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隋玉梅 《医学综述》2012,18(17):2799-280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在女性癌瘤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研究表明,细胞周期与细胞癌变关系密切。p1F4ARF基因是近年来报道的专职调控细胞周期的抑癌基因,在肿瘤的发生、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现就p14ARF基因及其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学科的发展 ,已充分认识到乳腺癌多基因、多阶段的发病机理。p16基因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 ( MTS1 ) ,定位于人类染色体 9p2 1 ,编码相对分子量为 1 60 0 0的蛋白蛋 ,可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4和 6的活性 ,其是细胞周期的负性调节因子 ,一些学者认为 :p16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意义与 p53 基因相当。故研究 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改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就乳腺癌 p16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乳腺癌 p16基因表达状况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p16蛋白和m RNA的表达情况发现 :原发性乳腺癌中 p16…  相似文献   

3.
刘祥伟  曲延玉 《医学综述》2011,17(15):2285-2288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分化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分化异常,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大量研究显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雌激素、细胞周期蛋白与乳腺癌干细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阻断乳腺癌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征蛋白或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供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绝大多数肿瘤细胞都存在着若干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改变,所以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和蛋白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272kip1基因编码的P27蛋白作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在细胞周期进程中起重要的负性调节作用,同时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EK/ERK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干细胞,采用MEK抑制剂PD98059抑制MEK/ERK信号通路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D98059对p—ERK1/2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应用MTT法测定PD98059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同时,TUNEL荧光染色分析、Histone/DNA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评价细胞凋亡。结果PD98059可有效下调p—ERK1/2表达,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生长,诱导G0/G1期抑制;TUNEL荧光染色,Histone/DNAELISA检测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显示PD98059可有效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结论MEK/ERK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悬浮培养乳腺癌干细胞放疗抵抗与G2期阻滞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悬浮培养富集MCF-7细胞系中乳腺癌干细胞,探讨其细胞周期与放疗抵抗关系。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体系富集MCF-7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体内成瘤实验验证其干细胞特性,克隆形成检测其辐射敏感性;进一步流式细胞仪分析放疗前后其细胞周期变化,蛋白印记法测定放疗前后pCDC25C(ser216)蛋白含量。结果无血清悬浮培养富集的乳腺癌干细胞体内成瘤能力明显强于贴壁培养细胞;乳腺癌干细胞和贴壁培养细胞SF2Gy分别为0.856±0.061和0.783±0.097(P<0.05);乳腺癌干细胞放疗前后G2期细胞含量分别为22.03%±2.12%和45.83%±2.25%(P<0.01),G2期相关蛋白pCDC25C(ser216)放疗后表达明显增高,而贴壁培养放疗前后细胞周期及周期相关蛋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MCF-7细胞系中乳腺癌干细胞放疗后出现的G2期阻滞可能与其放疗抵抗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WAF1(wild-type p53 activated fragment-1,WAF1)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CDI)家族中最早被发现的成员,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分子之一,通过作用细胞周期的G1-S检测点(check point)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1期[1,2],并诱导细胞凋亡.近年研究显示,WAF1在调控宫颈癌、乳腺癌细胞时,不引起细胞 凋亡.因此称为肿瘤调控基因更为合适.这一基因的调控十分复杂,除p53基因依赖途径和非p53基因依赖途径外,可 能还有其它的调控途径.WAF1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表达、在细胞内不同部位的表达具有各自的机理和生物效应. 尤其在大肠和乳腺肿瘤分子调控中起关键作用[3].  相似文献   

8.
<正>肿瘤抑制因子p53在防止肿瘤发生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选择性调节靶基因和启动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凋亡与衰老。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属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  相似文献   

9.
肿瘤细胞周期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肿瘤研究热点之一.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目前发现了多种,但与此相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之间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在肿瘤的生长中起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清楚.p16、c-erbB-2与肿瘤的分化、转移及预后有关,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目前研究较少,本文就p16、c-erbB-2结构功能及基因表达缺失、突变与它们的表达异常的关系以及二者对乳腺癌的增殖分化、侵袭转移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首位,具有发病率高、根治性差的特点。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一样,具有不可控制的繁殖能力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的能力,有研究认为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复发以及转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及表面标志物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并从机制入手寻求治疗的方法和预防的手段。相信随着科研的深入,针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治疗,必然会为广大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1.
周广军  时坤  查文章  穆向明 《吉林医学》2011,32(15):2949-2951
目的:探讨肝癌干细胞较卵园细胞中高表达的miRNAs(hsa-miR-199a-3p,hsa-miR-122)对肝癌干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肝癌干细胞,构建并转染肝癌干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寡核苷酸,通过MTT实验、裸鼠成瘤实验、裸鼠脾脏转移实验观察干扰hsa-miR-199a-3p,hsa-miR-122的表达后肝癌干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结果:采用寡核苷酸干扰hsa-miR-199a-3p,hsa-miR-122的表达后,肝癌干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减弱,裸鼠成瘤实验中形成的肿瘤显著小于对照组,脾脏肿块及肝转移肿瘤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hsa-miR-199a-3p,hsa-miR-122能够增强肝癌干细胞增殖,促进其成瘤及转移。  相似文献   

