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临时修复粘接桥在前牙种植术后即刻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前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进行树脂粘接固定义齿修复,25例进行烤瓷熔附金属粘接固定义齿修复,术后1-3个月对患者义齿的染色、咬裂、松动等问题进行观察,分析两种临时修复粘接桥的效果及治疗价值。结果两种修复体发生咬裂和染色问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烤瓷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树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临时修复体能够保持患者缺牙间隙,恢复其口腔美观效果和发音功能。其中烤瓷熔附金属粘接固定义齿的强度大、不容易发生着色现象,能够满足患者牙列缺损临时修复的基本要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斑牙固定矫治中托槽脱落的影响因素。方法中度氟斑牙正畸病人53例,采用固定矫治技术正畸,粘贴托槽996个,观察托槽脱落情况。结果托槽粘贴后第1个月脱落率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不同牙位脱落率不同,其中下颌第二双尖牙脱落率最高。同名牙下颌托槽脱落率高于上颌,后牙高于前牙。结论牙位及粘接时间均影响正畸托槽脱落。  相似文献   

3.
目的: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临床设计、牙体预备、粘结系统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修复后的美观效果和成功率。方法:对32例76个唇面缺陷的前牙,用树脂粘结系统将瓷贴面粘接到预备后的牙体。结果:76个患牙进行3年的随访观察,有1个因粘接未压紧而脱落,其余牙在外形及功能上,患者均感满意。结论:瓷贴面在修复过程中牙体预备量少,对牙体牙周刺激较小,瓷作为釉质的替代物可有效恢复完整牙齿的机械强度,修复后可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正畸金属固定矫治器光固化粘接托槽脱落的原因。方法对2010—2012年3年内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矫治的700例口腔错畸形患者(男286例,女4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粘接MBT及ROTH直丝弓托槽13 500个,根据对年龄、牙位、牙列区段分组后托槽脱落的情况,分析其脱落的原因。结果经分析,总脱落托槽数目为2 084个,总的脱落率为15.44%。前磨牙区托槽脱落为1 192个(29.43%),前牙区托槽脱落为892个(9.44%)。其中下颌第二前磨牙脱落率最高,下颌侧切牙脱落率最低。后牙高于前牙,后牙区同名牙下颌高于上颌,前牙区同名牙上颌高于下颌。结论正畸托槽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和牙齿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松软牙槽嵴无牙颌的全口义齿修复要点。方法:选择松软牙槽嵴无牙颌患者11例,修复前询问患者义齿使用习惯,检查口腔及旧义齿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复前手术,择期重新修复,在修复后6个月,1年,2年后复查,根据病历记录检查患者口腔和义齿情况是否有改变。结果:义齿修复后的2年中,牙槽嵴的松软范围没有明显扩大,义齿使用效果良好。结论:伴有松软牙槽嵴的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时。应该注重印模的准确性,前牙与牙槽嵴顶的位置,前牙的覆合与覆盖。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并定期复查,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了解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予以适当的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方法,其中附着体义齿33例,套筒冠义齿26例,磁性固位体义齿9例。修复成功率达92.64%,经随访发现修复1、2、3年后缺牙区牙槽骨颊舌侧吸收厚度、高度及近远中吸收厚度、高度均与修复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牙列缺损疗效确切,能有效修复义齿咀嚼功能,维持美观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口腔美学修复随着口腔医学美学的不断发展成熟,而在整个口腔美学修复中,前牙区的美学尤为重要和关键。前牙美学修复的原则是经过修复将前牙颜色调整到正常范围、牙体形态协调对称、排列整齐、牙列完整。前牙美学修复往往面对患者的高期望值,因此要求医师在美学认知方面的提高,同时需要有较好的修复材料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背景:光固化树脂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色泽美观、强度高、应用广泛、操作简便且价廉等特点。修复时不磨牙或少磨牙,患者乐于接受。
  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充填上颌前牙过大间隙的效果。
  方法:共收治32例患者,75个上颌大间隙,107颗牙齿;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21-52岁;牙位分别为双侧中切牙1个间隙,14例;双侧中切牙、左侧侧切牙、左尖牙3个间隙,3例;双侧中切牙、右侧侧切牙、右侧尖牙3个间隙,2例;左侧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和右侧中切牙、侧切牙4个间隙,3例;双侧中切牙和侧切牙3个间隙,6例;左侧中切牙、侧切牙和右侧中切牙、侧切牙、尖牙4个间隙,4例。均采用光固化树脂充填过大上颌前牙间隙。随访观察牙冠形态,密合度、颜色、磨损程度及松动度情况。
  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32例患者中修复成功17例,树脂修得的牙冠形态及密合度良好,修复体不松动脱落,无任何变色;修复基本成功9例,修复的牙冠形态及密合度欠佳,修复体不松动脱落,但在龈缘处和牙体接触处修复体有缺陷,有轻度变色;修复失败6例,牙冠形态及密合度较差,修复体松动或脱落,修复体严重变色,需要重新修复。  相似文献   

