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系统是该试验装置的一个主要分系统,采用增压过冷液氮冷却高温超导电缆及其电流引线,是国内首次采用过冷液氮循环冷却高温超导电缆的低温系统.低温系统包括两大部分:过冷液氮循环部分和制冷部分.在过冷液氮循环部分,以低温泵的扬程作为循环流动动力,液氮通过与制冷部分的热交换,获取冷量,被输送到高温超导电缆低温容器和终端,液氮通过与电缆的换热释放其冷量,最后回到气液分离器,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制冷部分采用液氮减压降温获取冷量,其最大制冷量3.3kW,液氮消耗72 L/h.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低温中心,将液氮从中心贮槽充填到液氮容器中时,用数字电子秤控制充填量。这种方法特别适于充填密闭式容器,容器的最高充填量在“高压气管理法”中已有规定,但即使是非密闭式容器,也需要防止液体溢出。  相似文献   

3.
<正>经机械工业部石化通用机械局批准,液氮生物容器名词术语、液氮生物容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液氮生物运输容器、液氮生物容器盖塞、液氮生物容器提筒等五项机械部标准审查会,于1983年11月10日~15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上级主管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液氮在煤体内的传导机制,构建了基于玻璃棉的多孔介质体系,进行了液氮在多孔介质体系中的传热模拟实验。采用热电偶和数据采集器获取了多孔介质内温度场的动态分布,探讨了注液氮量对液氮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在多孔介质体系中形成冷量集中区,呈现局部降温效果;冷量集中区以垂直向下移动为主,移动速度受注液氮量的影响较小。研究为液氮防灭煤火技术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薄壁低温容器加注过程降温及热应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LUENT软件计算一定加注流量下液氮容器加注过程内部流场与温度场变化情况;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方法基于ANSYS软件平台构建热-结构模型进行壁面热应力分析。研究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低温加注过程中容器壁面的降温特性和热应力变化与分布规律;底部加注时液体累积过程相对稳定,随液位增长对应不同高度处壁面温度相继降低至接近液体温度后趋于稳定;目标容器最大热变形出现在排气口与上封头区域,最大变形量达3 mm左右;容器壁面外侧一般经历先拉伸后压缩的热应力变化过程,热应力集中区域与加注液面位置保持一致,最高达到近30 MPa,出现在底部封头区域。  相似文献   

6.
降温速率是决定细胞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而冷冻载体的形式和使用方式对细胞的降温速率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数字示波器、线径80μm的T型热电偶建立高速测温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封闭式卵母细胞冷冻载体以不同的方式从空气插入液氮的降温速率,结果发现载体的降温主要通过对流换热实现;载体横卧时,载体的气孔方向与液氮垂直时降温速率高于气孔与液氮相切时的降温速率;将载体直接插入液氮时的降温速度大于插入后左右摆动的操作方法的降温速率;当采用载体倒置插入时,降温速度高于采用载体正置和横卧的降温速率。当采用载体倒置直接插入时,降温速率最高,可以达到54572±1338 K/min,有利于卵母细胞的玻璃化保存。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CCF-450/14-1200/8型高纯液氧液氮槽车的设计参数、工艺流程、结构特点、外形布置及使用效果;该槽车能同时输运液氮液氮,且液氧、液氮容器同置于一个外容器中,减少了液体蒸发率与槽车空重,紧凑了总体布置。图4,表1。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自动控制低温容器中液氮液面位置的方法。这个方法比一项法国专利中提出的可动底部的控制方法优越。在第二部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经过实验证实:这种方法用于液面控制时。可以控制高于贮液器液面2米以上的液氮液面,受控液面的变化小于5毫米。由于管道采用真空夹套,液氮耗量很小。设备较为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由于热导而引起的液氮蒸发损失约为2×10~(-4)升;由于增压而引起的强迫蒸发的液氮耗量约为1.1×10~(-2)升。  相似文献   

