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分子多孔微球GDX- 203 对食用合成色素的吸附。方法 胭脂红、苋菜红、亮蓝、靛蓝及柠檬黄的水溶液易被高分子多孔微球GDX- 203 吸附,吸附量用色谱法和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结果 高分子多孔微球GDX- 203 能吸附上述色素,其中对亮兰和胭脂红的吸附量较大。结论 GDX- 203 是一种理想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熟食肉制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熟食肉制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4种常见人工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P-ODS4.6×125mm色谱柱,分析时间10min左右,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乙酸铵,流速1.0ml/min,波长254nm。结果线性关系良好,4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回收率在96.0%~103.0%之间,变异系数2.91~3.50,最低检出量柠檬黄0.0005g/kg、苋菜红0.0008g/kg、胭脂红0.0007g/kg、日落黄0.0009g/kg。结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4种人工合成色素,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3.
玫瑰茄色素在液体药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药剂常进行着色,这不仅是为了鉴别,颜色悦目的制剂还能引起病人的愉快心情而乐意服用,在儿童用药中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内服着色剂常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靛兰四种,均为合成食用色素。其中苋菜红、胭脂红虽被公认为低毒的合成色素,但它们对人体健康仍是有害的,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考虑到玫瑰茄色素具有诱人的红色,在常温下相当稳定,食品行业中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用红色色素,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玫瑰茄色素应用于内服液体中的初步试验证明,玫瑰茄色素在液体药剂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人们常在食品中添加人工合成着色剂(又称色素)。色素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可任意拼色且价格便宜。柠檬黄和日落黄均为合成着色剂,主要为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类化学物质,本身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人体食用过量的柠檬黄和日落黄可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还可能对人体的肾脏、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世界各国对色素的品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有严格限制,因此  相似文献   

5.
<正> 1 仪器和材料 MP—1型溶出分析仪。实验条件:超=0.35V,E终=-0.95V,2次微分测定。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和靛蓝的底液:NH_3-NH_4Cl溶液(取7ml浓氨水,称取5.4g氯化铵,一起溶成1000ml水溶液)。亮蓝底液:0.25mol/L NaAc-1.4mol/L HAc溶液。 2 测定结果 汽水:50份,检出率:68.0%,超标率:26.0%;果味水:25份,检出率:40.0%,超标率:  相似文献   

6.
七种合成食用色素在三乙醇胺的不同pH溶液中有良好的极谱峰。在pH7.6-8.0时苋菜红、日落黄、柠檬黄、果绿、胭脂红和赤鲜红分别在-0.43,-0.51,-0.57,-0.57.-0.60和-0.85V(VS.SCE,下同)出峰;pH0.8-1.2时,亮蓝在-0.41V出峰。各峰峰形良好,且能明显分开。线性范围赤鲜红是1~10μg/10ml,其余六种色素均为5~100μg/10ml。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最低检出限分别为:柠檬黄,苋菜红,赤鲜红0.05μg/ml;果绿0.06μg/ml;日落黄0.08μg/ml;胭脂红,亮蓝0.12μg/ml。变异系数1.5~9.8%;回收率96.5~110.0%。报道了赤鲜红的测定方法,并发现市售果绿实质是柠檬黄和亮蓝(6+1)的混和物。方法快速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偏最小二乘法-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多种食用合成色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多种食用合成色素中的应用.方法: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的λmax分别是428±2nm、482±2nm、508±2nm、520±2nm,表明它们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用PLS法辅助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同时测定上述四组分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结果:四组分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6%、100.5%、99.5%、101.1%和1.28%、1.11%、1.01%、1.96%.实测两种样品,均获得较好结果.结论:PLS法为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的多组分体系分光光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吉林省九个城市流通领域中食品质量状况。方法对2007年吉林省九个城市流通领域中7类食品合成色素监督抽查结果进行分析,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计算并评价7类食品的监测合格率。结果总体抽查合格率较高其中日落黄和胭脂红的合格率达到100%,而苋菜红合格率也达到了85.19%。结论吉林省九个城市流通领域中食品状况不是非常乐观,毕竟还有一少部分食品没有达到合格标准,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力度,对流通领域食品进行监督抽查。  相似文献   

