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纳米结构与分形特性研究沈甲,王珏,吴翔二氧化硅气凝胶是用溶胶一凝胶法经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得的新型轻质纳米多孔材料.用BET、SEM、SAXS等手段研究了其纳米结构.发现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制备的气凝胶纳米结构不同,且具有不同的分形特性.同时...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纳米结构与分形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溶胶-凝胶法经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得的新型轻质纳米多孔材料。用BET、SEM、SAXS等手段研究了其纳米结构,发现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制备的气凝胶纳米结构不同,且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同时,对干燥过程、陈化过程等对气凝胶纳米结构的影响也作了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污水中常见的污染物有重金属离子、油类和染料等,气凝胶以其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拥有作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潜力.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的气凝胶材料主要有SiO2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碳纳米管气凝胶、氮化硼气凝胶、纤维素气凝胶和壳聚糖气凝胶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气凝胶制备、改性以及复合工艺对气凝胶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综述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石墨烯基气凝胶作为吸附材料在空气净化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总结目前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石墨烯气凝胶在空气净化吸附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结果表明:石墨烯气凝胶是一种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多吸附位点的良好空气净化材料,经改性后的石墨烯气凝胶对气体污染物具有可观的化学吸附能力,结合自身物理吸附性能,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空气净化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者们制备了各种吸附材料应用于溢油处理,其中气凝胶作为地球上最轻的合成固体,具有超低密度、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在油水分离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纤维素作为一种廉价而丰富的天然聚合物,是制备气凝胶材料的良好原料。本文综述了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干燥方法以及疏水改性方法,并对纤维素气凝胶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气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凝胶材料是一种由纳米粒子或聚合物分子链组成的具备三维纳米结构的多孔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高孔体积和高比表面积等结构特点,显现出优异的光、热、声、电和力学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建筑保温、能量储存与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迄今为止,气凝胶的种类已由最初的SiO_2气凝胶发展到了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类新型气凝胶,从而有效拓宽了气凝胶的应用范围。气凝胶材料通常采用溶胶-凝胶、老化、溶剂置换并结合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或常压干燥等过程制备。气凝胶材料按照组成可以分为单组分气凝胶和多组分气凝胶,其中单组分气凝胶主要包括氧化物气凝胶、碳化物气凝胶、氮化物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GA)、量子点气凝胶、聚合物基有机气凝胶、生物质基有机及C气凝胶和其他种类气凝胶,而多组分气凝胶由两种及以上单组分气凝胶构成或者由纤维、晶须、纳米管等作为增强体所形成的气凝胶复合材料。本文主要介绍各类单组分及其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隔热、吸附、催化、储能转化和生物医用等领域的应用,对近年来气凝胶在制备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指出在基础研究方面亟需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实现气凝胶网络结构生长调控、表面组成及化学结构调控和高温组织结构稳定性调控;在功能型气凝胶材料开发方面,通过反应机制深入研究气凝胶材料结构和性能关联,实现高性能的多功能型气凝胶材料突破性进展;在规模化应用方面,寻找成本低廉的前驱体原料和降低气凝胶干燥成本是气凝胶产业化进程长远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亚临界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E-40(多聚硅氧烷)为硅源,HF为催化剂,采用异丁醇为干燥介质,用溶胶凝胶法在亚临界条件下制备了SiO2气凝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孔径分布测定仪、比表面积测试(BET)等方法对其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气凝胶具有纳米网络结构(平均颗粒大小约10nm,平均孔径为14.5nm)和大比表面积(约708.3m^2.g^-1)。由于亚临界干燥使得制备压力从6.4MPa降低到  相似文献   

8.
RF气凝胶的性能测试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是一种无序,多孔的纳米非晶固态材料,其碳化产物碳化气凝胶具有大的比表面和面积,好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稳定性,成为制备超级电化学双层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文中研究了FR,CRF气凝胶的网络结构,成分组成,孔径分布及电导率等特性.研究了RF气凝胶的碳化过程,并研制出了静电容量为30F.g^-1的SEDLCS的实验室原理性器件,从而为该材料的应用开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有机气凝胶是一类由高聚物分子构成的多孔非晶凝聚态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多孔和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及极低的密度,高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等特点.综述了目前各种有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骨架结构、多孔结构和形态等的表征方法以及其结构可裁剪等特性,展望了其在理论研究、催化剂及载体、高效隔热材料、激光约束驱动靶以及作为碳气碳胶前驱体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TiO2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过程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TiO2纳米粉 ,并通过XRD,BET,TEM等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制备的TiO2气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488m^2.g^-1),平均粒径为4.6nm,具有锐钛矿型晶体结构,经500℃煅烧2h所得的纳米粉体,锐钛矿型晶体结构更为明显,平均粒径6.7nm,比表面积158m^2.g^-1。  相似文献   

11.
非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块状SiO2气凝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去离子水和异丙醇为溶剂,丙三醇为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盐酸和氨水为催化剂,通过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合成SiO2醇凝胶,经过老化、表面修饰和溶剂交换等工艺后,在常压分级干燥条件下制备块状SiO2气凝胶。不均匀的毛细管力是非超临界干燥过程中造成凝胶破裂的原因,从减小不均匀毛细管力及提高凝胶强度2个方面确定工艺,采用非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块状SiO2气凝胶。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失重-差热等分析手段及吸附-脱附技术对所得气凝胶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质表征。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可以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块状气凝胶样品,该气凝胶充满两端开放的管状中孔,具有较大的孔隙率(97.1%)及比表面积(614.3m^2/g),孔径分布均匀并且集中。  相似文献   

