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核组织神经营养因子(NTFs,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电针刺激翳风、颧Liao、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每天30分钟,2周为一疗程。分别于一、二、三疗程治疗后,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面神经核组织中上述三种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动物的面神经核组织中NGF、BDNF、NT-3mRNA表达高峰均在神经损伤后第6周;第二、第三疗程结束后,针刺组NGF、BDNF及NT-3mRNA的杂交信号均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在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穴位电针刺激能明显增强面神经核组织中NGF、BDNF及NT-3的表达,进而促进面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
神经营养素-3在内耳听觉损伤实验研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营养素家族(NGFs)成员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eurotrophin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素-3 (neurotrophin-3, NT-3)、神经营养素-4/5(NT-4/5)、神经营养素-6(NT-6)等,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在核酸和氨基酸序列上有很多同源性.NGFs是由神经所支配的靶组织、细胞或胶质细胞等产生的、能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元分化、生长和存活的活性蛋白因子,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维持及减轻神经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s receptpr,Trk)来实现的.在对内耳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中,以NT-3的保护作用最为显著[1~3],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本文对NT-3对内耳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在顺铂致耳中毒后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内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豚鼠分成对照组、顺铂组,分别给生理盐水、顺铂腹腔注射,于注射后3、5、7天取豚鼠耳蜗行石蜡切片,进行BDNF和N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中BDNF几乎不表达,NGF呈中度阳性表达。顺铂组BDNF在3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NGF在5天时达到高峰,以后减弱。结论正常豚鼠耳蜗有中度NGF的表达,表明NGF可能对内耳的正常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顺铂干预后螺旋神经节BDNF和NGF出现高表达,提示BDNF和NGF对顺铂诱导的螺旋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在大鼠面神经的分布和表达以及面神经损伤后的改变。方法:制作大鼠右面神经损伤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检测BDNFmRNA和FGF-2mRNA在损伤面神经两断端及左侧对照组神经的表达情况,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其灰度值。结果:BDNFmRNA在对照侧神经和损伤神经近侧端呈弱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轴突和髓鞘周围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内,损伤后不同时间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损伤神经远侧端杂交信号7天开始增强至28天(P<0.01);FGF-2mRNA在对照侧神经表达极弱,主要位于轴突和髓鞘周围的SC内,神经损伤后侧端7天杂交信号开始增强至28天(P<0.01),而远侧端杂交信号1天即开始增强,3天最强(P<0.01),28天达对照侧水平(P>0.05)。结论:损伤面神经局部BDNFmRNA和FGF-2mRNA的表达增高可能与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有关,而它们表达的不同时空改变提示在面神经的损伤和再生过程中,BDNF和FGF-2的合成可能有不同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 B在老年性大鼠耳蜗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正常老年大鼠(老年非耳聋组)与老年性耳聋大鼠(老年耳聋组)及非老年正常大鼠(对照组)耳蜗组织中的BDNF和trkB 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耳聋组耳蜗神经元和毛细胞中BDNF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老年非耳聋组BDN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于神经元的trk B在老年耳聋组、老年非耳聋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大鼠耳蜗中BDNF的表达与老年性大鼠耳聋的发病机制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自从1850年Waller发现外周神经具有再生功能,打破了传统认为神经不可再生的观念之后,在神经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营养因子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是近40年发展起来并成为热点的课题。本文对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受体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并着重回顾各种营养因子在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根据分子结构的差异,与神经再生有关的营养因子可分为两大类: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和非神经生长因子家族。1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包括NGF、BDNF、NT3、NT4、NTS、NT6,它们在分子结构上有一定同源性‘”。1·回神经生长因子(NGF)分子由a、…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在大鼠面运动神经元(facial motoneuron,FMN)的正常分布和面神经损伤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方法制造大鼠右面神经损伤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BDNF mRNA及其蛋白和FGF-2 mRNA及其蛋白在FMN的表达,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双侧FMN反应产物的阳性细胞数比和灰度值百分比。结果 BDNF mRNA及其蛋白阳性细胞分布于正常面神经核各亚核,除神经元细胞外其周围胶质细胞也染色,面神经损伤后1 d,损伤侧面神经核BDNF mRNA及其蛋白阳性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数量及染色强度均快速增高;FGF-2 mRNA及其蛋白主要分布于正常面神经核腹侧亚核神经元胞浆中,面神经损伤后损伤侧FMN中FGF-2 mRNA信号7 d开始增强,而其蛋白反应产物则在损伤后3和7 d显著减少。