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总结评价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心脏彩超对左心室增大检出率33.72%、左心室肥厚检出率45.35%、左心室扩大检出率20.93%、主动脉扩张检出率55.81%、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18.60%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出率,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彩超可清楚反映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结构,且其临床诊断价值优于心电图,是高血压心脏病临床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收治的1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及二者联合对疾病检出情况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左心室充盈峰迭比值(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联合诊断对心律失常、左心室扩大、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较好反映其病情,提高疾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功与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50例,均进行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心房增大、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以及其弹性减退等方面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心电图(P0.05)。结论心脏彩超应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疾病诊断中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心电图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肖畅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76-3577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UCG)联合外周血管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UCG及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UCG单独及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以及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心率失常、左心室肥厚、ST-T改变、主动脉弹性减退、左心房增大、主动脉扩张)的检出率。结果 UCG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为95.29%(81/85),高于UCG单独检查的81.18%(6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G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心率失常、左心房增大、ST-T改变的检出率均高于UCG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UCG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且能进一步明确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16-119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诊断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高血压Ⅰ期、Ⅱ期、Ⅲ期)心脏超声指标;比较单独和联合使用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病的效能及其对心脏病类型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各亚组间的E/A、LVEF、LVMM、L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00%、100.00%,高于心电图的75.00%、96.67%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92.00%、90.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心脏病的ROC曲线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18%、99.12%,高于心电图的73.98%、95.19%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89.91%、89.54%,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的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0)、左心室肥厚检出率(18.00%)、左心房增大检出率(22.00%)均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6.00%、30.00%、37.00%)和联合诊断(6.00%、32.00%、3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诊断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且联合心电图能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提高对心脏病类型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彩超组30例给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图组给予心电图检查,联合组给予彩超联合心电图检查,对比三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结果:联合组左室扩大和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36.67%、66.67%,均显著高于单独彩超组检测的33.33%、56.67%和单独心电图组检测的20.00%、36.6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等优点,是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于宁陵县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疑似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心电图检查。比较2种检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比较2种检查对主动脉弹性减退、主动脉扩张、左室扩张、左房增大及左室肥厚的检出情况。结果 50例疑似病例中确诊高血压心脏病36例。与心电图诊断相比,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检查方式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电图检查比较,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主动脉弹性减退、主动脉扩张、左室扩张、左房增大及左室肥厚的比例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高血压心脏病,鉴别不同心脏病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中60例,采用心电图检查;观察组中60例,接受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心脏疾病类型的检出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扩大、左心房增大、主动脉弹性减退、主动脉扩张等类型的心脏疾病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与心电图相比,采用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效果更好,临床可结合心电图对心脏超声诊断结果进行补充,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辅助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B超和心电图检查,比较B超、心电图检查单用及联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特征病理表现阳性率的差异。结果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阳性率均高于B超、心电图单用检查(P<0.05);B超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左心室扩大、左心房扩大及主动脉扩张阳性率均高于心电图(均P<0.05);B超、心电图检查单用及联用诊断主动脉弹性下降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辅助心电图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特征病理表现阳性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春梅 《当代医学》2014,(35):70-71
目的探讨B超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心脏3超与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本组62例患者经心脏B超检查显示,非对称性肥厚、对称性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弹性减弱以及主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依次为19.4%、12.9%、16.1%、29.0%、8.1%、14.5%,心电图检出率依次为6.5%、48.4%、6.5%、17.7%、0.0%、3.2%,心脏B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P〈0.05)。结论心脏B超检查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检查,且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更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59-1360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对照组45例患者行心电图检查后,ST-T改变检出24例,检出率为53.33%;心律、心率失常检出7例,检出率为15.56%。观察组48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后,主动脉扩张检出9例,检出率为18.75%;主动脉弹性退缩检出21例,检出率为43.75%;E/A<1检出27例,检出率为56.25%。观察组左室肥厚检出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89%(P<0.01)。观察组左房肥厚检出率为72.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56%(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检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等情况,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B超联合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40名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B超、心电图诊断,并行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OCT),观察分析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性。结果 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B超、心电图单独诊断(P0.05)。结论 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准确性高,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庞晓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57-2658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心脏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41例,诊断正确率为91.1%,经心电图检查确诊33例,诊断正确率为78.6%,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诊断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以及左房内径与主动脉根内径比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射血分数及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际临床工作中应将心电图检查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中,以便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病情,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并分析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血压正常且身体健康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查,对观察组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加以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直径、相对室壁厚度及两种检测方法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的检出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及相对室壁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脏超声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的检测率为95.0%,显著高于心电图的83.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心脏病的检测中,心脏彩超比心电图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检查并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心脏B超检查心肌缺血、左室肥厚劳损、心率(心律)变化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00%,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诊断准确率6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检查,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患者心脏B超和心电图表现.方法:88例老年HHD患者,44例采用心电图检查,44例采用心脏B超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HHD患者心脏B超检查左室扩大、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法左房扩大、主动脉弹性降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超检查老年HHD的主要表现为心室肥厚和左室扩大,且常存在左房增大和主动脉扩张,对HHD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者40例进行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射血分数、血流频谱E峰与A峰流速比值(E/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周涵 《吉林医学》2013,(32):6772-6773
目的:分析比较心电图、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心电图、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结果:彩超检出18例(33.96%)左室肥厚,心电图诊断出左室肥厚13例(24.53%),心脏彩超检查的左室肥厚诊断率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心脏彩超检查诊断率比心电图检查诊断率更高,心脏彩超超检查还可明确左心室肥厚的程度、类型,判定有无合并症,其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心电图检查在左心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计算其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以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计算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23.47%、58.16%,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心电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为标准,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的灵敏度为35.09%,特异性为92.68%,准确度为83.0%、59.18%。结论心电图检查应用于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中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性好的优点,虽然在诊断灵敏度上欠佳,但有良好的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0例,将其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接受心脏彩超检查,B组接受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辅助检查和实际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与实际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5.0%和80.0%,A组诊断符合率远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方面,心脏彩超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远高于心电图,可作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首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