9.
盘荣福  林成信 《新医学》1999,30(10):573-574
目的:比较固定义齿修复和活动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141例牙列缺损修复的患者分为固定齿修复72例与活动义齿修复69例,追踪2年,观察修复的效果。结果:固定义齿组成功68例,活动义齿组成功42例,成功率分别为95%与61%(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后远期效果明显优于活动义齿,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进行咬重建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操作特点及适应证。方法对21例由于重度牙列缺损导致垂直距离不足的患者进行咬重建,用可摘局部义齿恢复垂直距离,烤瓷冠修复前牙。结果 21例患者均恢复正常咬形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结论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进行咬重建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全瓷贴面是一种新型微创修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金属烤瓷冠和全瓷冠,它采取不磨牙或仅磨除唇侧或切端少量牙体组织的方式,将瓷贴面修复体通过粘接材料覆盖于患牙表面,以恢复患牙美观及功能~([1]),具有牙髓刺激小、美学效果卓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成为义齿美学的首选修复方式和研究热点~([2,3])。但牙体设计预备对瓷贴面修复效果和成功率的  相似文献   

12.
修复工作中常会遇到单个磨牙缺失的情况,通常采用可摘局部义齿的方法来修复,固位则成为比较常见的问题。由于患者基牙的形态不同,为使义齿的固位更加稳定,我们在设计卡环时也要根据情况有所不同。如果固位不好,不但不能修复牙列缺损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还可能造成固定义齿的松动或脱落,使基牙产生继发龋,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笔者发现,利用患者一侧基牙的倒凹区,铸造一种短臂卡环,另一侧基牙的颊舌侧铸造分臂卡或弯制正型卡相结合,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隐形义齿在前牙缺失修复后1年的修复效果及成功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五官科行前牙隐形义齿修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00名前牙个别牙缺失的患者进行隐形义齿修复纳入研究。结果 100例中,经6-12个月的随访及复诊。43例患者结果为优,55例患者结果为良,2例患者结果为失败,优良率达到98%.结论对于固定修复有恐惧心理或者经济上负担较重,又要求美观舒适的前牙缺失患者,隐形义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病例采用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查颞下颌关节、义齿使用情况与面形改善等。结果:经过1~6 a的随访,18例患者均主观感觉良好,咀嚼效率明显提高,面部形态得到改善,颞下颌关节症状逐渐消失。结论:用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增力支架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增力支架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研究,志在改善传统固定义齿切割牙体组织较多,患痛苦,金属外露不美观,复诊次数多,时间长,费用高,以及可局部义齿取、戴、刷洗不便和不舒适之缺点,我们研制的一种新的修复技术,自1988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共修复义齿329例,追踪观察26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38例临床固定义齿修复后并发根尖周炎,导致修复失败病例分析,提出作为一名修复科医生,对固定义齿修复前的牙体治疗和基牙制备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8例患者发病时间、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进一步分析造成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因:(1)根管治疗不完善;(2)修复牙体时的微渗漏;(3)义齿带入后的食物嵌塞;(4)未调合;(5)基牙预备时过多地磨除牙本质。结果患者均恢复义齿功能。结论在临床修复过程中,认真仔细对待每一个修复环节,才能使固定义齿修复的义齿少出或不出现并发症,对已出现的并发症,要迅速去除固位体修复体,进行牙体牙髓的治疗,在牙体预备时要尽量多保留基牙的牙本质,佩戴义齿时要严格消毒、粘接、调合,最后要告知患者佩戴义齿时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固定义齿这类修复体发挥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薄铸瓷贴面修复前牙缺陷的临床美容效果。方法选择因前牙过小、轻度扭转牙、四环素牙、釉质发育不全、牙外伤等原因需行前牙美容修复的患者16例156颗牙,用超薄铸瓷贴面进行修复,术后6、12、24、36个月评价修复完整度、边缘适合度、颜色匹配、牙龈健康情况及舒适度。结果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156颗铸瓷贴面中有2颗贴面脱落,修复成功比98.7%。结论超薄铸瓷贴面具有磨除牙体组织少,颜色、形态能超越天然牙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口腔修复时常常会碰到一些影响修复后前牙牙周美观的问题,如个别牙错位,致牙龈颈缘的不协渊影响美观[1];局部缺牙牙槽嵴的形态有骨组织及软组织缺损对固定义齿修复的效果影响较大[2],表现多种多样.我们对27例患者在做修复前行牙龈和牙槽嵴修整手术,再行同定修复,经2~5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发现采用舌侧凹槽加邻面流体树脂牙体预备方法制作玻璃纤维夹板,用其固定松动前牙可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固定修复效果。
  目的:观察两种牙体预备方法制作玻璃纤维夹板固定松动前牙5年基牙与夹板脱黏率及固定修复效果。
  方法:根据慢性牙周病诊断标准,并严格按照牙周夹板固定适应证选取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需纤维夹板固定的94例Ⅱ-Ⅲ度前牙松动患者,根据松动患牙间是否进行邻面固定分为2组,邻面未固定组采用舌侧凹槽牙体预备方法,邻面固定组采用舌侧凹槽加邻面流体树脂牙体预备方法进行纤维夹板固定。随后5年中定期临床复诊或电话随访,对固定修复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5年中定期临床复诊或电话随访显示,邻面固定组76例基牙与夹板脱黏7例,邻面未固定组18例基牙与夹板脱黏12例,均已经进行再固定。与邻面未固定组相比,邻面固定组5年后两组患牙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明显改善(P <0.05),牙槽骨高度占根长的百分比增加(P <0.05),患者自觉舒适无异物感。结果证实,采用舌侧凹槽加邻面流体树脂牙体预备方法制作玻璃纤维夹板固定松动前牙的5年观察固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固定义齿修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王敬武100050北京口腔医院固定义齿由基牙、因位体、桥体、连接体组成。用以修复牙列中部分牙体缺失的一种人工修复体。它不仅能恢复咀嚼器官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同时由于固定义齿稳固、舒适、美观、异物感小,而成为临床上经常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