12.
Ataxia--telangiectasia(AT)isanautosomalre-cessivemultisystemdisordercausedbytheheterozy-gousorhomozygousmutationofATMgene(ATrnutant).Atthecellu1arlevel,itischaracterizedbyhypersensitivitytoradiationorradiation--mimiccytcrtoxicagentsandinefficientcelIcycIecheckpointacti-vation[]'2J.ATMgeneencodesa350kdnuc1earphosphoproteinthatcontainsatitsCOOHterminusa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l3K)catalyticdo-main.ATMproteinfunctionsincontrollingcellcyclecheckpointsinrespondingtoDNAdamageandpro-tect…  相似文献   

13.
LY294002抑制小细胞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自我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Akt活性抑制剂LY294002抑制源自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系肺癌球形成细胞即肺癌干细胞样细胞(LCSLCs)自我更新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CI-H446细胞系细胞。以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用超低粘附6孔细胞培养板悬浮培养富集和扩增LCSLCs。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鉴别LCSLCs高致瘤特性。Western blot分析LCSLCs中Akt蛋白磷酸化水平。肿瘤球形成试验检测LY294002对LCSLCs自我更新的影响。结果: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悬浮培养6d,NCI-H446细胞系细胞呈三维非粘附性球体生长。LCSLCs具有高致瘤特性。与NCI-H446细胞系细胞比较,LCSLCs信号分子Akt组成性活化。LY294002有效降低LCSLCs中Akt磷酸化水平,并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LCSLCs肺癌球形成(P<0.05)。结论:靶向干预小细胞肺癌LCSLCs信号分子Akt组成性活化可能成为抑制肺癌干细胞特性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miR-92b对胃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miR-92b对胃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瞬时转染化学修饰的microRNA抑制物,抑制miR-92b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p53的变化。结果抑制miR-92b表达后,细胞周期延缓,凋亡细胞比率增加,细胞核皱缩,Bcl-2和p53表达下调。结论 miR-92b在胃癌发展过程中推动细胞通过周期限制点,加速细胞生长,并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白藜芦醇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肺癌细胞系A549和H1299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A549和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白藜芦醇作用后A549和H1299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7、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D3和CDK2、CDK4、CDK6、p53、p18、p21、p27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白藜芦醇诱导A549和H1299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对A549和H1299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经白藜芦醇处理后,A549和H1299的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D3和CDK2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而周期蛋白CDK4、CDK6、p53、p18、p21、p27的表达水平下调;A549和H1299的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7、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的表达水平上调;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和H1299的细胞凋亡率随白藜芦醇的浓度上升而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即可观察到随白藜芦醇的浓度的增加,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1/S期。结论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促进caspases通路的活化,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D3和CDK2蛋白的表达水平的上调和CDK4、CDK6、p53、p18、p21、p27的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白藜芦醇诱导人肺癌细胞发生G1/S期阻滞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发现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而增殖已经有 10 0多年的历史 ,但是直到最近 2 0年才确认了调控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对于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 ,经历了发现细胞分裂、发现细胞周期和发现细胞周期的关键调控因子 3个时期。这一机制的阐明 ,必然会推动应用研究并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使人类看到攻克癌症的曙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外源性p27Kip1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证实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存在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结论: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芩素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终浓度的黄芩素处理多种白血病细胞,通过细胞计数获得不同时间的活细胞数,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采用对黄芩素处理最敏感的6133/MPLW515L细胞,探讨黄芩素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结果黄芩素能抑制实验中所有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但对来自小鼠胚胎干细胞非恶变的G1ME 细胞却无效果,提示黄芩素可能特异性抑制恶变白血病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析显示,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对6133/MPL W515L 细胞凋亡的作用不同(p <0.05),提示可能导致6133/MPL W515L细胞凋亡和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另外,黄芩素可能通过抑制MAPK/Erk 通路,激活Caspase-3 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单独Z-VAD 不影响细胞增殖,但也不能拯救黄芩素导致的细胞增殖抑制,提示Caspase 活化可能不是黄芩素抑制细胞增殖的关键通路。结论黄芩素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其增殖,可能是有效的抗白血病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0 例皮肤鳞癌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 ,p16 及Rb 的表达,阳性率依次为66-7 % ,53-3 % ,33-3 % 和36-7 % ;cyclin D1 及CDK4 于癌巢边缘细胞表达强于中央癌细胞,且其分化程度越低,阳性着色细胞越多,着色越深。提示细胞周期尤其G1 期的正向调节因子的过度表达及负向调节因子的低表达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苯丁酸钠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丁酸钠(SPB)在体外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抑制、分化和细胞周期阻滞。方法:培养Hela细胞,应用MTT比色法观察苯丁酸钠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苯丁酸钠可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苯丁酸钠诱导Hela细胞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数减少。结论:苯丁酸钠在体外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使阻滞于G0/G1期。这可能是苯丁酸钠抗宫颈癌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