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急诊ICU病房中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2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我院急诊ICU,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每组31例患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Pa O2、Pa CO2均比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以96.78%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结论对急诊ICU病房中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可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ICU病房中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病房80例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观察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SGRQ评分情况(疾病影响、临床症状、活动影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RR、HR、Pa O2、PaC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RR、HR、Pa O2、PaC 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病房中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急诊ICU接受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46例对照组与46例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低流量吸氧治疗,治疗组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有效性。结果经过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PaO2与SaO2更高,PaCO2更低(P0.05)。两组NT-pro BNP、cTnl治疗前差异小(P0.05);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24 h及治疗48 h的NT-pro BNP、cTnl更低(P0.05)。结论在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可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使其NT-pro BNP、cTnl水平降低,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56例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通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相关生命体征之间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 H、Pa CO2、Pa O2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改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6 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检测值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方法:选取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各50例。Ⅰ组患者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Ⅱ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Bi 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有创机械通气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R、Pa O2、Pa CO2、p H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Ⅱ组患者的HR、Pa O2、Pa CO2、p H均优于Ⅰ组(P<0.05),有创机械通气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对症支持基础上加用Bi 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于本院ICU病房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间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周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气管插管率远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治疗前后的表现如呼吸、心率以及pH、PaO2、PaCO2等血气结果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减少死亡率、气管插管率,在心衰和呼吸衰竭的其他比较中,同样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纠正缺氧和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例鼻导管吸氧,研究1组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氧疗;研究2组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氧疗。观察氧疗前后的Pa O2、Pa CO2水平。结果:研究1组和研究2组的Pa O2经过治疗后明显提高,研究2组Pa CO2经过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有效的纠正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探讨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价值,减少ICU病房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4例,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分配原则均分为2组(n=32)。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检测结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病房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内环境紊乱,而且有利于降低其过度呼吸及心跳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CU病房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将2.5 L/min设定为基本的氧流量。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以及心率(HR)进行检查并统计分析;检查记录两组患者的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等动脉血气情况;并利用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呼吸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影响、临床症状、活动影响以及总分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疗效优于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  相似文献   

11.
刘轶 《吉林医学》2011,(30):6332-6332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将ICU救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pO2和Sjv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pH值变化都不大(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治疗疗效,同时改善患者的血氧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低流量吸氧、药物治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治疗效果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 O2明显升高,Pa CO2明显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与分析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180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后,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血气各项指标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得到改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比仅用常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治疗价值,为类似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间在本院ICU随机选取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且以低流量给予B组患者持续吸氧,A组使用无创呼吸机。对比治疗前后A、B两组pH值、PaO_2/FiO_2(氧合指数)、PaO_2(动脉血氧分压)、SaO_2(血氧饱和度)和PaCO_2(动脉血CO_2分压),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 d、2 d时NT-proBNP和cTnI。结果 A、B两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1 d和2 d,cTnI、NT-proBNP均组内差异明显,且在治疗后1 d、2 d,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无创呼吸机可以优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院治疗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 CO2、Pa O2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 CO2值、Pa O2值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状态,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98-100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急诊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予强心、利尿、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同时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3.5%,高于对照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H、PaO2及PaCO2水平分别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且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呼吸功能迅速恢复,保护肺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有无使用无创呼吸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以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 O2、Sa O2、p H、RR明显高于对照组,Pa CO2、H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呼吸肌疲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 U病房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IC U病房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文观察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加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观察组则行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结果等指标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无创呼吸机应用于ICU病房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呼衰)的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Pa CO2、Sa O2、PH、Pa O2变化情况,同时监测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a O2、Sa O2水平显著增高,而Pa CO2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总体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用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衰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