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带印度洋是最强最稳定的江淮持续性暴雨中期海温信号区.在此基础上,利用28年气候逐候资料,根据该信号区海温与后期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场和环流场的相关分析以及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合成分析,初步探究了其对江淮持续性暴雨形成的中期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前期信号区海温异常可通过以下3种途径对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发生产生影响.过程发生前5候至前4候热带印度洋偏高的海温及其引起的热带对流异常,导致热带偏北印度洋至热带西太平洋上异常的准纬向环流形成,削弱印度洋上的Walker环流和西南季风,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高的海温有利于过程发生前4候北大西洋急流出口区右侧脊发展,还可影响此异常波动的东传,对欧亚波列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过程发生前3~2候,该波列东传所伴随的环流调整导致南亚高压加强、中国东部槽发展、西太平洋副高加强.另外偏高的海温还有利于过程发生前2~1候110~140°E经向异常环流的形成,该异常环流削弱热带季风经圈环流,使南海-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偏南,有利于副高西伸.  相似文献   

2.
多龙矿集区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级超级铜矿矿集区,探获的铜金属量已超过2 000万吨;色那铜金矿床是继多不杂、波龙、铁格隆南、拿若等超大型矿床后,多龙矿集区内发现的又一具有大型前景的矿床.探讨色那铜金矿床侵入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成岩成矿构造背景,有助于其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的认识.选择矿区内相关侵入岩样品,测试其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色那铜金矿区分布着两套侵入岩,一套为中钾强钙碱性花岗闪长岩类,相对富集Cs、Ba、La、Ce、Sr、Zr等元素,相对亏损Rb、Ta、Nb、Hf等元素;另一套为高钾中钙碱性闪长岩类,相对富集Cs、Rb、Th、U、La、Sr、Sm等元素,相对亏损Ba、Ta、Nb、Hf等元素.由闪长岩类→花岗闪长岩类,样品的δCe表现为由弱负异常→弱正异常,这是因为地幔底辟作用引发地壳部分重熔形成长英质岩浆的过程中,逐步消弱了结晶分异导致的负铈异常,并随其比例和强度增大而形成正铈异常.色那铜金矿区侵入岩在成岩成矿过程中,具熔浆性质的幔源含矿流体与地壳深部重熔岩浆是两个性质不同且相互独立的物质体系;二者混合后共同运移并随岩浆结晶成岩过程和环境物化条件的变化而参与成矿.  相似文献   

3.
中国陇西盆地风成黄土沉积磁组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西盆地三个次级盆地即兰州、临夏和西宁盆地中的风成黄土沉积磁组构特征基本相同,都以磁线理发育为主,磁化率形状椭球体为拉长型,并且其最大平均磁化率方向主要其母质源于西北地区有关。  相似文献   

4.
台西南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发现台西南盆地的主要构造走向为NE-NEE向,沉积上具有独特的双层构造,是一个与南海演化密切相关的新生代伸展型断陷盆地.这个盆地早第三纪开始发育,形成了大量的正断层和由它们控制的一系列半地堑,发育了古新世-渐新世的沉积.渐新世末期盆地受到挤压作用影响,发育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和反转构造,表明了台西南盆地"先张后挤"的演化特征,从中新世开始进入热力学沉降坳陷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5.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稠油成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克沁构造带稠油藏属于吐哈盆地前侏罗系稠油分布区.研究表明,其油源为台北凹陷二叠系,中高孔、渗的中上三叠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储层条件.鲁克沁构造带三叠系油藏烃类注入至少有两期,早期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期是晚白垩世,并以早期注入为主.稠油成藏则由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由于早期源岩成熟度较低,原油本身较稠,而油气运移过程中轻质组分散失、生物降解和盆地抬升剥蚀阶段大气水下渗所导致的水洗氧化等作用则使其进一步稠化.  相似文献   

6.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特征与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夏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一个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中的新生代沉积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演变等信息,并具鲜明的特征,其演化及宏观地貌结构特征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构造、气候演变及区域性特征背景,其中构造背景-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其的影响尤为突出,其中发生了3.2MaB.P.、5.3.MaP.P.、2.4MaB.P和1.6MaB.P.的几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对于其现代地貌格局与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如黄河于1.6MaB.P.在盆地中出现、河流阶地系列的形成和风成黄土的沉积等青藏高原的阶段性整体隆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整个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与水系分布概况进行野外调查与室内数据分析,探讨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与水资源的关系,证明了绿洲与水资源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关系是: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由水系分布限定的.大部分大小绿洲都是位于在河流流域.塔里木盆地绿洲规模大小随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而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分布区,区内断裂系统错综复杂,控矿作用显著,需对不同方位、不同规模断裂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发育复杂程度及对金矿床的控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尚未见对该区域断裂系统的分形特征与金矿分布关系研究。对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地区断裂构造进行了不同尺度、不同方位的分形维数计算,得到全部断裂构造的分形维数为1.421,各方向断裂构造的分形维数:NW向为1.382,NWW向为1.223,近EW向为0.976,NE向为0.960;全部断裂构造和NW向断裂构造的分形维数均大于能反映地质体连通性的分形维数临界值(1.22~1.38)。结果表明,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的地质体具有较高的连通性,为金成矿热液提供了有利的运移通道和汇聚场所,NW向断裂构造发育最复杂,为研究区主导性导矿构造,对金矿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这与研究区绝大部分金矿床(点)主要沿卡拉麦里深大断裂和清水—苏吉泉深大断裂派生的NW至NWW向断裂展布的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和田河流域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田河流域的水,土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流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诸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定量模拟了流域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的规模,并为流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博格达山前渊大龙沟地区的二叠-三叠系(P-T)仓房沟群作了详细的岩石学、古流向、古地貌及古水动力方面的研究,认为可以识别出冲积扇、砾石质网状河,砂质网状河、曲流河、低弯度河、沼泽和淡水湖泊等沉积相类型,发现它们的形成与演化强烈地受气候和物源区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新疆备战铁矿矽卡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战铁矿是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成矿带成因类型典型成矿条件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铁矿区.文章通过对备战铁矿矿石化学成分、矿石的微量元素特征、矽卡岩REE特征等一系列矿床相关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进一步说明备战铁矿床的磁铁矿成因类型不单是火山沉积型,还有与热液改造相关的矽卡岩型,矽卡岩成岩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同时也有壳源物质的混染,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中央古隆起是盆地内的重要油气聚集区,其成因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利用丰富的钻井资料对古隆起中东部地区中奥陶统马五段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编制出了马五段各层段的厚度等值线图,圈出了各时期的沉降中心位置,发现在马五8~马五5时期,沉降中心基本以向南迁移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向西迁移;在马五43到马五41时期,沉降中心以向西的迁移为主,伴随微弱的向南迁移.这种迁移过程支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在奥陶纪时发育双前陆盆地,“L”型中央古隆起是在早-中奥陶世时受该双前陆盆地前缘隆起相互叠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