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将50例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时静咏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及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及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中肝素封管液的浓度配置,研究最安全、有效的肝素封管液浓度.方法:收集2010 年5 月-2011 年12 月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采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同时分别对患者采取三种不同浓度的肝素液进行封管试验,以此来对比分析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种不同浓度的肝素钠封管液的封管效果,Ⅰ组的正常率为77.12%,Ⅱ组的正常率为92.80%,Ⅲ组正常率为23.53%.统计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的临床应用数据显示:针眼出血率最高的是Ⅰ组,正常率是最高的是Ⅱ组,堵塞率最高的是Ⅲ组.讨论:肝素做为常用的酸性黏多糖抗凝剂,其在人体内、外均能起到有效能延缓或者阻止血液凝固.而通过临床验证:浓度配置为150ml 生理盐水加入12500U (2mg)肝素钠的封管效果最佳,其不仅延长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因此此浓度的封管液比较适宜临床封管.  相似文献   

4.
张熠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45-146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肝素钠两种留置针封管液及不同封管时间的效果.方法:把9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1组35例用生理盐水封管维持10h;生理盐水2组25例用生理盐水封管维持23h;肝素盐水组30例用肝素钠溶液封管维持23h.结果:患儿两种封管液维持时间及保留天数比较,经方差检验,生理盐水1组与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盐水1组与肝素盐水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生理盐水2组与肝素盐水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儿留置针相同的封管液在保留天教相对延长,封管后维持时间23h组优于10h中途冲管组,而肝素盐水组又优于生理盐水2组.  相似文献   

5.
齐力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71-172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方法:200例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比较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及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时,要根据患儿的病种和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因其材料柔软,不易脱出血管,减少病人的痛苦,同时为抢救提供有效治疗通道且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已经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痛苦,有保护血管,便于抢救和用药,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1].封管是留置针应用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置管并发症.近年来,国内许多护理学者对留置针封管技术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对此综述如下.1 封管液种类1.1 肝素盐水 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常用的抗凝剂,在体内、体外均具有强抗凝作用[2].有研究表明留置针用肝素盐水封管对于出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是安全可靠的[3].  相似文献   

8.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危重患儿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而且小儿输液量较少,2次输液间隔时间多为16~22H,需要较长的维持时间,所以有效封管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一直是儿科护理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留置针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保护了血管,减少了患儿痛苦,而且为临床输血、补液、给药及抢救提供了保证。但选用何种封管液,国内报道不一。笔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危重患儿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而且小儿输液量较少,2次输液间隔时间多为16-22H,需要较长的维持时间,所以有效封管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浅静脉留置针采用不同的封管液封管,应用循证护理探讨最佳封管液。方法:将180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50u/ml肝素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4-5ml采用正压封管的方法进行封管。结果:三组封管液堵管与漏管的情况经X。检验后,P〉0.05,数据差别无显著性意,都可应用于浅静脉留置针的封管。结论:三种封管液各有其优点,在确保患者舒适安全的前提下,应根据具体条件及病情选择合适患者病情的封管液。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报告10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用两种封管方法〈生理盐水(8~10)ml正压封管;250u/m肝素钠生理盐水稀释液(3~5)ml封管〉时的堵管、出血、感染情况和留管时间,认为:深静脉置管后应注重导管防脱、防堵、防感染护理,封管最好选用肝素稀释液.  相似文献   

14.
探讨马铃薯片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导致静脉炎的疗效.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患者按入院日期的单双随机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和50%硫酸镁溶液持续外敷患处皮肤,比较其疗效及显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p〈0.05,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7.
赵伟红 《中医临床研究》2013,(7):109-109,112
目的:探讨预防胸腔闭式引流管堵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0例血性胸积液患者应用胸腔闭式引流管行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分为肝素钠组、尿激酶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前两组分别应用肝素钠与尿激酶封管;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观察各组胸腔闭式引流管堵管发生率。结果:肝素钠组有2例不完全的堵管,尿激酶组没有发生胸腔闭式引流管堵塞,对照组发生堵管例数较多,与肝素钠组、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素钠与尿激酶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肝素钠与尿激酶封管,可以避免胸腔闭式引流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抗栓方预防髋、膝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3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65例,Ⅱ组68例。术后当天即开始预防血栓治疗,Ⅰ组采用自拟抗栓方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Ⅱ组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同时,2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术后第8天统计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前、术后2 d、术后7 d测定2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①Ⅰ组患者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Ⅱ组1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262,P=0.039)。②全血低切黏度: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35.374,P=0.000)和分组效应(F=17.096,P=0.042);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20.980,P=0.000);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957;t=-0.114,P=0.915;t=-0.900,P=0.419)。③全血高切黏度: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80.971,P=0.000)和分组效应(F=39.118,P=0.003);时间与组别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2.102,P=0.185);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2,P=0.879;t=0.012,P=0.991;t=-0.530,P=0.624)。④血浆黏度: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浆黏度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8.814,P=0.001)和分组效应(F=9.265,P=0.034);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7.156,P=0.001);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7,P=0.935;t=-0.157,P=0.883;t=-1.469,P=0.216)。⑤红细胞压积: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红细胞压积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8.988,P=0.012),但不存在分组效应(F=0.101,P=0.767);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7.328,P=0.016);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16,P=0.988;t=-0.106,P=0.921;t=-0.985,P=0.380)。⑥红细胞聚集指数: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24.763,P=0.000),但不存在分组效应(F=0.424,P=0.550);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35.746,P=0.000);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1,P=0.880;t=-1.106,P=0.921;t=-1.966,P=0.121)。⑦纤维蛋白原: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2.496,P=0.003),但不存在分组效应(F=0.015,P=0.909);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7.874,P=0.013);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2,P=0.976;t=-0.178,P=0.867;t=-0.555,P=0.609)。结论:自拟抗栓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预防髋、膝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桃红四妙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妙汤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术后测定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情况、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切口引流量、血肿瘀斑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①患肢肿胀情况.大腿周径:不同时间点周径不全相同(F =25.320,P=0.000);2组间周径总体有差别(F =5.530,P=0.024),进一步比较显示术后第6天治疗组周径小于对照组(F=175.303,P=0.000);治疗方法与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4.214,P=0.000).小腿周径:不同时间点周径不全相同(F =67.520,P=0.000);2组间周径总体有差别(F =5.348,P=0.026),进一步比较显示术后第2天、第6天、第10天治疗组周径小于对照组(F=13.960,P=0.001;F=42.183,P=0.000;F=7.678,P=0.009);治疗方法与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22.428,P=0.000).②凝血指标.2组患者术后第2天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0,P=0.147;t =0.821,P=0.417);治疗组术后第14天与术后第2天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值均大于对照组(t=2.117,P=0.041;t=2.104,P=0.042).③血小板计数.不同时点血小板计数不全相同(F =67.155,P=0.000);2组间血小板计数未见不同(F=0.716,P=0.403);治疗方法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0.318,P=0.591).④切口引流量.术后治疗组切口引流量小于对照组(t=1.520,P=0.137).⑤血肿瘀斑发生情况.术后2组患者血肿、瘀斑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44; x2 =2.667,P=0.102).⑥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治疗期间仅对照组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44).结论:桃红四妙汤结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减少术后出血,有效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