9.
李峰  高超 《工程力学》2021,38(11):240-247
研制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对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喷注液氮的方式,建成了国内第一套适用于连续式高速风洞的降温系统。介绍了NF-6连续式高速风洞降温系统的总体方案和主要技术指标,重点论述了其中供配气系统结构和技术原理,并给出了运行调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NF-6风洞降温系统的液氮需求量计算方法正确,液氮存储装置工作稳定,液氮存储量和驱动气源的能力满足降温实验要求;配气系统设计合理,预增压装置工作稳定,喷前压和挤推压控制平稳;供配气系统与整体降温系统匹配良好,总温、总压、马赫数及运行时间等关键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风洞实验雷诺数提高近50%。  相似文献   

10.
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制冷机和导热带耦合作用的低温容器内BOG蒸发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容器内流体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容器内液氮形成从侧壁到中心,温度不断降低的热分层;靠近容器壁处液氮温度场和速度场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气液界面开始依次发生变化;当底部液氮发生明显的温度分层后,开始由容器底部向气液界面发展,最后液氮主体温度趋于均匀;导热带传递的热量对容器内流体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有影响,不同时刻由于气液界面附近导热带温度的不同,导致该处流体温度场形状有差异;容器底部热流体上升过程中在导热带下端的容器底部处形成涡旋,涡旋破碎后的热流体沿导热带两侧向气液界面运动。  相似文献   

11.
低温冰箱控制降温皮肤的最佳温度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长期保存皮肤的活力就必须采用低温或深低温的贮存技术.目前国内外皮库主要使用低温冰箱、液氮(LN_2)等方法来保存皮肤.前者贮存时间较短,一般只能保存一年左右,但贮存条件要求不高,使用较方便,一般单位都能开展.液氮能长期保存皮肤,但贮存条件要求较高,贮存组织需要抗冻处理和慢降温后才能入液氮长期保存.采用慢降温的方法有控制降温(-1℃/分钟)和自然降温两种.一般认为控制降温贮存皮肤的效果最好,细胞冷冻损伤最轻,但要求特殊设备;自然降温不需要特殊设备,只要有干冰、低温冰箱或液氮就能办到,如果使用适当,一样能获得良好效果.干冰降温速率较快,会影响贮存皮肤的活力.近三年我们采用低温冰箱(-80℃)降温贮存皮肤,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假如-80℃以下的冰箱也能承担此项工作,那么液氮贮存皮肤将更为方便.为此我们设计了下列实验,利用冰箱的不同温度降温皮肤,比较了皮肤的降温速率与皮肤活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煤矿火区高温爆破降温方式多、效果差、操作难等问题,从理论上对现今常用的火区灭火降温方法进行分类和比较分析,然后优选了火区降温方式,其中提出了液氮降温用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对炮孔进行注水降温实践,并初步解决了水源和注水方式等的问题。结果表明:火区灭火目前存在较多难题,多种灭火方法联合使用,灭火效果更好;液氮、液态二氧化碳降温代价高,一般在排险等情况下运用,而注水降温经济有效,可在150℃炮孔温度下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多层绝热低温容器进行真空夹层残余气体质谱分析的目的、方法和装置,分别测出被测低温容器在注入液氮之前、之后的残余气体质谱图。分析结果表明:容器经过抽真空封口后,因多层绝热材料放气,夹层真空逐渐降低,其放气的主要成份是氢,其次是H_2O和CO、N_2等;装入液氮后,夹层真空会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这时残气成份几乎全是氢。认为材料放气中的氢是获得和长期维持更好真空的主要限制因素。最后提出减少氢气量的三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低温风洞大空间液氮喷雾冷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氮喷雾冷却技术是实现低温风洞的降温及提高风洞试验雷诺数的最佳途径,为了深入研究液氮喷雾在风洞内的降温特性,应用CFD软件对低温风洞中液氮喷射制冷段部分的流动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流场速度对于下游温度场的影响。建立了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考虑顺流与垂直喷射两种喷嘴布置结构,考虑了液滴的蒸发、碰撞与破碎,在不同气流速度和温度下,获得了下游雾场分布特性。数值结果显示:来流速度的增加会加速液氮蒸发,从而降低下游的平均温度,但来流速度的增加会减小下游雾场的覆盖区域,导致计算区域温度不均匀;垂直喷射增加了来流与液氮颗粒之间的相对速度,降温效果优于顺流喷射。  相似文献   

