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情况,通过量化分析,确定不同教育程度、技术职称、工作岗位的临床护士与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对250名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学历护士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均低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但在临床护理能力方面不同学历护士并没有差异(P>0.05),其他维度则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被调查的4个科室护士中,外科护士得分最高,不同科室的护士在临床护理、领导能力、教育与咨询维度上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职称的提升,护士核心能力自评得分越高,副主任护师组得分最高,不同职称的护士在伦理与法律实践维度得分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核心能力自评得分越高,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在各维度得分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教育培养重点和临床思维形成的不同、护理技术职称的提升、科室设置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工作年限的高低不同,使得不同临床护士在核心能力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在泌尿外科低年资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由泌尿外科护士长、高年资护士、手术医生组成情景模拟教学小组,设计针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环节的模拟教学方案。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受技能培训的30名泌尿外科低年资护士为观察组,应用上述模拟教学方案;以2015年6月—2016年9月接受技能培训的33名泌尿外科低年资护士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案。对比两组培训前后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技能水平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技能水平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专科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水平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中批判性思维及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法律与伦理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及咨询维度核心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泌尿外科低年资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技能水平及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粤港联合专科护士培训对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至2009年参加粤港联合专科护士培训的ICU护士95人作为实验组,未参加该培训的ICU护士88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培训前及培训10个月后2次问卷评价的方式收集资料,比较培训前后2组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得分的变化.结果 培训前后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总分、理论模块得分、技能模块得分以及部分条目得分提升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粤港联合专科护士培训可显著提高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对重症患者护理的能力以及掌握和运用专科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新疆专科护士的岗位设置及护理实践现状,为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部及780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所医院共设置10个专科护士岗位和3个专科门诊,其选拔条件的学历要求大专及以上。高级护理实践内容排前三的维度是应变性(3.27±0.82)分、护理实践(3.26±0.78)分和临床判断(3.11±0.69)分;不同学历的专科护士除护理实践和系统思考外,对高级护理实践情况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的专科护士在临床判断和协作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专科护士在临床探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部分医院设置了专科护士岗位,但是缺乏专科护士岗位设置标准,高级护理实践内容中直接的临床实践能力较好,但临床探究及循证护理实践能力薄弱;不同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之间,专科护士的高级护理实践存在差异,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级护理实践内容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ICU临床专科护士在职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套切合临床实际的ICU临床专科护士在职培养模式。方法对符合条件的49名观察组护士进行在职专科护理培训,60名对照组护士接受传统的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差异,并调查同行对观察组护士的认同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综合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行对观察组护士的认可度较高。结论 ICU专科护士在职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理论实践能力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强、同行认可度高的ICU专科护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儿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新招聘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培训,实验组开展基于OSCE模式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心理状态变化,护士考核成绩。结果:培训后,两组护士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较培训前有显著提升(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护士专科知识各项考核成绩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操作技术、应急能力及综合素质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OSCE模式的儿科专业护理急救技能培训能改善儿科临床护士各方面能力,有利于其更好适应且胜任儿科住院与急诊相关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7.
何健珊  危早梅  罗超容  黄祝疆 《全科护理》2021,19(16):2297-2298,2301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手术室管理中的递进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手术室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4名专科护士,专科护士给予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比较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的护理实践能力评分、手术配合度、病人满意度.结果: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的专业护理实践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临床医生对无菌操作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后临床医生对术前物品准备、器械传递、术中配合及特殊器械维护的满意情况均优于设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病人的满意度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还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手术配合的默契度及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最终有益于手术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护理学科专升本继续教育以及护理岗位的合理安排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南宁市13所三级甲等医院58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升本护士核心能力总得分高于专科护士,两者在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等6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专升本继续教育后专升本护士核心能力总体优于专科护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培训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评价其对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省级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由医生护士合作对35名ICU专科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护士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考核按OSCE方式进行,记录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得分情况,将前后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训后护士理论与技能得分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较培训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培训结合OSCE可以提高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有利于护士抢救理论及技能的提高,使其核心能力得到提升;医护合作培训结合OSCE效果显著,值得在医院范围内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急诊科护士进行急诊急救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安排为1个月集中理论学习,3个月临床实践技能学习。应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比较培训前后护士问卷得分情况,追踪培训返岗后1年专科护士角色更改和发表论文、参与科研情况。结果培训后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训返岗1年后晋升责任组长64人、护士长38人,累计发表论文65篇,成功申请课题32项。结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可有效提高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1.
曾文  周菊  钟瑶  刘素敏 《护理学报》2019,26(23):16-20
目的 探讨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在临床护士老年专科护理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月均老年住院病人≥40%病区中的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方式。观察比较2组临床护士培训前和培训8个月末老年专科护理的理论与技能考核及护士核心能力评分。结果 培训前2组临床护士老年专科护理的理论与技能考核及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8个月末观察组临床护士老年专科护理的理论与技能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科研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人际关系、伦理和法律实践能力、教育指导能力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能提高临床护士老年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水平,提升护士核心能力,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化临床思维训练对ICU新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在ICU轮转的新护士30名作为对照组, 2017年8月-2018年7月在ICU轮转的新护士30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操作示教的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系统化临床思维训练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在岗位胜任能力及床旁综合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床旁综合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理论授课+操作示教的方法相比,系统化临床思维训练能更好地提高ICU新护士的专业能力和临床工作胜任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在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中采取传统教学法(LBL)结合案例教学法(CBL)对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我院6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名.对照组护士采取LBL,观察组护士采取LBL结合CBL.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岗位胜任力、考核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微视频联合Teach-back教学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能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院中130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观察组进行微视频联合Teach-back教学,对两组实习护士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8年在该院进行实习的护生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实习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实习的35名护生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管理模式;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实习的37名护生为研究组,给予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及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实习结束后,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和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增强了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6.
王韧  夏海鸥 《全科护理》2016,(13):1297-1301
[目的]了解专科护士培养比较典型的上海和安徽2个地区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实践培养的状况,调查ICU专科护士对实践培养的评价,为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上海、安徽2个地区的200名ICU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专科护士的实践培养以2个月~5个月的短期培训为主,培训一般在外院进行,最多的是在综合ICU。实践培养的老师有专科护士、病区带教、护士长等;培训方式有护理查房、听讲座和ICU专科护士试讲等。ICU专科护士对实践师资的能力评价较高,对实习内容、考评方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在实习中的体现评价较低。[结论]ICU专科护士的实践培养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但实习内容、考评方式有待改进。如何在实践培养中体现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同伴互助式学习(PAL)的预习-主题-案例教学对实习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护理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实习护士12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观察组实施基于PAL的预习-主题-案例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护理核心能力。结果观察组各项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AL的预习-主题-案例教学在实习护士中应用,能提升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增强其护理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培训模式对ICU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影响,为提高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寻找培训策略。方法:将48名ICU低年资护士按学历分层后分两期进行培训,每期2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名。实验组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结合案例分析与反思记录的培训模式,对照组采用集中理论培训与实践的传统培训模式。在实验初期、末期均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在培训初期与末期总分和七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初期与末期开放思想、求知欲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培训后实验组七个维度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ICU两种不同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理论与实践交叉结合案例分析与反思记录的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优于集中理论培训与实践的传统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该院急诊急救专科护士20名为观察组,2011年该院急诊急救专科培训护士2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培训模式.对比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自我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患者对其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核心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培训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