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无线接收机中,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往往变化很大,自动增益控制环路(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根据这个信号强度来动态调节控制放大器的增益,向后级基带电路(如ADC)提供幅度恒定的信号,使得接受到的不同强度信号均能被正确接收和解调;为了达到通过识别接收机接收信号的强度动态调节放大器的增益,以实现输出信号幅度恒定的目的,文章基于TSMC90nm CMOS工艺着重论述了针对70 MHz中频信号的AGC电路设计过程,详细设计了AGC各模块电路,并从提高线性度、降低直流失调和提高稳定性等方面对电路进行了优化,主要介绍AGC芯片的版图设计并进行了后仿,给出了整个AGC系统的工作特性和各项指标;在电路设计过程中,针对线性度、输出信号幅度、增益控制范围等进行改进与优化,得到符合设计指标的电路结构;最后对AGC环路的性能进行仿真验证,得到该AGC在满足输出信号幅度和线性度的基础上达到了30 dB的动态范围,满足了接收机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射频接收前端作为射频信号分析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射频(RF)信号的测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用ADS软件,构建了一种860~960 MHz的射频信号分析仪射频接收前端系统仿真平台。在设计中采用了前置低噪声放大器(LNA)来降低系统噪声,利用自动增益控制(AGC)来实现接收前端的大动态范围。对设计的射频接收前端的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动态范围等指标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仿真工具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射频接收前端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宽带接收机中大动态信号的通信要求,提出一种快速双闭环自动增益控制(AGC)算法。该算法采用双闭环增益控制结构,在扩大增益调节范围的同时提高收敛速度。第1个自动增益控制闭环位于同步器之前,用以调整接收信号幅度使其被同步器检测到,实现粗调的目的;第2个AGC闭环位于同步器之后,根据前导符进行能量估计,通过反馈使其逼近参考增益,实现细调的目的。基于双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将增益的调节范围扩大到80 dB,同时提高AGC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
双信道模型下的自动增益控制策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信环境复杂、d PMR数字对讲机基带接收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对经过高斯信道和瑞利信道处理的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的策略。该控制策略采用反馈型的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结构,基于滑动平均检测算法和LSLDAGC增益控制算法进行优化,通过信号判决模块和有限增益调整机制提高处理衰落信号时的系统稳定性,降低了信号误判率。经仿真结果分析,验证了AGC系统可对平稳和衰落信号进行增益控制,具有96 dBm的大动态范围、小于6.25 ms的收敛时间和-105 dBm的灵敏度,同时,在信号功率波动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跟踪性。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模拟和数字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采用数字AGC的必要性;然后针对数字AGC增益控制产生算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数字AGC增益控制产生算法--双门限步进法。该算法配合数控衰减器非常适合数字AGC的工程实现,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该算法的AGC设计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并且在后续处理中能够精确地恢复信号原来的幅度。  相似文献   

6.
曹晨  苏卫强 《计算机工程》2009,35(16):234-236
针对科研实践中需要采集大动态范围模拟信号的问题,构建基于可变增益放大器8369的数字AGC系统。采用基于双斜率滤波技术的设计,给出AGC控制算法的实现流程,利用Matlab仿真引入算例证明算法的可行性,并讨论算法中关键参数取值对控制精度的影响。实际系统达到50dB动态范围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带有自动增益控制(AGC)的光纤接收跨阻前置放大器(TIA),应用于SDH系统STM-4速率级(622Mbps),采用CSMC 0.6μm CMOS工艺实现。电源电压3.3V,差分输出。仿真结果显示,可允许的信号输入范围较大(-32dBm到 3dBm),小信号输入增益高达86.9dBΩ,相位分裂器的有源电感负载有效提高了电路的带宽约70%,放大器的等效输入电流噪声为4.34pAHz。  相似文献   