结论正常FMN可能存在BDNF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及FGF-2的自分泌作用;面神经损伤早期,靶源性FGF-2的减少导致FMN中FGF-2蛋白表达下降,提示应用外源性FGF-2可能有助于神经元胞体代谢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腺疾病携带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及噪声损伤后螺旋神经节的保护作用。方法 27只白色纯豚鼠,暴露于135dBSLP,4kHz的窄带噪声4h。7d后,12只经圆注入腺病毒携带BDNF(adenoviral-mediated BDNF,ad-BDNF),12只经圆窗注入ad-LacZ,3只注入人工外淋巴液。分别于1、4、8周后取材,石蜡包埋中轴切片后,用免疫组化方法(ABC法)检测BDNF的表达。于光镜下计数螺旋神经节细胞。结果 在耳蜗各回中BDNF均有表达,4、8周组动脉较1周组织动物表达弱。在8周,注入ad-BNDF组较adLacZ组和人工淋巴组螺旋神经发生退行性病变的数目少,螺旋神经节细胞计数结果经统计学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腺病毒携带的神经营养因子在耳蜗中能高效表达,在噪声损伤情况下腺病毒携带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螺旋神经节有保护作用。该研究为基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复方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M)耳中毒小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反应阈及耳蜗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16耳)。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GM+中药组(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复方分为高、中、低三个浓度组)及GM4-生理盐水组每天腹腔注射GM100mg/kg,连续15天,腹腔注射GM第一天起GM+中药各组分别灌服高、中、低浓度中药复方汤剂,GM+生理盐水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0天,灌胃结束后测试ABR反应阈,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耳蜗组织中NT-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M+生理盐水组及GM+低浓度中药组ABR波Ⅲ反应阈显著升高(P〈0.01),耳蜗NT-3蛋白含量下降(P〈0.01);GM+高、中浓度中药组ABR波Ⅲ反应阈升高,耳蜗NT-3蛋白含量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浓度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复方可显著减轻GM所致的小鼠耳蜗NT-3含量降低和ABR反应阈升高的程度(P〈0.01),从而有效减轻GM对小鼠的耳毒性。  相似文献   

10.
酪氨酸激酶受体B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在鼻咽癌(NPC)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rkB及其配体BDNF在NPC患者活检切片中的表达。结果:TrkB和BDNF在NP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47/57)和52.6%(30/57),均高于鼻咽炎组(均P〈0.05);TrkB在NPC组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有关,在T3+T4、Ⅲ+Ⅳ期比在T1+T2、Ⅰ+Ⅱ期高(均P〈0.05);NP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组较非转移组的表达高(P〈0.05);TrkB和BDNF的表达在NPC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NF的表达与NPC TNM分期、临床分期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NPC组中TrkB与BDNF的表达无相关性(r=0.049,P〉0.05)。结论:TrkB及其配体BDNF表达上调对NPC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NPC组织中TrkB及其配体BDNF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NPC发生及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IL-35及其亚基病毒诱导基因3(EBI3)mRNA、IL-12A 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集AR组(46例)及对照组(30例)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5的表达水平,同时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I3mRNA及IL-12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R组和对照组II,35水平分别为(251.22±46.27)、(382.17±25.41)n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I3 mRNA的表达水平AR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约为对照组的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2AmRNA的表达水平A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5、EBI3 mRNA水平降低可能与AR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 (allergic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鼻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5例AR患者及 3 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白细胞。其中 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 ,6例正常鼻黏膜。iNOS mRNA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血浆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未见iNOS mRNA表达 ,而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iNOS mRNA表达高度增强 ,其阳性率达 40 82 %。正常人鼻黏膜上皮、腺体及巨噬细胞可见iNOS mRNA的低度表达 ,而AR患者中上皮、腺体及巨噬细胞增生 ,并iNOS mRNA表达高度增强 (t=2 3 17,P <0 0 0 1)。AR组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2 7 89,P <0 0 1)。结论 AR患者血浆NO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及组织内iNOS mRNA表达高度增强有关。