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检验方法在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80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阳性率。结果:酶联免疫检验法的阳性结果 3例,阳性率为3.75%,胶体金检验法的阳性结果 5例,阳性率为6.2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均可用于临床检查丙型肝炎,但相比下胶体金法更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  相似文献   

2.
韩晓敏 《当代医学》2016,(28):72-73
目的:观察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丙型肝炎检查患者250例,采集25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为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并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检出6例患者呈阳性,阳性率2.40%,实验组检出7例患者呈阳性,阳性率2.80%,实验组和对照组检出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都是临床常用于检测丙型肝炎的方法,且均有较高的准确率,两种检验方法相比,胶体金法操作简单,快速,费用低,能将检测结果直观的呈现出来,临床推荐胶体金法用于检验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检验方法。方法:选取80例行丙型肝炎检验患者的常规静脉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显示6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7.50%,有74例患者为阴性,阴性率为92.50%;应用胶体金法检测显示5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6.25%,有75例患者为阴性,阴性率为93.75%。两种检验结果在阳性率和阴性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均为临床检验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检验科300例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检测,并以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作为对比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验中共筛选阳性及可疑血清标本48例,胶体金法检验中45例阳性,化学发光法验证确认43例阳性,3例可疑标本阴性,酶联免疫法筛选46例阳性,化学检验法确认42例,2例可疑标本中1例为阳性,1例为阴性。胶体金法检验敏感性(100.0%)高于酶联免疫法(97.72%),胶体金法特异性(71.43%)也明显高于酶联免疫法(55.5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临床检验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相对于酶联免疫法而言,胶体金法检验更为灵敏,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临床经验,分析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120例,应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常规采取静脉血,离心取血清,作为备用。应用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对研究对象实行双向检查,探究试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酶联免疫法,阳性为4例,阳性率为3.3%;应用胶体金法,阳性为5例,阳性率为4.2%,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对于丙型肝炎的临床检验,两种方法均可在临床应用,具有有效性。结论应用胶体金法,操作较为简便,时间较短,观察较为直观,不需要采用特殊的设备,可靠性高,可以进行单份测定,在急诊和临床应用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赵霞 《甘肃医药》2015,(3):209-210
目的:观察胶体金法用于丙型肝炎患者HCV抗体检测的实际效果,评价其用于HC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例丙型肝炎患者,均抽取等量血液,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CV抗体,对照组10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CV抗体,记录两组患者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检出率为89.00%(89/100);对照组检出率为78.00%(78/100),检出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用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抗体的检测效率高于酶联免疫法,且对设备及操作条件的要求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方法的实效性与可行性,对比不同方式的检验结果。方法:从消化内科病例库调取80例患者资料,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丙型肝炎患者,对其均实施了血常规检查,抽取静脉血之后,结合离心方式获取血清备用。80例均使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检验,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40例,对照组为酶联免疫法(中山生物有限公司出厂),观察组为胶体金法(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出厂),于3d后回访调查,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结果差异情况。结果:通过试剂盒检验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丙型肝炎阳性率检验方面的结果无差异性(P>0.05),均适用于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工作。但是,从实用性与可行性角度分析,观察组具有优点:操作快捷、耗时短、结果直观表达、无需辅助设备;且检验费用低,减小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可单独测定丙型肝炎病毒,为急诊救治工作提供了便捷性。结论:从操作性、实用性、经济性等方面考虑,胶体金法更适合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比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检测病毒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患者950例,按其接受的检测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0例)与试验组(480例),给予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给予试验组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最后采用化学发光法确诊,观察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经过检测后发现,试验组检测的准确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的准确率(65.38%),对照组的检测时间明显长于试验组,同时对照组的检测成本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检测出病毒性丙型肝炎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与临床经验相结合,探讨和研究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检验方案。方法研究对象是1222例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检验丙型肝炎的患者,这些患者都采取常规抽取静脉血,将静脉血采取离心方式提取血清待用。并且患者们要进行双向检验,两种检验分别是酶联免疫法检验和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即使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检验,由中山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胶体金法检验即使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检验,由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验结果出来后对以上两种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判定。结果此次研究结论表明,通过这两种方案对丙型肝炎阳性率检验的χ2=1.03且P〉0.05,由此判断两种方案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在临床检验上这两种方案都能使用,并且可以肯定其有效性。结论虽然两种方法的有效性都得到了肯定,但是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良性质,即:便捷的操作、更短的时间、直观的观察、没有特殊设备作为辅助、价钱便宜有保障等等,并且能够测定单份丙型肝炎病毒,特别是在急诊和临床上的优势更加突出。因此胶体金法是更加适合丙型肝炎病毒检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检验出早期的丙型肝炎,更可以对预防以及控制丙型肝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17-11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7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血液标本780份,所有标本均采用真空管采集。运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所有血液标本,统计分析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情况,并对比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率9.23%(72/780)、8.72%(68/78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将常规法设定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敏感度为72.22%(52/72),特异度为97.74%(692/708),准确度为95.38%(744/780),阳性预测值为76.47%(52/68),阴性预测值为97.19%(692/712)。