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神经行为发育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50例LBWI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评估LBWI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统计两组相关资料,分析LBWI神经行为发育结局及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2个月,150例LBWI中133例神经行为发育正常,17例发育异常。异常组出生体质量≤1500 g、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产前未用激素、人工喂养、未进行智力开发教育占比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母体孕期并发症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质量≤1500 g、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产前未用激素、人工喂养、未进行智力开发教育是LBWI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LBWI神经行为发育不良主要受出生体质量≤1500 g、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产前未用激素、人工喂养、未进行智力开发教育等因素影响,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以改善发育结局。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preterm or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P/LBWI)生后营养的首选方式,肠内营养管理的目标是使患儿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减少因新生儿期营养摄入不足所致的生后生长受限及神经系统发育预后不良。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P/LBWI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肠内营养管理的最新实践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是反映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很多研究表明孕前体质量、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重要影响[1,2]。本文旨在同时考虑孕前体质量及身高这两个因素,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衡量妇女体质量的指标,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及巨大儿发生率与孕前体质量、孕  相似文献   

4.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preterm or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P/LBWI)在生后早期和(或)某些疾病状态下所必需的营养方式,作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一种辅助方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P/LBWI营养不良的风险,尽快达到P/LBWI生后营养的目标。本文从PN的适应证、不良反应、规范使用、尚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就近年来P/LBWI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PN管理的最新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P/LBWI的营养供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盘锦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检出率与新生儿孕周、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盘锦市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筛查,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查患儿血样本中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分析我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检出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孕周间的关系。结果盘锦市新生儿CH发病率为1/3843,其中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与其他单一性体质量儿CH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 <0.05),只有早产合并低体质量新生儿发病率为1/1316,显著高于其他新生儿(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方面系统功能不健全是早产低体质量新生儿CH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至关重要,及时诊治患儿并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毛立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40-2841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由于宫内发育不良或不成熟,提前分娩等原因,导致多个系统发育不完全,极易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1].为探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甲状腺激素水平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笔者对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甲状腺功能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早产和足月两种不同类型低出生体质量儿在0~24月龄间体格发育状况和营养状况,探讨不同类型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出生队列方法,以上海市嘉定区2016年1月至12月建立的出生队列中126名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体质量≤2500 g)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年龄、同社区,出生体质量在2500...  相似文献   

