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 诱发电位在临床应用方面的 新技术3 1 听觉诱发电位方面3 1 1 耳声发射及临床应用耳声发射 (otoacousticemission ,OAE)是指产生于耳蜗 ,而在外耳道内记录到的声信号。早在 1948年Gold就从理论上提出耳蜗不仅能感受声音 ,还可能产生声音 ,即耳蜗具有双向放大作用。但由于当时受检测技术条件的限制 ,未能得到实验证明 ,直到 1978年Kemp首次从外耳道记录到瞬态耳声发射 (TEOAE) ,次年又记录到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人们对此问题才又重新认识。从总体来说 ,耳声发射分为两大类 :①自发性耳…  相似文献   

2.
耳声发射是当前耳科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它的检测简便、客观、无损、迅速 ,因此一般认为它将与听觉诱发响应一起成为临床上听觉系统功能测试的两项互补的客观手段。本文借助听觉外周系统的同胚模型对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模型参数的辨识 ,我们不仅使得仿真的耳声发射信号具有与临床相近似的特征 ,而且进一步证实了耳声发射与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窒息所致中枢神经元缺氧性损伤及耳蜗毛细胞功能的损害对新生儿早期听力的影响;和评价DPOAE、NBNA在其中价值。方法对36例新生儿窒息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及NBNA评价。结果正常新生儿的耳声发射与NBNA评分中行为能力3项通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与窒息新生儿及轻度与重度窒息中,比较NBNA中行为能力3项与耳声发射通过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提示正常新生儿耳声发射与NBNA评分中的行为能力3项通过基本同步;新生儿窒息所导致耳蜗毛细胞功能及中枢神经元的损害恢复不同步;窒息越严重,耳蜗毛细胞功能及听觉中枢神经元功能恢复越慢。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诱发豚鼠耳声发射及其畸变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活体耳蜗外毛细胞的电勇动性及其耳蜗的微机械作用,用声频范围内的正弦交流电对豚鼠耳蜗行蜗外电刺激,用麦克风记录豚鼠外耳道的声压级,用FFT谱分析仪分析并记录电诱发耳声发射及其畸变产物。  相似文献   

5.
耳声发射(OAE)是产生于内耳耳蜗,经听骨链和鼓膜传导,释放到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在临床中有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HS-OAE耳声发射检测系统的研制.该系统基于个人计算机和多媒体声卡实现,能够检测TEOAE和DPOAE两种耳声发射信号.硬件方面,检测系统由声学传感器,前置处理器,多媒体声卡和计算机四部分组成;软件方面,除了能够检测两种耳声发射信号,系统还实现了对病案数据的管理,制作检测报告等辅助功能.检测系统的输出声学参量经过校准,符合有关要求.文章最后介绍了与同类检测设备ILO耳声发射检测仪进行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情况.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HS-OAE耳声发射检测系统已经具备临床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耳声发射的研究进展——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地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应能量。它快速,无损,客观地反映了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一经发现便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可望成为临床诊断和听力筛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耳声发射的研究进展:耳声发射检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它快速、无损、客观地反映了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在临床诊断和听力筛查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将对目前的OAE检测系统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FTA的应用-耳声发射检测系统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无损、客观的听力检测方法,特别是可以反映出听外周系统以及内耳耳蜗的感音性能,因而在耳蜗功能检查和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第一部分风险分析的应用》标准已开始实施,在此标准中,将“故障树分析“(FTA)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和“危害和可运行性研究“(HAZOP)同列为推荐的风险分析的方法资料。本文将故障树分析的方法运用于耳声发射检测系统的风险分析之中,通过剖析耳声发射系统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并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方法。最后,对医疗器械的安全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Wigner Ville分布及其改进型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其数字实现方法 ,然后 ,利用计算机计算了来自正常人耳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EvodedOtoacousticE missions ,TEOAEs)的时频分布。根据试验和计算结果 ,分析了其时频分布的特点 ,并对不同的频率成分与潜伏期的关系进行了描述。0 引言耳声发射 (OtoacousticEmissions ,OAEs)是一种产生于耳蜗 ,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信号 ,它以机械振动的形式起源于耳蜗 ,是由耳蜗耗…  相似文献   