15.
<正>△液氮台式秤量机 英国Planer制品有限公司报道,实验室里长期未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注视杜瓦容器和冷藏箱的液面。由于自然蒸发,液氮会不知不觉地逸出。另外杜瓦容器或冷藏箱如在周末出现泄漏,液氮就会快速蒸发掉,贮存在里面的有价值的组织和细胞就会遭到损失。该公司现已采用一种装置──LCI台式秤量机,杜绝了这类损失的发生。把杜瓦冷藏容器放在秤量机的平台上,随着液氮的蒸发,液氮重量就会减轻,液氮液面可在简单的仪表上读出,当液面下降到危险警戒线时还会发出警告讯号。本秤量机还会进行远距离报警,本身配有备用电瓶,如发生停电还能使秤量机继续工作70小时。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超导磁体系统中冷源与冷屏的距离较远,为了实现远端冷屏的有效降温,采用液氮为冷却介质,并通过冷源提供的冷量与冷屏热负荷实现冷却介质的热虹吸效应.对冷屏的冷却管路布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预测了冷屏的稳态温度分布情况.冷屏降温测试表明:通过液氮强迫降温,冷屏可快速冷却至80 K,冷源开启后,液氮管路中形成热虹吸效应,可使...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理由 在科研与生产中经常需要将低温液体如液氮从杜瓦瓶等低温容器中输入到低温设备 (如冷阱)中,此项工作在许多单位仍处在手工操作阶段,这样不但不经济,而且易产生危险。为了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达到自动输送液氮的目的,我们设计TS—1型液氮输送器。 二、技术指标 1.液氮流量:0—100升/小时(可调); 2.气源压力:l—2公斤/厘米2; 3.表头压力:0.3—0.6公斤/厘米2。 三、工作原理 利用气源的气体压力作用在低温容器内液氮的液面上。在压差的作用下将液氮压入出液管,再由输液管送往冷阱或其他需用液氮的容器内。 四、结构 S—1型液氮…  相似文献   

18.
<正>由机械部军工局下达、杭州制氧机研究所承接的液氮转注容器,于1986年底研制成功,各项指标达到国外同类水平。这种转注容器,主要用于转注液氮或液空,它由容器主体、气动阀、电磁阀、气电转换、液面控制、计时计数等系统组成。以常压连续接收、带压间断输出的方式,将常压低温液体转注至带压贮槽内。其主要性能为:  相似文献   

19.
基于液氮制冷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冷链物流末端的食品冷藏箱。对冷藏箱的降温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自然对流和风机强制对流两种方式下,冷藏箱的降温特性及液氮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冷藏箱无负荷时箱内各层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有负荷时样品中心温度仅在水平方向上有所差别。冷藏箱采用风机强制对流的方式可使箱内降温速度更快,但同时也会消耗更多的液氮。  相似文献   

20.
Cryotop法是玻璃化保存卵母细胞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当Cryotop载体插入液氮时,降温速度极高,几乎瞬间完成,常规的方法无法测量。实验使用数字示波器、线径25μm 的T型热电偶建立起高速测温系统,测量了Cryotop法用于卵母细胞低温保存时的降温速率。通过改变载体材料、厚度、冷源温度等条件,提高Cryotop的降温速率。结果发现当使用60μm的铜质载板,使用浆状液氮作为冷源时,降温速度最高,可达到37130±1336 K/min,较商品化的Cryotop的降温速度(11982±1936 K/min)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