚肽,与钙离子螯合为三文鱼骨胶原低聚肽钙并作为受试物,以低中高剂量作用SD大鼠,并设置空白组和碳酸钙阳性对照组,检测体重、钙吸收率与储留率、股骨干重、股骨长、骨密度等重要指标,评价三文鱼骨胶原低聚肽钙的增加骨密度功能。结果显示,螯合物的总蛋白含量为65.37%,螯合率为52.56%,螯合物得率为43.12%;各试验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和碳酸钙组的钙吸收率分别为39.18%、40.52%、38.38%,储留率分别为38.80%、39.27%、37.5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36.31%,35.91%(p<0.05),且高剂量组明显优于同等钙含量的碳酸钙组(p<0.05);另外高剂量组的股骨干重、股骨中点直径分别为0.57(g)和2.40(mm),股骨近端、远端和中点密度分别为0.19、0.22、0.17(g/cm2),均高于空白组(p<0.05),与碳酸钙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三文鱼骨胶原低聚肽钙具有良好的促钙吸收效果和增加骨密度的功能,为相关新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生命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钙摄入不足常会引发骨质疏松、佝偻病等诸多疾病。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肽螯合钙从食物中制备出来,肽螯合钙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备受关注,它也在诸多研究中被视为一类理想的钙源补充剂。本文就食源性肽螯合钙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肽螯合钙的制备及分离纯化方法,分析了影响其螯合能力的因素,并探讨了其促进钙生物利用度的方式,为肽螯合钙今后在功能性食品上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