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集本院临床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60 mg/d,1次/d,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40 mg/d,1次/d。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结果:给药后,两组血脂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仅为15.00%,而对照组为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40 mg剂量的辛伐他汀是治疗老年患者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最为安全有效的常规临床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联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联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标,适当增加剂量未增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14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d,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及hs-CRP水平、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LDL-C、hs-CR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G、HDL-C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再次心绞痛、血运重建、再次入院等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效果显著,能够切实调节血脂,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缺血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秦小奎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12-114
目的:分析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西平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d)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d)治疗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20毫克的阿托伐他汀的剂量,观察组患者给予40毫克的阿托伐他汀的剂量。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服用40mg/d阿托伐他汀后,患者的TC指标、LDL-C指标以及HDL-C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各项观察指标,P0.05。结论应用40毫克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是20mg,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为40mg,观察其心动图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动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61.7%,有效率为35.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41.7%,有效率为38.3%,总有效率为80.0%,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为40mg时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为20mg时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研究组=30例,给予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并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TC、LDL-C、HDL-C等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冠心病降脂效果不同,但不良反应无差异,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合理把握使用剂量,确保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探讨,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探索合适的剂量。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平分:治疗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LDL-C、TC和TG水平明显降低,HDL-C明显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调脂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剂量越大治疗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越明显,且不良反应不增加,但对于更大剂量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Ⅰ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变化情况.同时观察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LDL等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L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整体疗效最佳.结论 中等剂量(20 mg/d)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作用明显,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孙波  韩纪平 《吉林医学》2012,33(7):1415-141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10 mg,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20 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各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期间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d比10 mg/d的调脂效果好,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4例成功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阿托伐他汀80mg/d)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3个月的心脏缺血事件、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及不良反应。结果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和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服药3个月后两组(治疗组6例/对照组4例)均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3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疗效显著,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4,(12):1597-1598
目的:为指导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分析不同剂量(20mg/d和40mg/d)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调脂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抽签方法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均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将患者编号分组,60例患者服用剂量为20mg/d,记为对照组;另外60例患者服用剂量为40mg/d,记为观察组。比较不同剂量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质(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优于本组治疗前情况(P<0.05),观察组指标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但是组间治疗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7/60)和10%(6/60),数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χ2=0.05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高剂量服用并不会增加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剂量对冠心病强化降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45~75岁的冠心痛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包括肠溶阿司匹林、硝酸脂类、8-受体阻滞剂),A组46例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B组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4周、8周后分别作血液检查,观察调脂疗效、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时,20mg/d和40mg/d组间及治疗前TC-C下降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达标率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6周及12周后TC、LDL-C达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40mg可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疗效与剂量相关。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强化降脂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能提高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4.
刘晓梅  牛晓红  李炜  闫景岗 《中外医疗》2013,(25):23+31-23,3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调脂组)和治疗组(强化调脂组),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和20 mg/d,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血脂改变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强化调脂改变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d可以明显降低血脂,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强化降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30mg/d)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0mg/d),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作用。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治疗组TC、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重建、冠心病死亡者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ALT轻度升高者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30mg/d能降低TC、LDL-C水平,明显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冠心病强化降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及1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血小板活性及纤溶活性、治疗安全性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优化血小板及纤溶功能、提高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调脂疗效,探讨最佳用药剂量。方法 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均在冠心病基础治疗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40mg/d,对照组20mg/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6周、用药12周行血脂检查,以评定调脂疗效;统计用药期间肝肾功能损害及肌溶解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显著上升趋势,同时观察组用药6周、用药12周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可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血脂,且宜选择高剂量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心电图以及血压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降低较为显著(P<0.05)。在血压治疗有效概率以及心电图改善有效概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为5.00%,观察组为2.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不良反应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孙习明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53-375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于获嘉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7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剂量组(42例)、小剂量组(42例)及大剂量组(43例)。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剂量组接受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小剂量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大剂量组接受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比较3组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且常规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略低于常规剂量组(16.67%)与小剂量组(11.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血脂和心脏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成功PCI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40mg/d和80mg/d,观察三组患者用药3个月后血脂、心脏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 阿托伐他汀有较好的降脂作用,且随着阿托伐他汀剂量的增加,降脂效果更为明显(P<0.05和0.01);40mg/d组和80mg/d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较20mg/d组显著下降(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IC术后有明显的血脂降低作用,有预防PCI术后再狭窄的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疗效增加,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