8.
数字中频AGC的快速算法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无线电是当前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热点。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数字中频接收机(DIFR)中,由于现有A/D芯片的动态范围不足以满足系统需求,需要使用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对输入的中频信号进行预处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化AGC的快速算法,给出了详细的算法实现过程和仿真结果。该算法计算简单、运算量小,易于用DSP实现。仿真结果显示,该AGC具有响应时间短、调节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大动态环境下对中频信号的快速调整。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某航天器DS-SS接收机外部AGC的设计原理和具体实现,重点讨论了如何根据射频前端的输出设计全数字AGC以扩展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并给出了基于FPGA的外部AGC电路算法。计算机仿真和硬件实现表明该数字AGC设计满足DS-SS接收机系统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TDC-GP22用于超声波气体流量计信号接收和渡越时间(TOF)检测的实现方法。针对超声波信号接收电路,设计了带通滤波放大电路进行噪声抑制和放大处理,采用高速模数转换器(ADC)和数字电位器设计了增益控制电路,实现了对超声波接收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AGC);针对超声波渡越时间检测,设计了阈值比较电路和高精度TDC-GP22时间检测电路。利用噪声阈值门限对TDC-GP22进行动态使能,避免了噪声引起的误检测。在音速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上进行了流量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和测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多机架连轧机的厚度自动控制仿真系统。正常生产的轧机不可能提供太多的试验机会,为给某热连轧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改造提供一个仿真实验的平台,通过对某钢厂热连轧机轧制控制过程的深入研究,采用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将轧机7个机架的厚度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分割,并对每一个子模块进行机理建模,然后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来封装联结各个子模型,最后建立起热连轧多机架仿真系统,为生产现场试验新工艺、新产品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离线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2.
西马克公司的TCS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套独立、精确的产品尺寸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莱钢大H型钢轧机工艺参数和轧机检测仪表、过程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信系统、TCS系统的分类,说明了轧机基础自动化系统的液压位置自动控制(HAPC)和轧制力自动控制(AFC)原理,阐述了辊缝自动控制原理最后介绍了厚度自动控制(AGC)的控制方式、投入条件、TCS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自投入以来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STM32F103作为微处理器,设计了一个低成本的无线WiFi音乐播放系统,结合接收WiFi数据的WM-G-MR-08(wm631)模块和VS1003B音频解码器实现了MP3音乐播放。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的客户端软件采用手机控制,完成了手机端与控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了手机远程对音乐播放器的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设备简单方便、成本较低、系统可靠、易于扩展。  相似文献   

14.
张霖  姚有领 《自动化信息》2009,(10):55-56,50
该文介绍了一种冷轧薄板厚度自动测量仪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厚仪的选型,论述了所开发的冷轧薄板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在此基础上,综合实际测得的厚度信号,采用自动控制方法,实现了反馈AGC、监控AGC、流量AGC等厚度自动控制(AGC)。通过对AGC系统的仿真,以检验该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将所研发的系统应用于莱钢1500mm冷轧机薄板厚度自动控制中,其响应速度和厚度精度均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生产需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嵇树丽 《软件》2010,31(11):46-49
经济调度是自动发电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对电力系统运行成本的控制具有较大意义。作为经济调度核心的机组优化问题涉及层面广,解决难度大,各种优化算法不断应用到该领域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遗传算法作为基础,将其运用于AGC的机组调配研究中,对比整数规划算法,初步验证了遗传算法在AGC降低成本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FPGA(含MAC硬核)和外接PHY芯片提供了一种数据高速传输的实现方案。整个系统由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以及MAC控制器IP核所组成,其中发送模块采用状态机控制数据发送,实现了数据的封装与传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三冗余前端控制器、HiaGurd安全系统的主要特点,简要说明了三冗余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采用三冗余技术构成的大型汽轮机控制系统T8000。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应用在中厚板轧机压下装置上的电气及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其中电动压下可实现自动位置控制(APC),采用两台西门子6SE70整流回馈装置的逆变器组成主从控制系统,主装置采用速度控制方式,从装置则接受主系统发出的转矩设定指令而工作在转矩调节方式;液压压下使用自动辊缝控制(AGC)系统,实现厚度、位置及压力的自动控制,其主控制器为西门子的TDC。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采用先纤到楼以太入户(FTTB+LAN)技术的宽带网络是目前宽带网络的一种主流方式。在其运营过程中,对宽带网络设备、通信链路和设备外部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是一种经常性和必不可少的工作。论文设计提出的机房管理中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为目前国内常用宽带模式的网络监控提出了一种解决方式。它基于接收MCS型网管模块采集的网络数据,用于监测网络状态。并且配合网管系统在故障出现时启动报警系统,达到对网络设备、通信链路和外部环境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介绍自主型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控制策略,在使用AGC功能时经常因主汽压力过高或偏差大而退出,不能满足AGC的考核要求,对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在锅炉主控中的使用基于自整定的PID增益调度控制器,修正汽机主控的"压力拉回"功能的参数和增加煤质热量校正回路,使机组负荷控制指标满足南方电网AGC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