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催化油浆用实沸点蒸馏仪进行窄馏分切割,分别考察切割温度大于440~500℃的拔头油浆性能,并采用不同的拔头油浆与不同的沥青原料进行沥青调合试验。试验表明,采用拔头油浆调合70号或90号道路沥青,拔头油浆的用量一般可达10%~30%,但对沥青的原料有一定的选择性。针入度较小的原料,采用拔头油浆调70号或90号沥青则存在针入度比或残留延度不达标现象。针入度较大的优质的沥青原料则可与单一的拔头油浆调得合格的道路沥青。拔头油浆建议选择大于480℃的馏分,可保证调合沥青的蜡含量达标。针入度较小的原料与拔头油浆调合道路沥青时,建议降低拔头油浆用量,采用多组分调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低烯烃汽油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通过调整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和操作条件使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降低了 3 .1个百分点 ;对于催化重整装置 ,通过选择合适原料 ,将拔头油干点控制在 80℃以上 ,以及停开芳烃抽提和溶剂油装置等措施 ,降低了重整汽油的苯含量。将由此得到的催化裂化汽油和催化重整汽油按 78∶2 2的比例调合 ,生产出了低烯烃汽油 0 .2Mt/a ,效益达 43 70RMB $ /a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两种数学模型对重催汽油和C9溶剂油、重催汽油和重芳烃两组分调合以及重催汽油、MTBE、烷基沦油三组分调合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用TurboC编制了模型模拟和汽油调合比计算软件,结果说明:得到的拟合方程拟合度较好,计算值与实验值偏差一般〈0.5,基本在仪器测定偏差范围,可信度较好;汽油调合软件可以较好地预测调合比和优化配方。  相似文献   

4.
对中石油某厂的脱油沥青(DOA)组成性能进行分析,以DOA、油浆和抽出油等为原料进行沥青调合,并对调合沥青进行软化点、延度、针入度、动力黏度等性质分析。结果表明,DOA与油浆进行沥青调合,可制备满足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要求的70#、90#A级重交道路沥青;DOA、油浆和抽出油进行沥青调合,可制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70#、90#A级重交道路沥青;DOA、重脱油和抽出油调合,可制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70#、90#A级重交道路沥青,且70#调合沥青经SBS改性后各项物理性能较好,符合JTG F40—2004改性沥青I-D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锡武 《南炼科技》1997,4(7):34-38
本文介绍用重催汽油和芳烃组分、MTBE调合93^#无铅汽油情况,结果说明将重催汽油和C9溶剂油、重催汽油和MTBE的调合组分分别加入100ppm的抗氧防胶剂后都可以调出符合国标的93^#无铅汽油。用重催汽油和C9溶剂油调合的93^#无铅汽油的台架实验表明,产品的万有特性曲线广阔,满足国家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6.
溶剂油知识     
《油气世界》2006,(4):38-38
溶剂油是五大类石油产品之一。溶剂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首推涂料溶剂油(俗称油漆溶剂油),其次有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目前约有400—500种溶剂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溶剂油(烃类溶剂,苯类化合物)占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大庆市庆升化工厂改造时 ,与武汉化工学院合作开发了轻烃固定床二级液相脱硫技术。该项目投入使用后 ,6 #溶剂油和 12 0 #溶剂油的硫醇含量、铜片腐蚀两项指标得到很大改进。但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2 0 0 #溶剂油产品出现硫醇含量偏高 ,铜片腐蚀不合格的现象 ,影响本产  相似文献   

8.
汽油在线优化调合系统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油在线优化调合系统利用先进的优化调合软件保证优化控制成品油质量指标合格,系统的在线近红外分析仪(NIR)具有分析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分析计算每一组分的参数,并与目标给定值比较,反馈系统对偏差进行调节,调合精度较高。中国石化股份天津分公司和北京中自诚毅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汽油在线调合项目的调合组分包括催化汽油、重整汽油、MTBE、MMT、烷基化油等,目前主要调合90#和93#成品汽油,系统运行平稳,一次调合成功率达到100%,辛烷值富裕量均能控制在0.3 以内,其他指标检测和控制精度均达到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柴油调合优化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景芳 《石油炼制》1993,24(12):1-4
根据石化行业的生产、计划的实际需要,设计并用计算机高级语言FORTRAN-77编制了柴油调合优化系统软件。该软件可对柴油调合组分的凝点与十六烷值进行优化,以提高油品调合的经济效益。以长岭炼油化工厂全年调合69万t0号柴油为例,应用该软件后,可使占调合柴油1/3的油料凝点降低1℃,这样就可节省轻柴油调合料,而改用重柴油组分调合,其量约1.15万t/a,以两者的价差估算,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49.5万  相似文献   

