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以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急诊ICU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痰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急诊ICU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5.87%和38.37%;86例患者中单菌株感染38例(44.19%),两株以上混合感染19例(22.1%),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29例(33.72%);共分离病原菌264株,其中G-菌132株(50.00%)、G 菌87株(32.95%)、真菌45株(17.05%);G-菌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23.48%),G 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10.23%);药敏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结论:急诊ICU危重患者肺部以耐药菌混合感染多见,应加强病原学监测以指导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前瞻性采用ATB鉴定法和药敏测试仪拟检测76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细菌学特点及药敏感特性。结果:痰培养共检出菌株171株,以G-杆菌为主(53.80%),其次为G+球菌(33.33%)和真菌(12.87%)。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最多;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药物敏感试验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敏感,G+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最敏感。结论:G-杆菌是急性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治疗上宜根据患者个体的药敏情况及临床表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NICU中111例合并院内感染的患者,根据感染部位采取痰、中段尿、血等标本进行菌落培养、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分离出22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菌43.8%,阳性(G )菌42.4%,真菌13.8%。G-菌顺位:大肠埃希菌37.8%,鲍曼不动杆菌23.5%,肺炎克雷伯菌16.3%,铜绿假单胞菌10.2%;G 菌顺位:金黄色葡萄球菌69.5%,屎肠球菌17.9%。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1.5%。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G 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大多数G-菌对亚胺培南仍有较高敏感性。结论: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株,临床上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外科术后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患者痰菌菌株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其特点,供临床借鉴.方法 选择2005-01至今我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284例,收集共1403株痰菌资料进行治疗分析.细菌室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采用涂片扩散法(K-B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L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1403株细菌中,G-杆菌1222株(87.09%),其中铜绿假单胞杆菌442株(占G-36.17%),肺炎克雷伯杆菌271株(占G-22.17%),不动杆菌216株(占G-17.67%),大肠埃希菌154株(占G-12.60%),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80株(占G-6.54%),阴沟肠杆菌59株(占G-4.82%);G+菌181株(12.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3株(占G+56.9%),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78株(占G+43.1%).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所测定17种抗菌药物中对肠道阴性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最强的一类抗生素.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对一般重症感染具有和泰能相似的临床疗效.耐药球菌对其他抗生素均显示较高的耐药率,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为耐药球菌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情况,为临床治疗及ICU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将1 250份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139株细菌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 13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127株(91.37%),G+球菌12株(8.63%);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36.69%、肺炎克雷伯菌为17.27%、阴沟肠杆菌为10.07%、产气肠杆菌为8.63%、鲍曼不动杆菌为5.76%、大肠埃希菌为5.76%.革兰阳性(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63%.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临床上及时掌握病原菌变化规律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ICU获得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药敏情况.[方法]对因肺部感染住院的HD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共发生46例次肺部感染,痰液细菌培养38例次为阳性,检出革兰阳性菌(G )14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5株、肠球菌2株;检出革兰阴性菌(G-)19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7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大肠埃希菌4株、流感嗜血杆菌3株;检出真菌5株.G 对万古霉素,G-菌对亚胺培南,真菌对氟康唑耐药率最低.[结论]尿毒症HD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G-菌,且致病菌对传统抗生素耐药性明显;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真菌感染发生率高;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选择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内肺部感染的痰培养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0年8月-2005年8月住院病人210例227株痰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50株,占66.1%;革兰阳性球菌53株,占23.3%;真菌17株,占7.5%。菌种分布中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多见。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性强,亚胺硫霉素和万古霉素分别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有很高敏感性。[结论]院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菌的耐药性高,通过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了解院内肺部感染病人致病菌的流行特征,指导临床正确而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182例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在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住院的182例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186株致病菌,其中G-菌105株,占56.5%,G+菌59株,占31.7%,真菌22株,占11.8%.4种主要G-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不动杆菌)均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3种主要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G、四环素耐药尤为严重,未发现有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情况.