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探讨了腹腔粘连产生的病因、腹腔粘连形成的机制、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尤其对蒙西医结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进行阐述,旨在为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粘连性肠梗阻是小肠梗阻的重要原因,对预防肠粘连,数十年来人们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至今尚无一种全身性应用或局部应用的制剂或装置(薄膜、涂料)等能满意地预防粘连。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是极富挑战性的临床难题,特别是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是我们普通外科医生非常头痛的难题。我院自1995年12月~2001年12月行小肠内排列固定术治疗24例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宽肠理气汤”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30例宿迁市中医院(223800)王杰胡大昕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肠切除肠吻合术宽肠理气汤自1980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宽肠理气汤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者30例,疗效较好。兹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0例均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腹部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本院2004—2008年12月行普外腹部手术678例,其中采用术中防范、术后中药内服与外贴、针灸等方法预防术后肠粘连425例。结果随访6~48个月,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5%。结论术后早期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5.
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预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56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后无粘连性肠梗阻复发,术后6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及肠瘘发生.结论 合理诊断,把握手术时机,肠排列术的运用和加强术中、术后合理用药等综合预防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防止粘连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56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后无粘连性肠梗阻复发,术后6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及肠瘘发生.结论 合理诊断,把握手术时机,肠排列术的运用和加强术中、术后合理用药等综合预防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防止粘连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达40%以上[1].除保守治疗外,经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已在临床逐渐推广并受到好评,但术后仍有再粘连的可能[2].为进一步预防再粘连,我院2002年以来尝试在经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后于腹腔内放置预防肠粘连的粘停宁膜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 ,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 2 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剖腹行粘连松解术 ,彻底止血后将医用几丁糖均匀地涂布在肠管、脏器表面和壁层腹膜 ,然后关腹。结果 全部获随访 ,平均随访 2年 ,术后未见粘连性肠梗阻症状 ,总有效率为 97%。结论 该方法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并预防复发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几丁糖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效果。方法:将92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3.91%(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预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106例腹腔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再次手术后而治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腹腔手术后实施预见性、精心而全面的护理可以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手术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同时,行积极有效的胃肠减压,预防感染,适当营养支持,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显著减少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急腹症术后中西药联用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山西长治市第一医院普外科(山西046000)李路安,赵枢英,郭孝琪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1989年1月~1992年6月对240例外科急腹症术后患者,运用中西药联用的方法预防术后肠粘连,获得了理想的疗...  相似文献   

14.
复方大承气汤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振波  李乃民 《新中医》1990,22(5):26-28
本文用复方大承气汤预防反复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再发进行治疗观察,发现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在胃肠道功能未全复之前,即通过胃管给药,保持每日稀便1~3次,对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粘连肠梗阻的再次发生,无论是近期或远期疗效都有明显作用(P<0.01)。  相似文献   

15.
中药敷脐对腹部手术肠蠕动恢复及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敷脐对腹部手术肠蠕动恢复及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荣显会*艾素玲*主题词腹部手术,肠蠕动恢复,肠梗阻,粘连性/外治法,敷脐法/疗效观察腹部手术后肠蠕动的早期恢复对预防腹胀、肠麻痹、严重粘连、梗阻有重要意义,笔者从师学习之时曾得一敷脐治疗小儿疳积的方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8月到2014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结果:治疗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13.2%,(P0.05),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精细护理干预在胃肠术后的应用能有效降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腹腔镜下分离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16例。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1 a,均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实用的,可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术式,由于腹腔内脏器较多,因此腹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较其他部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而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高.粘连性肠梗阻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临床上以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最多[1].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分析原因除与其疾病本身及手术方式有关,也与术后肠护理没有一个有效的护理模式有很大的关系.针对上述情况,我院从肠生理和肠粘连的病因出发,制定了一套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后患者均采用该护理模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下降,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粘连性肠梗阻占肠梗阻患者的20%~40%,腹部手术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对策展开研究分析。方法:将58例实施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9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3.45%、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6.55%,同对照组患者的24.14%和72.41%相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