12.
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在制备硅气凝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硅溶胶为主要原料,通过硅溶胶体系的凝胶过程中添加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DCCA),并结合非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硅气凝胶,研究了DCCA对凝胶过程和最终所得气凝胶品质的影响。DCCA能使凝胶的生成时间增加,凝胶结构均匀化,构成凝胶的基本微粒的粒径有所减小。在一定的DCCA添加量范围内,随着DCCA添加量的增加,所得气凝胶样品的密度有所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微观结构变得更加完善,孔分布也更加集中。不同DCCA对气凝胶品质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气凝胶的品质就有可能通过调节添加DCCA的种类和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性能受热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地以水玻璃为硅源,经乙醇溶剂替换及六甲基二硅醚和盐酸的混合液对SiO2湿凝胶表面基团改性后,常压干燥制备出低密度、高比表面积、超疏水、低热导率的高性能SiO2气凝胶块体.SiO2气凝胶在室温至400℃附近具有稳定的疏水性能,460℃附近气凝胶由疏水型完全转变成亲水型.重点研究了室温至400℃之间,SiO2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受热处理过程的影响.SiO2气凝胶即使经过400℃高温热处理后,仍能保持优异的疏水性能、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热导率等.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导热系数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其较差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制备成本一直限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应用和推广。采用带有活性端基的二甲基硅油和硅溶胶制备共前驱体溶液,以微乳液法和滴定法分别制备了不同尺寸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并探究了甲基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滴定法,微乳液法制备的气凝胶粒径分布范围较宽,在硅溶胶与硅油体积比相同时,两种方法所制备的气凝胶微球具有相近的比表面积、堆积密度及导热系数;滴定法制备的气凝胶随着甲基含量减少,气凝胶微球的比表面积减小,堆积密度增大,接触角减小,导热系数增大,机械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以间苯二酚(R)和糠醛(F)为原料,环六次甲基四胺(HMTA)作催化交联剂,通过常压干燥和高温碳化、活化等工艺制备分散性良好的炭气凝胶.研究溶剂的pH值和活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炭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比电容的影响.确立具有最大比电容时炭气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pH-9.0,活化温度为950℃时获得的炭气凝胶具有最大的比表面和.比电容.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硅气凝胶.通过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硅气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成及结构变化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组织形貌随热处理工艺的变化特点,为硅气凝胶的结构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使用球形弹丸对硅气凝胶、有机气凝胶和碳气凝胶复合材料进行靶试实验,研究3种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抗弹性能.实验表明:气凝胶作为面板可以有效提高复合靶板的抗弹能力;在子弹冲击过程中,气凝胶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吸收子弹动能的能力显著提高;当气凝胶作为夹层,铝合金为面板和背板时,面板由于没有足够的背强作用而发生弯曲破坏,导致靶板整体抗弹性能提高不明显;有机气凝胶具有较高的动态压缩强度和较大的动态失效应变,因此其抗弹性能较好;硅气凝胶的动态压缩强度虽然低于碳气凝胶的动态压缩强度,但是其动态失效应变高于碳气凝胶的动态失效应变,因此硅气凝胶与碳气凝胶的抗弹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8.
干燥溶剂介质对常压制备SiO2气凝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硅酸乙酯和乙醇等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表面修饰及溶剂置换等后续工艺,实现常压干燥法制备块状SiO2气凝胶,并考察干燥溶剂介质对气凝胶常压制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溶剂干燥的SiO2气凝胶性能较单一溶剂更佳,以正己烷和甲苯混合溶剂制备的SiO2气凝胶性能最优,具有低表观密度(0.102 7 g/cm3)、高比表面积(928.4 m2/g)、大孔容(3.295 cm3/g)及疏水性良好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均一稳定的纤维素气凝胶,以再生竹纤维为原料,采用滴定悬浮和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球形纤维素气凝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 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球形纤维素气凝胶为纤维素Ⅱ 型结构,内部为疏松多孔的网络状结构。球形纤维素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均在240 m2/g 以上,且孔径均在15 nm 以下,最小密度可达37 mg/cm3,这表明球形纤维素气凝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小的孔径。热重分析(TG)结果表明,纤维素气凝胶大球的最大热失重温度为364.4℃,纤维素气凝胶中球的最大热失重温度为357.3℃,纤维素气凝胶小球的最大热失重温度为354.2℃,而再生竹纤维的最大热失重温度为354.0℃。球形纤维素气凝胶在污水处理、海水除油、重金属离子吸附等领域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疏水型SiO2气凝胶的常压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聚硅E-40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表面修饰等工艺,在常压条件下制备了高气孔率的疏水性SiO2气凝胶.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1、3C,29Si核磁共振谱以及孔径分布仪,表征测试其结构和吸附特性.研究结果显示,SiO2气凝胶具有纳米多孔结构,且有较好的疏水特性,吸附性能较活性炭纤维和活性炭颗粒更为优越,再吸附容量基本不变,是一种极好的高吸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