9.
为测定药用胶囊中苋菜红和胭脂红混合色素的含量,应用导数极谱法对苋菜红和胭脂红进行连续快速测定。结果:在pH9.4的氨基乙酸(0.1mol/L)介质中,苋菜红和胭脂红分别于-0.62V、-0.83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导数波高分别与2种色素的浓度在0.08~13.0mg/L、0.1~11.0mg/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04mg/L、0.05mg/L。提示:导数极谱法用于药用胶囊中苋菜红和胭脂红混合色素含量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主要食品的化学污染物污染状况。方法检测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9-2003执行,评价方法按照GB 2762-2012和GB 2760-2011执行。结果食品中重金属铅、镉、总汞、总砷检测采集生乳、玉米、白菜、大米和鲢鱼5类食品共70件样品,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亚硝酸盐检测采集熟肉制品和腊腌制品各20件,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合成着色剂(苋菜红、胭脂红、诱惑红、日落黄、柠檬黄、亮蓝)和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采集熟肉制品、腊腌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和果冻5类60件食品,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甜味剂采集饮料、冷冻饮品和果冻3类20件食品,样品检测结果合格19件、不合格1件,为果冻中检测甜蜜素超标。结论北京市平谷区食品无明显化学性污染物污染。  相似文献   

11.
3种食用合成色素的示波极谱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检测饮料中混合色素柠檬黄、苋菜红和胭脂红的含量。方法 :准确吸取适量色素标准对照贮备液于 10ml容量瓶中 ,加入 0 .1mol/LNa2 HPO4-NaH2 PO4(pH =8.10 ) 3.0 0ml,滴入两滴 0 .0 1%明胶 ,用石英重蒸水定容至 10ml,混匀后倒入干燥洁净的 10ml电解池中 ,通氮气 3~ 5min除氧。在 - 0 .2 0v~ - 0 .80v区间进行阴极扫描 ,测量峰高值ip。结果 :峰电流Ip与柠檬黄的浓度在 7.4 0× 10 -7mol/L~ 1.16× 10 -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为 0 .996 7;峰电流Ip与苋菜红、胭脂红的浓度在 4 .6 9× 10 -7mol/L~ 1.32× 10 -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9971、0 .9976。回收率范围为 98.5 %~ 10 7.7% ,RSD为 0 .392 %~ 0 .5 4 0 %。结论 :运用此法对饮料进行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佛山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管理,为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市场随机抽样的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三氯杀螨醇、铅、镉、汞、铝、甜蜜素、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等化学污染物按有关国家食品卫生检验方法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 2008~2010年3年度共检测样品588份,不合格94份,总超标率为16.0%。其中92份样品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率为10.9%;316份样品检测铅、镉和汞,超标率依次为6.5%、7.3%、3.8%;64份样品检测铝,超标率为:29.7%;96份样品检测甜蜜素,超标率为10.4%;20份样品检测色素,未有样品超标。结论佛山市大部分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部分食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农药残留、铅、镉、铝、甜蜜素等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卫生管理和监测,从源头上杜绝化学性污染,确保佛山市的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测定药用胶囊中苋菜红和胭脂红混合色素的含量,应用导数极地对苋菜红和胭脂红进行连续快速测定。结果:在pH9.4的氨基乙酸介质中,苋菜红和胭脂红分别于-0.62V,-0.83V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导数波高分别与2种色素的浓度在0.08-13.0mg/L,0.1-11.0mg/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检测限为分别为0.04mg/L,0.05mg/L。  相似文献   

