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硬的症状,严重时出现运动障碍、姿势障碍等.由于运动神经障碍症状明显,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影响较大,因此临床上长时间对运动迟缓等症状进行研究和治疗.但随着临床对帕金森病的研究不断增加,其他症状也受到临床的重视,尤其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隐性影响逐渐得到重视.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能够影响患者的睡眠、情绪等,造成抑郁、嗅觉障碍、便秘等症状[1].本文对所选57例帕金森病患者以及57例未患帕金森病的患者的诊断和评价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临床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4例帕金森病患者和9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定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H-Y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叶酸、VitB12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同时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促进了帕金森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提升该疾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认知功能正常的80例癫痫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受教育年限、起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用药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12年[OR(95%CI):1.052(1.005,1.065),P=0.013]、起病年龄<17岁[OR(95%CI):2.375(2.158,2.568),P=0.008]、病程>5年[OR(95%CI):1.520(1.012,2.036),P=0.042]、发作频率>3次/年[OR(95%CI):3.185(3.080,3.420),P=0.001]、使用对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陈松涛 《河北医药》2013,(19):2970-2971
脑梗死在临床比较常见,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同时也能患儿脑内神经、血管等造成损伤。认知功能障碍属于脑梗死恢复期的并发症状,是血管性病变,患者对于新事物的认知或对旧有经验的解决能力有所下降,甚至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处理,降低生活质量[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介于人类正常老化与病理痴呆之间,是患者向老年痴呆渐进的临界状态[2],因而临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挽救患者的智能水平,并提高患者解决问题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患者90例进行临床研究,旨在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深化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早期干预可延缓患者认知功能的衰退及精神和行为症状的发展,有助于维持患者基本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0月至 2014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 实施常规的护理治疗措施,此外,对实验组实施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 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试验1个月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9.929,P <0.001)。实验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1] 、韦氏成人记忆量表( Weehsler Memory Scale ,WMS)[2]和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 ADL)[3]评分明显增高,两组MMSE(t=3.226,p=0.002)、WMS(t=3.394,p=0.001)、ADL(t=7.221,p<0.001)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4]。  相似文献   

7.
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用于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有很多种,但真正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目前只有3类:胆碱酯酶抑制药、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药及钙拮抗药。本文对上述药物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H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1例老年H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DS认知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老年H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逯亚敏 《河北医药》2013,35(11):1679-1680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好发于老年人,指的是患者术后在学习、关注、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症候群[1,2]。POCD一般表现为认知、人格、社交能力的变化,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以后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能力,导致患者康复延迟,医疗费用增加。本研究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术式及手术时间与POCD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导致POCD发生的相关因素。MMSE评分是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的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评价的方法,因此,本研究采用MMSE评分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对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其中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32例患者还同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和X线荧光透视吞咽检查进行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评定,并分析认知功能正常与障碍患者在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上的差异.结果:经4周康复治疗,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不如单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但与康复治疗前相比仍较明显.结论:对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提高对其吞咽功能的改善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认知缺损程度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职业功能和社会功能等预后也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精神分裂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或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到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 VaD )的一大类综合症, VCI可单独存在或(和) Alzheimer ( AD)伴随存在,2/3的卒中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1/3可发展为痴呆。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家庭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迫在眉睫,本文收集了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给予治疗组患者口服奥拉西坦,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eine,Hcy)与帕金森病(Parkinson&#39;s disease,PD)、帕金森临床分级及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7例30~85岁的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66例30~85岁帕金森病患者纳入研究,为PD组,登记病史及详细体检,行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级,通过MMSE及Moca量表筛查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把PD组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两个亚组。测定空腹Hcy,对比分析PD患者患病率及其病情分级与Hcy水平是否存在相关性,对比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Hcy水平是否也存在关联性。结果 PD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 PD认知功能障碍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PD认知功能正常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PD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很可能为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可以用来评定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不仅可引起肢体偏瘫和各种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而且还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这反过来又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康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1]。近年来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促进疾病早  相似文献   

15.
老年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老年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轻者可有轻度认知障碍,重者可发展为痴呆,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实施。研究老年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对策,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护理质量。为此,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疾病谱的改变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老年痴呆症,亦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常见病、多发病[1]。老年痴呆症属于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是一种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具有慢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2,3]。众多临床研究已证实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可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能力进一步恶化、免疫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功能失调性认知,这种认知障碍导致抑郁的易感性,出现行为、情感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相关症状[1-4]。本研究旨在探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提高临床医师对抑郁症认知障碍的认识,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综合康复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系统总结了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案,以方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ADL的影响。方法对符合标准的48例患者进行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及认知能力评价。结果治疗2个月后ADL评分及MoCA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同时给予早期认知功能训练,有利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张婷  高晓平 《安徽医药》2013,17(8):1414-1416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成为限制患者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及重返工作岗位的重要原因,所以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方法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就近几年有关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