结论: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大部分出现多重耐药现象,细菌耐药性监测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重症监护室(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对常用抗菌剂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本院ICU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本院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送检的痰液共检出病原菌128株,其中G-杆菌101株,G+球菌17株,念珠菌10株。位居前3位的G-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4例,34/128),铜绿假单胞菌(32例,2/12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31例,31/128)。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小于20%外,对其他11种抗菌剂的耐药率均大于50%。结论 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以G-杆菌为主,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近年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呼吸道感染患者痰细菌分离株及耐药情况。结果G- 杆菌占 67.4% ,G 菌 2 1 .3 % ,真菌 1 1 .3 %。G- 杆菌中占前三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 (2 6 .1 % ) ,不动杆菌 (2 3 .4% ) ,肺炎克雷伯杆菌 (1 1 .8% ) ;G 菌以粪肠球菌为主 (39.2 % ) ,其次为链球菌 (2 3 .7% ) ,金葡菌 (8.9% ) ,其中金葡菌均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G 杆菌对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泰能 )耐药率最低为 1 7.9%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34 .7% ,环丙沙星 44 .8% ;G 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为 0 %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1 5 .6 %。结论老年人呼吸道感染仍以G- 杆菌为主要致病菌 ,其次为G 菌及真菌 ;G- 杆菌耐药菌株及MRSA感染比例增高 ,结合老年患者临床特点 ,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
1000例动态脑电图检查的癫痫外科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癫痫外科门诊病例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000例在癫痫外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动态脑电图检查癫痫病例,统计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发病情况、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66.5%为男性病人,74.7%已明确诊断者,90.2%年龄在30岁以下,有可能相关病因者42.3%,发病年龄30岁以下者占97.5%,65.2%为强直-痉挛性癫痫,近3个月发作次数超过4次者占57.5%,28.5%有影像学异常。82.5%病人有脑电图异常,70.4%病人可以完成基本癫痫灶定位,69.5%的病人联合用药。结论癫痫外科门诊病人的特点是诊断明确、病情严重、结构异常、脑电图异常、联合用药的病人较多,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下,强直-痉挛性发作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芬  郑再菊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210-1211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患者大多施行各种管道引流,且伴有昏迷、烦躁、失语等症状,管道护理风险明显增高,常见风险为管道部分脱出或全部脱落、阻塞甚至夹闭、引流过多等,如处理不当,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为提高管道护理质量,笔者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NICU收治180例患者的管道护理资料,分析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神经外科基础护理工作到位管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神经外科的护理特点 ,在抓安全的基础上狠抓了基础护理的到位管理。对危重病人、一级护理病人“三短六洁”的护理措施落实到班、时间到人。重视最佳基础护理流动红旗评比 ,以促进基础护理质量达标 ,将有关内容贴在排班本上并将达标项目落实到各班次 ,加强卫生健康宣教 ,制定护患联系卡、术前术后教育卡 ,严格明确基础护理中护士的职责和陪护的协助范围 ,增强安全意识达到安全护理 ,激发护士争先进的热情 ,提高基础护理的达标率 ,提高病人满意率 ,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起对现有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实施,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颅脑外伤及开颅术后中枢性高热者降温、预防褥疮的疗效.方法研究38例颅脑外伤后高热病人,应用亚低温疗法的护理.观察亚低温治疗前后氧饱和度(SPO2)、颅内压监测(ICP)及生命体征,包括体温(T)、脉搏(P)、呼吸(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平均值,配对t检验.结果T、R、ICP、SPO2经统计学处理P<0.001,SBP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P、DB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调温床进行亚低温治疗对颅脑外伤及开颅术后中枢性高热者降温有良好效果,并能预防褥疮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2例神经外科患者的研究,评价术中超声检查在病灶的定位,肿瘤边界的确定,监测术后有无肿瘤残余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术中超声对颅内病灶的发现率达到了100%.术中超声能准确地判断病灶的边缘.在术后对残余肿瘤的监测方面,超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术中超声的应用,将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Sub cryotherapycanplayanappropriateroleinthetreat mentofHyperpyrexiacausedbyCraniocerebraltrauma ,intheprotectionofbloodbrainbarrier ,andinthepreventionofgettingworseofthecerebraledema[1] .Sub cryotherapywaswidelyusedinNeurosurgeryICUofourhospital.NowIrepo…  相似文献   

18.
程华  郑静  徐莉  龚仁蓉 《华西医学》2013,(4):585-588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复杂脑脊髓血管病杂交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2年5月华西医院手术室完成的56例神经外科杂交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神经外科杂交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出现明显危及患者安全的情况。结论神经外科Hybrid手术治疗复杂脑脊髓血管病较普通手术更为安全有效。但手术护理准备及配合更为复杂,在手术室布局、手术流程方面需要医护协调专门进行优化。有神经外科专业经验的护士经过一段时间专门培训后担任手术巡回及器械护士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9.
因脑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特性,在行颅内病灶手术时,需限制手术野的范围,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颅脑手术时病灶的精确定位及手术区的实时监控十分重要.术中超声作为一种术中实时显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会出现凝血功能亢进,本研究拟使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来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凝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n=20)、对照组(n=20).对照组术后输注晶体液,实验组术后输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0 ml/kg,余输液同对照组.观察病人的血常规、常规凝血功能、Sonoclot凝血功能、无创胸阻抗心功能监测.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PT术后2、3日与术后1日比较明显缩短,Sonoclot凝血斜率和血小板功能较术前都有升高,实验组变化不显著;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心功能状态,尿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凝血机能亢进,有生成血栓的倾向;术后输注羟乙基淀粉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亢进状态,不加重患者的心功能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