8.
<正>低出生体质量儿是指不论胎龄大小、发育成熟程度如何,只要出生后体质量不足2 500 g的新生儿统称为低出生体质量儿~([1])。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生存能力较弱,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各种疾病发生率较高,甚至可能伴有远期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2])。由于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奶时吸吮无力、易疲乏、摄入不足等原因,使得他们接受人工喂养的机会远高于正常体质量婴儿~([3])。因此,我院产科探索了一套新型护理模式(先接触再断脐、袋鼠式护理、强化母乳喂养),并用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和母乳喂养中,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质量儿(LBW)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相关因素,制定LBW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住院的LBW78例进行体质量监测,记录患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所需时间、每日体质量增加量,并与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质量百分数标准进行比照,统计LBW中EuGR发生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EUGR相关因素,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①78例LBW中出生时宫内发育迟缓(IUGR)27例,占34.6%;出院时EUGR57例,占73.1%,EUGR发生率明显高于IuGR发生率(P〈0.01)。②出生时胎龄≥37周(14例)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足量喂养时间明显高于出生时胎龄胎龄〈37周(64例)。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胎儿出生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开奶日龄、体质量开始增长日龄、合理肠外营养与EUGR发生率明显相关。结论胎龄、胎儿出生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开奶日龄、体质量开始增长日龄、合理肠外营养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宫外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早期进行喂养,积极防治并发症并给予合理的肠外营养可以降低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观察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围生期窒息史、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硬肿症、肺炎以及败血症等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的90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低出生体质量儿占82.22%(74/90),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的17.78%(16/90)(P<0.05),表明低出生体质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占70.00%(63/90),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的30.00%(27/90)(P<0.05),表明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本研究中的90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围生期窒息史者占51.11%(46/90),是引起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硬肿症、肺炎以及败血症等。结论降低早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原发病及早进行治疗,是预防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出生低体质量儿状况。方法对2009至2010年住院分娩资料进行统计回顾分析。结果 2009至2010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低体质量儿197例,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为10.93%(197/1803);其中,2009年出生新生儿791例,出生低体质量儿90例,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为11.38%(90/791);2010年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为10.57%(107/1012),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较高。应用加强围生保健,降低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赵静 《安徽医药》2017,21(7):1351-1353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住院并分娩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97例,按照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接受常规健康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通过对婴儿进行随访12月,比较两间体格发育情况以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结果 通过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各项指标的时间、组间以及与时间的交互作用的整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各项指标随着时间的进展,均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的体质量和头围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总平均发育商,发现实验组在6月龄、9月龄以及12月龄时均较对照组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促进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体格发育以及神经心理发育,有助于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自2010年成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以来,低出生体重儿(LBWI)、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2500 g)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NICU收治LBWI、VLBWI共计2291例患儿,根据NEC诊断标准将这些新生儿分为NEC组和非NEC组,收集两组患儿及其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之后按照相近胎龄和体重1∶1配对NEC组和非NEC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NEC组中低胎龄,低出生体重,RDS,肺炎,PDA,布洛芬治疗PDA比例明显高于非NE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EC组产妇产前使用抗生素治疗明显高于非NE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S(OR=4.32,95%CI:2.41~16.24),肺炎(OR=7.54,95%CI:3.74~24.41),PDA(OR=2.94,95%CI:1.87~6.23)是LBWI、VLBWI发生NEC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肺炎,RDS,PDA,布洛芬治疗PDA,产妇产前使用抗生素治疗,这些因素对LBWI、VLBWI诱发NEC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加了LBWI、VLBWI发生NEC的风险,其中RDS,肺炎,PDA是发生NEC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的手,对婴儿皮肤进行科学的刺激,促进婴儿健康发育的方法.我院于2005年1月开展了低出生体质量儿抚触,改善了行为神经(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的发育,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至2007年本院低出生体质量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55例,除外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疾病、先天性遗传代谢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时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正>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是指胎龄满28周而不足37周,出生体质量在1500 g以下的新生儿。由于早产低体质量儿的身体各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抵抗力低下,极易出现合并症和并发症,病死率较高。通过精心的护理能降低其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下面介绍1例我科近10年来收治的1例体质量最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儿女性,生后1.5 h于2012年10月9日入院,母孕28周,  相似文献   

16.
<正>高危新生儿(简称高危儿)是指在母亲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存在有高危因素影响的新生儿群体,可能是有危急症状的新生儿,也可能是存在有潜在危险因素的新生儿。高危儿致死致残率较高。临床常见高危儿主要有:胎龄<37周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2500 g的低体质量儿、宫内窘迫、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持续低血糖、持续低氧血症、新生儿溶血症、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影像学显示脑异常、分娩时难产等。高危儿出院后,如能早期给予综合性干预,则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我院2010年5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死亡中,体重<25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以下简称LBWI)占大多数,为了减少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我院出生的1240例LBWI资料进行分析。资料与分析 1986年元月至1990年12月共出生活产新生儿14979例,死亡131例;死亡率为8.7‰,其中LBWI1240例,死亡80例;死亡率为64.5‰;占总死亡数的61.1%。一、性别、孕周与死亡的关系 1240例中,男550例,死亡48例,占8.7%;女690例,死亡32例占4.6%,男性死亡明显高于女性,有极显著性差异(u=2.93 u>2.58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对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运动发育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29例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和83例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Alberta运动发育评估。结果低出生体质量组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出生体质量组,经训练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可以对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运动发育进行筛查、评估及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19.
低体质量早产儿(low-birth-weight premature infants)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质量小于2.5 kg的活产婴儿,在中国的发生率为5.0%~6.4%[1]。因各项生理功能尤其是呼吸功能发育不全,故低体质量早产儿病死率极高。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迅速发展及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的设立,低体质量早产儿存活率有了较大提高,但后期体格、智力发育异常的发生率却逐渐显现。早期干  相似文献   

20.
<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的眼科疾病,是导致早产儿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失明的主要原因。导致ROP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早产及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