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亚急性期抑郁状态及其与脑梗死特异性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56例分为无睡眠呼吸障碍98例(A组)和睡眠呼吸障碍58例(B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发病2周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定抑郁状态和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并对A组患者HAMD和S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等因子分明显升高(P0.05,0.01);记忆/思维,社会参与,行动能力维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0.01)。B组记忆/思维、日常活动能力、行动能力、手功能及社会参与维度分与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迟缓及绝望感等因子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0.01)。结论:脑梗死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亚急性期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SIS生存质量较差,抑郁与其SIS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睡眠障碍分级护理对睡眠障碍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医院收治的睡眠障碍脑梗死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观察组采用睡眠障碍分级护理组,比较2组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后焦虑与睡眠障碍及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焦虑与睡眠障碍及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脑梗死患者170例,经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后分为无焦虑组(72例)和焦虑组(98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0)"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和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的评估,并对焦虑与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焦虑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无焦虑组(P0.05,P0.01,P0.001)。记忆/思维维度的SIS评分焦虑组明显低于无焦虑组(P0.01)。HAMA总分及精神焦虑因子评分与PSQI总分及除"使用睡眠药物"外的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相关性(P0.01,P0.001)。躯体焦虑评分与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01)。HAMA总分及精神焦虑、躯体焦虑因子评分与记忆/思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01)。HAMA总分及躯体焦虑评分与行动能力、手功能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脑梗死后焦虑患者睡眠障碍明显,生存质量较差,焦虑对睡眠质量和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间数据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性别、社会支持情况、HAMA评分、HAMD评分、焦虑率、抑郁率,POMS紧张-焦虑、发怒-敌视、疲劳-迟钝、抑郁-气馁等单项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年龄分布、学历分布、婚姻状况分布与对照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为一般性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的睡眠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CVD)与睡眠呼吸障碍(SDB)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多导睡眠图(PSG)对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睡眠全程监测,并选择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相当的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正常时照组.结果 研究组睡眠结构紊乱,表现为睡眠效率降低、深睡期和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减少、浅睡时间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呼吸暂停时间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增高(P<0.01),动脉氧饱和度(SaO2)明显降低(P<0.01),34例(85%)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阻塞型睡眠障碍20例(58.8%)(OSA).结论 睡眠呼吸障碍,尤其是OS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既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又受其影响加重.  相似文献   

7.
8.
睡眠呼吸障碍(SDB)是指由于上气道阻力增加或呼吸中枢驱动障碍,导致的低通气或呼吸暂停(SA),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症状的临床征候群.主要包括:鼾症、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性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等.本文主要就OSAHS、CSA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李艳  单岩  张文萍 《全科护理》2011,(24):2239-2240
介绍心力衰竭伴睡眠呼吸障碍的现状、生活质量研究状况以及Roy适应模式在伴睡眠呼吸障碍的心力衰竭病人中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对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睡眠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睡眠护理,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入睡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为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睡眠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碧姬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62-1263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而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一部分,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08年5月开始,制定了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标准,并依照标准实施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及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及研究组各3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和研究组加用百忧解,研究组还予生物反馈治疗,采用HAMA和HAMD进行抑郁和焦虑评分,以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CNS评定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分别为91.5%、65.7%和45.7%,焦虑、抑郁的有效率分别为89.2%、71.4%和40%,研究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睡眠护理管理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宁津县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传统护理+睡眠护理管理,护理后对照组间患者病情康复情况与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首次发作脑梗死的患者中,分析吞咽困难在睡眠呼吸暂停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电视透视检查,将5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吞咽困难组和非吞咽困难组两组,比较梗死部位、梗死严重程度对呼吸紊乱的影响,探讨吞咽困难在睡眠呼吸暂停中的可能作用。结果吞咽困难组在急性期的阻塞性事件最为突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0.9次/h;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19.1),非吞咽困难组的呼吸暂停事件明显减少(AHI9.5次/h,OAI8.6)。多元相关性分析显示,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与AHI和OAI有一定的相关性(AHI,P=0.018;OAI,P=0.024)。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出现的阻塞性事件的数量和类型,与神经系统损伤后继发的咽喉部肌肉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5.
Purpose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tool to predict risk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among pediatric patients in the preoperative setting.Design/Methods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and a survey of nursing staff to compare two tools that were determined to be valid in assessing risk of OSA and postanesthesia complications in pediatric patients aged 6 months to 18 years was conducted. About 300 pediatric patients presenting for elective surgery were screened for OSA using STBUR (Snoring, Trouble Breathing during sleep, struggling to Breathe during Sleep, and waking UnRefreshed) and ST(1)OP-BANG (Snoring, Tonsillar hypertrophy, sleep Obstruction, BMI, Age,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and Genetic/congenital deformities) concurrently. Six preoperative nurses were then surveyed to compare ease of use and time to complete the screening tools.FindingsThe STBUR tool was found to predict complications in 37.5% patients versus 22.7% patients with the pediatric ST(1)OP-BANG. Nursing staff found that although both tools were quick and easy to use, the STBUR tool was easier for parents to answer.ConclusionsUse of a screening tool to help predict risk of OSA and postanesthetic complications also helps to dictate anesthesia technique, nursing staffing requirements, and plans of care for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本科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护理专业本科生焦虑抑郁状况、提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本科医学院校护理学院抽取15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为评价工具,调查其焦虑抑郁状况的发生情况以及睡眠质量。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的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6.11%和20.13%,SAS、SDS总分分别为(41.32±7.94)和(44.70±9.94)分,评分显著升高,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本科生AIS总分为(9.78±4.77)分,其中89.9%的学生存在睡眠问题,80.5%的学生存在失眠状况;相关分析表明,SAS、SDS总分与AI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需要调控护理专业本科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加强心理疏导,及时查找原因,增加体育锻炼,消除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以促进护理专业本科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加用rTMS治疗。2组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定,并行多导睡眠监测,记录各项睡眠指标,评价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并随访治疗结束后1月时睡眠障碍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的一般情况、PSQI及SRSS评分、睡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2组的PSQI及SRSS量表评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觉醒次数、觉醒时间、S1%、S2%、(S3~S4)%、REM%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SQI及SRSS评分、睡眠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较单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0选择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的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大多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提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