结论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相当,临床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胶体金法(G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联合用于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血清标本12576份,均行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胶体金法检测HBsAg阳性率为2.03%(255/12576),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率为2.09%(263/12576)。2例血标本胶体金法检测为阳性,ELISA法检测为阴性;10例血标本胶体金法检测为阴性,ELISA检测为阳性。12例标本中11例经中和确认或HBV-DNA检测后确定为阳性。结论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均有较高的特异性,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使用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抗原胶体金法检验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肺结核早期诊断时使用抗原胶体金法(对照组),对另外100例患者早期诊断时使用痰涂片结核菌检验(观察组),本次研究诊断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间进行。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可见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阳性率为93.0%,对照组阳性率为66.0%,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抗原胶体金法检验应用于肺结核早期诊断效果分析发现,其中痰涂片结核菌检验的阳性率更高,因此对于患者早期检验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故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余长发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912-4913
目的 比较痰涂片结核菌与抗原胶体金法在肺结核早期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肺结核早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抗原胶体金法检测,观察组患者予以痰涂片结核菌法检测,对比2组的阳性率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阳性检测率为92.5%,对照组为65.00%,观察组患者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抗原胶体金法相比,痰涂片结核菌在肺结核早期检验中效果更显著,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的800例血清标本,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分别应用胶体金法检测(实验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方式(对照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经研究,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体的检测率为10.4%,胶体金法检测的检测率为10.5%,组间数值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有利于检测个体艾滋病病毒感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治疗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胶体金法及酶联免疫法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中心接受的2125份艾滋病抗体检测标本为研究对象,以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进行抗体筛查,分析两组检测方法下的检查结果。结果胶体金法检测中阳性38份(1.79%)、阴性2087份(98.21%),酶联免疫法测定中阳性41份(1.93%)、阴性2084份(98.07%),其中3份标本经酶联免疫法测定显示为阳性,但经胶体金法测定为阴性。两种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9.86%(2122/2125)。结论不论是胶体金法还是酶联免疫法均可用于艾滋病抗体实验室检测中,两种方法的检测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李玉亮 《求医问药》2014,(16):45-4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胶体金法(colloidal gold)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集的社区居民健康体检标本1519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对这些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及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胶体金法检测,在这15190份血样标本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1384份,阳性率为9.11%。经酶联免疫法检测,在这15190份血样标本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1440份,阳性率为9.48%。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同时为阳性的标本有1380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有2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性,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60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同时为阴性的标本有13748份。经统计学分析,应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应用胶体金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检测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缺点是检测的灵敏度较低,酶联免疫检测法的优点是检测的灵敏度较高,缺点是步骤繁琐、费时。临床上可应用胶体金检测法对患者进行快速筛查,以缩短初筛的时间,提高检查的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的乙肝病毒携带筛检,而酶联免疫检测法则可用于对少数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进行二次筛检,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将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00例孕产妇选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其检查时间均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经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孕产妇分为两组,均为50例,分别为其实施常规产前检查(对照组)与产前检查免疫检验(观察组),观察其各项免疫检验的结果,并对两组孕产妇高危妊娠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乙型肝炎阳性率为8.00%,丙型肝炎阳性率、梅毒抗体阳性率及TORCH感染阳性率均为2.00%,孕产妇经相关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的高危妊娠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可将科学可靠的依据提供给医学干预,有利于将孕产妇生育的质量提升,其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为实验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站10493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8%、0.4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6987,P0.05);两种方法检测标本符合率为99.81%,胶体金试纸法的灵敏度为72.00%,特异度为99.94%。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均为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可靠方法,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液病毒抗体中的检测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依据检验方法不同分为胶体金法检验组(90例)和ELISA法检验组(90例)。结果胶体金法检验组的相对特异性是96.43%(54/56),相对灵敏性是79.41%(27/34),相对准确性为90.00%(81/90)。胶体金法检验组检查时间(22.37±1.99)min、检测费用(6.01±1.22)元,明显低于 ELISA 法检验组的(117.88±1.64)min、(16.71±2.32)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胶体金法与ELISA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患者的检验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上应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种临床常用的丙型肝炎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8月—2011年4月临床收集的328例标本(其中105例临床确诊为丙型肝炎),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HCV-Ab。结果在105例确诊标本中RT-PCR法检测出阳性结果为77例,ELISA法为81例,胶体金法为82例,3种方法联合检测为92例;在223例非丙型肝炎病人中假阳性结果,RT-PCR法为1例,ELISA法为43例,胶体金法为48例。结论 HCV-RNA定量检测的特异性较高,而ELISA法及胶体金法检测HCV-Ab假阳性率较高,3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HCV的阳性检出率,并减少假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