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拙文《“匪夷所思”误用原因分析》(《语文学习》2010年第12期)中,笔者指出“令人匪夷所思”之说属叠床架屋,须删去“令人”二字。对此,肖科见老师提出了不同看法;为说明问题,兹谨录肖文末段文字如下:总之,我们不能武断认为,“令人匪夷所思”就不恰当。  相似文献   

3.
天天看报纸看杂志,经常看到有些作者把“来自”用成“来自于”。如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请听来自于初中生的灰色幽默……”“来自”和“来自于”,虽只有一字之差,看起来对与不对无关紧要,但我认为,有必要辨析一下。“来自”本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自”在这里作“从”或“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关于生活的教学。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在生活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从“根”中吸取“养料”。同时,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又引入生活素材,恢复生活原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效,充满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许泽强 《教育文汇》2014,(24):21-21
在今年秋季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全员培训讨论会上,一位语文老师提问:“秀”过的公开课能用于常态教学吗?他提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6.
7.
《小石潭记》中有一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课本对其中较难的“坻”、“屿”、“止莲”作了解释,惟独对“岩”未注。相关的古选本也很少见到注释了“岩”的。也许编们都认为它就是通常的“岩石”之义,无须注释。其实,这样理解值得商榷。中的“止莲:课本已经注释为“不平的岩石”。如果后面再来一个“岩(岩石)”,岂不重复?在这里,“岩”当注为“洞穴”之意。  相似文献   

8.
教师应该怎样成长?是成为“通才”还是成为“专才”?本刊第六期《用“通才”的眼光看教师》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其实,“通才”和“专才”之争,不只关乎教师的成长方向,更关乎教师的培养模式。本期我们发表一些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意在将讨论引向深入。老师们的观点见仁见智,怎样看待“通才教师”、“通才”应该怎样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关系,等等,是这次讨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争议较多的诗.不断有文章论及其主题和女主人公形象。至于诗中的男主人公氓.历代诗评家的意见似乎倒很一致.认定他是负心薄幸男人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汤广文 《学语文》2006,(4):44-44
近日笔者在阅读《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时,其中有一篇分析《陈情表》艺术的文章《感天动地赤子情》,作者把《陈情表》中“舅”释为“母亲的兄弟”或“妻子的弟兄”不一样,“舅”能否释为“外公”?  相似文献   

11.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一线老师们十分关注并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既然“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就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生成”的过程。既如此,如何应对“生成”,教学是否还需要“预设”.如何“预设”,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可使课堂教学最有效.就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期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讨,希望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说,写作就是把你所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写下_来,这就成了文章,也就是说写文章强调的是写“实”,其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我认为,这话说得既对,又不完全对。说它对,我想不需要再陈述更多的理由,我这里想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作文教学谈一谈为什么我说这话又不完全对的理由,以期与广大语文界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3.
张祥云 《学语文》2009,(1):44-44
因为备考的需要,接触到了“无时无刻”这一词语,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因为我所接触到的几本辞典其解说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对于“无时无刻”这一义项的解释与义项后面所列的一些例句又往往是矛盾的,于是笔者觉得很有澄清的必要。首先将几种辞典关于“无时无刻”的分析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比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时常用成语——明察秋毫。“秋毫”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5.
刘树国 《班主任》2008,(12):37-38
在一次全区组织的研讨会上.某校一名干部在大会发言时谈到“差生”问题,竟直言不讳地说:“‘差生’是怎么产生的?‘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像晴天霹雳,惊得在座的上千名教师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相似文献   

16.
王力版《古代汉语》以及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诗经〉三首》(必修)都选录了《诗经·卫风》《氓》,并错误地将"抱布贸丝"解释"拿布来换丝"、将"布"解释为"布匹",其实极不妥当。依据"氓"之身份确认、我国货币变更历史和出土文物佐证及"贸"字本义考证,"布"应为当时钱币而非今日之布匹。  相似文献   

17.
期末考试,有一道写成语的题,有一些学生写了“机智勇敢”“努力学习”“意志坚强”等。阅卷时教师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这是成语,有的认为这不是成语。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干脆“放宽政策”:像这些辨别不清的四字短语都算成语。  相似文献   

18.
19.
《误读》一文,可谓惊心动魄,振聋发聩。坦白地说,我教了整整26年高中语文,这篇文章已教过多遍,但可悲的是我也一直这样误读着,误教着!从这一悲剧事件可以引发许许多多严峻的思考,但我能够说明白的,恐怕只有我对自身语文教学的反省。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刊载了王君老师的<语言品味精妙片段四则>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受益匪浅,被王君老师的"或以比较搭桥,或以联想激情,或重视语境体悟,或侧重前后勾连"来对学生进行语言品味的训练所折服.不过文中有一处理解有误,即"生:我觉得‘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也说明了潭小,潭的形状‘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蛇和北斗星都不是宽阔的东西,作者这样形容其实也说明了石潭不会太大."此生发言后,其他学生没有补充订正,教师也未为补充订正,说明全体师生认可该同学的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