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疗法,观察组给予蒙医温针治疗。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蒙医温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牵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情况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了疼痛程度,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蒙医茶酒疗法配合蒙医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50例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02月至2018年11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蒙医茶酒疗法,观察组给予蒙医茶酒疗法配合蒙医温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茶酒疗法配合蒙医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减轻疼痛程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蒙医药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医火针和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和珍宝丸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d,记录治疗后患者腰椎功能评分和VAS评分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0.00%、22.50%,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8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加用蒙医火针和扎冲十三味丸、珍宝丸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扶阳罐循经温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扶阳罐循经温推治疗,对照组予循经推拿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腰痛JOA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痛JO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罐循经温推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76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单双月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5组,分别采用温针灸、手法针灸治疗,4周后比较腰椎功能(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及腰椎功能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JOA、改良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及腰椎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腰椎功能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好,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治疗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手术相关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1/39),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3/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方法治疗,疗程3周。治疗3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周、3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7.5%(3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0,P 0.05);治疗1周、3周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作用更明显,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作用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8例采用消痛散贴敷疗法。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6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后按统一标准予以临床疗效判定,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3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为91.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5%,两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腰椎功能JOA评分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腰椎功能JOA评分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贴敷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步温通法(温针结合推拿及中药药熨)治疗寒湿入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中医辨证为寒湿入络型),并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推拿及中药药熨治疗,治疗组采用三步温通法(温针结合推拿及中药药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SF-36健康调查量表生存质量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得出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VAS评分结果显示,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SF-36健康调查量表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在PF(生理机能)、RP(生理职能)、BP(躯体疼痛)3个维度上,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维度上,两组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显示,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均未见到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三步温通法治疗寒湿入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提高临床疗效、减低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减少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理机能、改善患者的生理职能的作用。三步温通法治疗寒湿入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等特点,有助于患者康复,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夹脊穴针刺治疗,观察组实施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TT、P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安全性高,其效果优于夹脊穴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患者)与实验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普通针刺治疗及温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腰痛JOA总评分及McGill疼痛分级评分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腰痛JOA总评分及McGill疼痛分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好,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温针灸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齐刺法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齐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改良MacNab评定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VAS评分明显减低,JOA评分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JOA评分增加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齐刺法结合牵引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效的办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观察组采用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VAS评分)与腰部功能(Oswestr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有助于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与腰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VAS、JOA评分。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JOA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VAS、JO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用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维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牵引治疗手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四维整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采用腰椎功能评定表(JOA)对患者腰椎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不仅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更能帮助患者有效恢复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骶管滴注联合腰椎牵引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探求新方法。方法:178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例,予以骶管滴注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88例,仅予腰椎牵引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VAS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78.9%,有效率94.5%;对照组治愈率46.6%,有效率78.4%,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滴注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使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明显,效果比单纯使用腰椎牵引物理治疗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浮针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9%、7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玉龙  董林 《当代医学》2021,27(27):61-63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11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保守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腰腿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腿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