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164-165
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校企合作是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和重点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可实现社会与教育资源的共享,可实现"知识-工程应用-人才"的有效迁移。结合我校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情况,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因,以及人才培养中成绩、不足与成因,探讨并改进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为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应用性和专门性的工程人才。本文以济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导师队伍建设和学位论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践表明,该体系对材料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为例,全面阐述了本校对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导师制度和评价体系等多个层面进行的探索式改革和取得的成果。该学科形成了一套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独具本校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其它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汤建伟  魏新利  陈卫航  章亚东  王瑞波  李雯 《广东化工》2011,38(10):244-245,247
介绍部分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实践,论述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比较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差别,提出做好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及建设与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相适应的导师队伍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辰  熊壮  吴盼盼 《广州化工》2022,(9):232-234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五邑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围绕如何重构课程体系,如何培养本校优质生源,如何加强校内校外双导师工程实践指导,如何结合企业需求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如何凝练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地方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深入推进,急需加快新工科建设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供人才保障。在分析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问题和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制定、导师队伍发展、课程设置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优势学科——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通过本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化工技术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化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背景下,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术能力与专业领域技能应用能力相结合。然而,传统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难以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通过对导师队伍、管理体系构建和校企合作联培机制进行浅析,对"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为地方院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产学融合协同培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建立了"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产学融合协同培养’基地",从选题原则、协同指导、共享成果三个方面论述了基地运行方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硕士研究生"产学融合协同培养"模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通过对国内高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探析,发现目前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现有工程硕士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该领域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相关建议,以提高我国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凡修  艾俊哲  戴捷  黄河 《广东化工》2014,41(23):161-16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环境工程专业显现出的知识陈旧与学生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建立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文章以长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环境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和定位,重点介绍了长江大学在这方面的做法,这些做法创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