10.
耳声发射的建模与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本 组前已提出的耳 声发射全耳模 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 讨论了 瞬态诱 发耳 声发射 信号 的连续小波分析 。分析了变换算 法和基本小波 的选择,得出 其不同 频率成 分与潜 伏期 的关系 以及利 用小波变换进行 耳蜗病变部 分定 位的 可能 性。把 仿真 结果与 对临 床数 据的 类似 分析 进行 比较 ,其概貌与趋势 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自发耳声发射的基础及理论研究,其中包括自发耳声发射的检测方法、信号处理及信号特征等方面。自发耳声发射的发现,对基础医学及神经生理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耳声发射(OAE)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它快速、无损、客观地反映了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在临床诊断和听力筛查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可靠地提取、识别、分析OAE信号是其应用于临床的前提。本文将对目前的OAE检测系统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顺铂对豚鼠耳蜗毛细胞耳毒性作用的形态学改变以及顺铂对螺旋神经节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实验动物被处死前,检测其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变化.取左侧耳蜗,行耳蜗铺片,观察基底膜毛细胞.右侧耳蜗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耳蜗铺片显示内、外毛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顺铂组毛细胞肿胀,纤毛缺失,DPOAE幅值和螺旋种经节的Bcl-2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顺铂引起耳蜗内、外毛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其耳毒性作用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自发耳声发射的检测方法及其信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内外关于自发耳声发射的基础及理论研究,其中包括自发耳声发射的检测方法,信号处理及信号特征等方面,自发耳发射的发现,对其础医学及神经生理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镍钛合金多作为自膨胀支架和封堵器的材料应用已很成熟,但镍钛合金作为听骨链重建材料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镍钛合金植入体在豚鼠听泡中的耳毒性。 方法:健康听敏纯白红目豚鼠50只,每只豚鼠其中一侧耳为镍钛合金植入组,其中25只对侧耳为钛植入组,另25只对侧耳为空白植入组。分别于植入后7,14,28,56,112 d随机处死含钛植入组和空白植入组的豚鼠各5只,对各组行近中轴位耳蜗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耳蜗组织的形态变化,行耳蜗毛细胞核丫啶橙-碘化丙啶双重荧光染色观察毛细胞凋亡和缺失情况,行耳蜗基底膜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纤毛排列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毛细胞细胞器形态,对各组的豚鼠植入前、不同时间点处死前均行听性脑干反应及畸变反应耳声发射检测。 结果与结论:各组植入后各时间点耳蜗组织形态无明显变化,未发现耳蜗毛细胞发生凋亡,基底膜耳蜗毛细胞纤毛排列整齐,外耳蜗毛细胞的细胞器未见明显异常。植入前及植入后7,14,28,56,112 d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畸变反应耳声发射检测通过率均为100%。结果证实,镍钛合金听泡植入对豚鼠耳蜗形态及听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镍钛合金无明显耳毒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中耳功能异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耳传音功能异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并在临床应用中加以识别和剔除。方法 将年龄2月-11岁56例(107耳)小儿依听力损失类型分为感音性聋组 和传导性聋组,并设置正常听力对照组,应用GSI 60耳声发射仪分别观察其DPOAE的DP检出率、DP幅值、DP与NF幅值差及相同参数条件下DPOAE测试时间。结果 耳蜗功能严重受损和渗出性中耳炎所记录到的DPOAE各测量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耳积液导致的中耳传音功能障碍对DPOAE测试结果的影响,与耳蜗功能严重损害时所记录到的DPOAE参数变化,在临床检测中难以区分。因此,临床上在应用DPOAE进行听力评估之前,首先要检测受检者的中耳功能,剔除其对DPOAE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下大鼠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耳放射损伤模型,检测其听力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幅值,验证其电离辐射晚期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的发生。提取大鼠耳蜗组织mRNA及蛋白,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耳蜗Prestin蛋白mRNA水平的表达,以及Western杂交检测Prestin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电离辐射晚期SNHL大鼠模型,其耳蜗Prestin蛋白无论是mRNA表达水平还是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未照射组明显降低。结论放疗晚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机制可能与电离辐射导致内耳外毛细胞Prestin蛋白的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耳声发射及其信号处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信号处理角度对近年来国外耳科研研究的热点-耳声发射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耳声发射研究的历史发展,它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等,重点在于介绍它的信号特点及其信号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耳声发射在现代听力学中已得到广泛关注。这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测试方法。文中介绍了耳声发射测试方法的发展现状,现在配合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仪器所用的探头以及针对探头所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解决办法。我们现在研制的探头配合骨导短声刺激进行测试,通过一定技术处理在外耳道内部提取出微弱的耳声发射信号,与听觉诱发测试系统连接。作者讨论一些特定的技术处理,探头的设计以减少电磁干扰及伪迹信号,声阻抗元件的设置以保证鼓膜处于正常状态等。对正常人耳进行测试,并以耦合腔代替人耳进行对照,对其进行了时、频两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信号处理角度对近年来国外耳科研究的热点--耳声发射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耳声发射研究的历史发展,它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等,重点在于介绍它的信号特点及其信号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