提示iNOS NO通路在AR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检测体内某些信号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原位杂交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Eotaxin(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基因和趋化因子受体3(CCR3)在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鼻腔黏膜和骨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6~8周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AR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AR模型,瑞特染色计数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髓中CCR3的表达;制备大鼠鼻腔黏膜组织病理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鼻腔黏膜中Eotaxin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otaxin在鼻腔黏膜中的表达。结果:AR组骨髓涂片中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R组外周血涂片中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AR组大鼠鼻腔黏膜中Eotaxin阳性细胞数与Eotaxin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性(r=0.804,P〈0.01)。AR组Eotaxin的表达与鼻腔黏膜嗜酸粒细胞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795,P〈0.01)。AR组骨髓涂片中CCR3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R组骨髓涂片中CCR3阳性细胞比例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36,P〈0.05)。结论:AR组中Eotaxin和CCR3表达增强,为嗜酸粒细胞从骨髓快速募集到鼻腔黏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及其受体IL-9R mRNA在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SPF级Balb/c小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实验组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替代。每组随机取4只小鼠,病理检查证明造模成功。每组剩余4只小鼠取其鼻黏膜,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鼻黏膜中IL-9及IL-9R mRNA表达水平。结果  IL-9及IL-9R mRNA在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中均有表达,实验组小鼠鼻黏膜中IL-9及IL-9R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小鼠鼻黏膜中IL-9 mRNA表达水平与IL-9R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857,P<0.05)。结论 IL-9及其受体IL-9R参与了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中,并起到重要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变应性鼻炎靶向药物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CD45RA及CD45RO的表达及其与AR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R患者PBMC中CD45RA及CD45RO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①A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UCLEAR CELLS,PBMC)中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及其与血清总IGE(TIGE)、患者鼻过敏症状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E CATIONIC PROTEIN,ECP)的关系。方法用UNICAP CAP系统检测血清变应原、TIGE和ECP的含量。取22例对尘螨过敏的AR患者和8例健康人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BMC,其中部分PBMC用50ΜG/ML螨变应原培养刺激,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T-BET MRNA的表达。结果①AR患者和正常人T-BET MRNA表达强度与参照物Β-ACTIN的比率(X-±S)分别是0·381±0·099和0·750±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T-BET 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与AR患者症状评分、ECP的水平没有相关性(R分别是0·187和-0·165,P值均>0·05);③而T-BET MRNA表达强度与患者血清TIGE水平呈负相关(R=-0·525,P<0·05);④变应原刺激前后T-BET MRNA表达强度分别是0·381±0·099和0·365±0·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原为螨的AR患者PBMC中,T-BET MRNA表达较健康人低,T-BET MRNA低表达是AR发生TH1和TH2失衡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T-BET MRNA的下调表达程度与AR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ECP浓度无关。特异性变应原的刺激对AR患者PBMC中的T-BET表达没有影响。T-BET是间接影响IGE水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鼠鼻黏膜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 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AR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AR组分别于第1天和第14天腹腔注射含卵清蛋白10μg及氢氧化铝2 mg的生理盐水悬液0.1ml,第21天起鼻腔给予1%卵清蛋白局部激发,持续7 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卵清蛋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鼻黏膜中galectin-3和galectin-9 的表达,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自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结果 AR组和对照组均有galectin-3和galectin-9蛋白及mRNA的表达,AR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18、9.261、7.667和6.971,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AR组小鼠外周血中IL-4和IL-5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t值分别为7.202和8.121,P值均<0.05),而IFN-γ含量则下降(t=-11.94,P<0.05).galectin 3和galectin 9 mRNA的表达强度与外周血中IL-4、IL-5的含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847、0.720及0.736,P值均<0.05),与IFN-γ含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和-0.817,P值均<0.05).结论 galectin 3和galectin 9可能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