14.
红花黄色素与柠檬黄的稳定性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方法利用光、热、酸、碱及金属离子等对红花黄色素与柠檬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结果红花黄色素易溶于水和乙醇;对酸、碱、金属离子及光照等稳定。结论红花黄色素与柠檬黄具有相似的色调,而且红花黄色素的色调比柠檬黄更为柔和。因此,利用红花黄色素对食品或饮品进行着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番禺区熟肉制品中人工合成色素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番禺区熟肉制品中人工合成色素使用的情况。方法抽查集体饭堂、餐饮店、熟肉店82间,共采集152份熟肉制品进行检验。结果所检样品中人工合成色素检出率为53.95%,其中检出2种色素以上的样品有18份,占检出总数的21.95%;4种合成色素中胭脂红和柠檬黄的使用最为普遍,检出率分别为30.26%、21.05%。盐焗食品和烧烤肉制品添加色素的情况较为普遍,餐饮业、熟肉零售店违规使用色素的情况非常突出。结论番禺区熟肉制品中滥用人工合成色素情况非常严重,应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和健康教育的力度,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含乳饮料中部分常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情况。方法对广州市企业生产的合乳饮料进行主动监测,主要检测其中10种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样品中,食品添加剂超标率为0.54%,山梨酸的检出率最高为23.86%,人工合成色素以柠檬黄及日落黄的检出率较高,甜味剂以安赛蜜及甜蜜素为主。结论允许使用的8种食品添加剂的检出平均值低于国标限量,说明广州市生产的含乳饮料中虽存在违规添加食品添加荆现象,但总体情况不算严重。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仍应加强监管以杜绝违规现象。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食品中非食用色素酸性橙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保证食品安全,建立了一套检测食品中非食用色素酸性橙II的方法.方法以甲醇-0.02mo1/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484nm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其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5.91%,回收率在91.75%~104.20%范围内.结论本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合成色素与非食用色素酸性橙Ⅱ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广州市越秀区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越秀区内部分市场、超市及餐饮企业的各类食品开展金属及有害元素、甲醛、抗生素、农药、添加剂等30余项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2007-2008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铅含量平均合格率为95.28%,粮食和皮蛋合格率最低,为87.5%,水产品镉的合格率为85%;鸡蛋的土霉素榆出率为66.67%.禽畜肉中四环素、土霉素和氯霉素检出率分别为27.27%、15.91%和4.55%;保鲜食品甲醛的检出率最高,达76.19%,水发食品中甲醛平均含量为538.64 mg/kg,检出率为66.67%:水产中六六六的检出率为36.11%,其他食品中均未检出农药;乳制品中苯甲酸的超标率为28.57%:凉拌菜和熟肉中存在违规添加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的现象,熟肉中柠檬黄的超标率为7.84%.结论 越秀区部分食品受到铅、甲醛、抗生素及添加剂的污染,存在食品安全的风险.应加大监督监测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食品色泽是构成食品感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某些人工合成染料而使食品着色。但研究证明,一般的合成色素都有程度不等的毒性,有的甚至具有致癌性。因此,研究开发天然无害食用色素对保证人体健康具有深远意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有大量下脚料被弃置。因此,采用生物和化学的方法对其加工过程中的废弃下脚料提取天然食用色素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本文介绍几种色素提取方法。三玉米台次中提取黄色素1.l提取方法玉米黄色素属异戊二烯类色素,其提取工艺流程是:①洗净玉米鼓皮,烘干、粉碎。②用95%无水乙醇浸泡,60…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售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的HPLC测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上海市售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的含量水平,为食品卫生学研究和保护食用者安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定检测波长,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溶剂提取的超声波震荡、摇床振摇、低温浓缩等前处理方法。结果根据现有国家标准,18种被检测食物样品中5种肉制品违规添加胭脂红。山楂片含量超标,葡萄酒、花雕酒、红肠肠衣、干玫瑰添加量接近极限。结论上海市售食品中存在人工合成色素滥用的情况,规范食品生产和流通是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