10.
对顺北及雅末凝析油进行了物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凝析油具有高含硫、油质轻、实沸点低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凝析油资源。根据凝析油物性及当地市场需求,设计了一套以常压精馏技术为主的工艺分离路线,其产品包括芳构化原料、6#溶剂油、橡胶溶剂油、油漆溶剂油和重油,并对该方案进行了简要的经济估算。  相似文献   

11.
方帆 《江汉石油科技》2000,10(4):63-64,74
针对两台6#溶剂油、120#溶剂油管道离心泵在生产中存在的静电聚积,压力不稳,振动大、故障多等问题,通过计算发现工艺流程与设备选型存在着较大差异。提出了处理问题的措施。并在保证工艺的前提下,通过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书显 《河南石油》2005,19(6):91-93
催化裂化油浆含有饱和分和四环以下的芳烃,作为沥青调合组分会导致沥青蜡含量上升,延度、闪点及TOFT后质量变化不合格。利用FCC油浆拔头,将轻馏分作为FCC的原料提高其裂化性能,重油浆作为沥青的调合组分与DOA调合生产沥青,可降低沥青蜡和小分子芳烃的含量,提高油浆与DOA的配伍性,能够调合出符合GB/T15180标准要求的AH-90、AH-70重交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13.
石油产品调合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敏 《石油商技》2002,20(5):25-27
分析了国内外石油产品的调合现状,剖析了国内炼油厂在汽油管道调合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石油产品管道调合技术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锡武 《南炼科技》1997,4(9):38-41
本文介绍了重催汽油,C9芳溶剂油,MTBE,烷基化油和四乙基铅调合生产97^#含铅汽油情况,结果说明,用重催汽油,C9溶剂油,MTBE和加铅调合生产97^#含岣汽油虽能满足国际要求,但含铅量较高,且要加贽氧防胶剂,如用重催气油,RMTBE,烷基化油和四乙基铅铅调合生产97^#含铅汽油,可以生产出含铅相对较低的97^#含铅汽油,且可不再加抗氧防胶剂。  相似文献   

15.
由南化研究院和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处理厂联合承担的降低6#溶剂油中芳烃含量的研究项目,通过验收。与国内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反应温度和氢分压低,可在温和的操作条件下饱和溶剂油中的不饱和烃。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大庆市庆升化工厂改造时,与武汉化工学院合作开发了轻烃固定床二级液相脱硫技术.该项目投入使用后,6#溶剂油和120#溶剂油的硫醇含量、铜片腐蚀两项指标得到很大改进.但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200#溶剂油产品出现硫醇含量偏高,铜片腐蚀不合格的现象,影响本产品在南方市场的销售.决定采取对产品进行二次脱硫.二次脱硫主要解决脱硫过程中操作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的混合配比和填充问题.研究过程和思路主要参照武汉化工学院轻烃固定床二级液相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7.
润滑油调合的先进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康美秀 《石油商技》2001,19(1):11-15
介绍了当前国外润滑油调合的先进工艺,分析了我国润滑油调合工艺上存在的差距以及先进调合工艺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按烃族组成分类的高品质环保型溶剂油(正构烷烃溶剂油、异构烷烃溶剂油和环烷烃溶剂油)的生产技术、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3类产品的特性、用途、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和性能参数,分析了其各自的发展前景。详述了合成异构烷烃溶剂油的发展现状、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论述了合成异构烷烃溶剂油在环保性、生物友好性等方面的优越性;对比了现行的几种异构烷烃溶剂油的生产工艺,论证了国内现阶段发展合成异构烷烃溶剂油的经济前景和可行性,对国内环保型溶剂油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汽油自动管线调合的批量装载控制原理、方案、实现线路和方法。也是应用BCS批量仪表及分散控制系统油品调合,即卖系统的一个典型,是目前最先进的调合,亦即卖系数。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特种溶剂油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现状,指出生产低毒性环保型特种溶剂油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广州石化现有的3万t/a装置生产难以维持,十分可惜。提出改造现有装置,改造后规模为3~5万t/a。采用比较成熟的高压催化加氢精制工艺进行脱硫、脱氮、脱芳烃、脱胶质、脱环烷烃等杂质。原料油为广州石化加氢裂化航煤、柴油或常减压直馏煤油、柴油,产品扩展为气雾剂溶剂油、铝材和铝箔轧制润滑油、油墨溶剂油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