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颅颈交界区畸形主要是指枕骨底部及第一、二颈椎发育异常,其中包括有扁平颅底、颅底陷入、寰枕融合、颈椎分节不全、寰枢椎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Arnold-chiari氏畸形)等[1],常伴有脊髓空洞症.  相似文献   

2.
3例颅颈交界区畸形行哈罗氏架固定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颈交界区畸形主要是指枕骨底部及第一、二颈椎发育异常,其中包括有扁平颅底、颅底陷入、寰枕融合、颈椎分节不全、寰枢椎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Arnold-chiari氏畸形)等[1],常伴有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是脊髓内由于多种原因(主要为颅颈交界区压迫阻塞脑脊液循环)的影响形成管状空腔,在空洞周围常有神经胶质增生[1],常发生在颈段及上胸段的中央管附近,靠近一侧后角,形成管状空洞,延续多个节段,并不一定与中央管相通。空洞逐渐扩延,管形空洞也逐渐扩大,病人症状进行性加重。目前治疗上主张单纯颅颈交界区减压解除压迫,脊髓空洞大多可以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4种传统方法及后颅凹深度测量法,对22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图像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对颅颈区畸形诊断阳性率:钱氏线、布加德角均达90.9%(20/22),麦克雷线达72.7%(16/22),寰齿间隙达45.5%(10/22),后颅凹深度达86.4%(19/22);颅底凹陷伴其它颅颈交界区畸形19例,依据Goel分型:A型9例,B型10例;其它颅颈交界区畸形3例(1例为特殊类型).结论:MRI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的诊断敏感性高;5种测量方法简便易行,联合MR多方位图像,对颅颈交界畸形分类,为临床治疗提供详细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在诊断颅颈交界畸形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经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畸形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分析椎动脉及椎体骨质的异常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寰枕融合16例,寰枢椎脱位16例(前脱位),颈椎融合8例,扁平颅底4例,齿状突型颅底陷入8例,寰椎前后弓未闭合5例,蝶枕软骨未闭合2例,齿状突发育不全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Arnold-chiari畸形15例。结论:MSCT血管造影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方法可同时观察骨结构与血管走行及周围软组织关系,能够正确诊断并能发现少见的畸形,对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及血管成像对诊断颅颈交界畸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畸形患者,术前均做6排螺旋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分析椎体骨质的异常情况及椎动脉相互关系。结果:寰枢椎脱位11例(前脱位),寰枕融合12例,齿状突型颅底陷入4例,颈椎融合6例,扁平颅底2例,寰椎前后弓未闭合3例.外伤后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2例,外伤后枢椎假关节形成,齿状凸与寰椎前弓相融合2例,齿状突发育不全l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Arnold-chiari畸形9例。结论:6排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方法可同时观察骨结构与血管走行及周围软组织关系,能够正确诊断并能发现少见的畸形.对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延平  华靖  李霞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88-1090
颅底凹陷症是一种颅颈交界区畸形,指枕骨大孔四周骨质内陷入颅腔,造成枕骨大孔狭窄,进而小脑、脑干及脊髓受压,通常合并颅颈交界区其他部位畸形,常导致颅后窝和上颈部椎管有效空间缩小,从而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1]。  相似文献   

7.
颅颈区畸形指颅颈关节区先天发育异常造成延髓、高颈段脊髓及脊神经等神经结构受压损害的一组病变。报告了68例经口咽入路显微直视减压手术治疗颅颈区畸形患者的手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保持颅颈区的稳定性,行持续头颅牵引,强调绝对轴位翻身,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的营养支持,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本组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脑脊液漏3例、环枕脱位1例、软腭裂开2例,均早期发现、对症治疗。本组术后症状明显改善64例(94.17%)。  相似文献   

8.
背景:颅颈交界部畸形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过程中,X射线、CT对于颅颈交界部病变的检查只能显示其骨性结构,无法显示脊髓情况.目的:分析颅颈交界部畸形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前后的磁共振图像,探讨MRI成像对其内同定术式的选择及效果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06/2010-04收治的颅颈交界部畸形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术前均行X射线、CT、MRI检查,采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方式,置入后6个月内行MRI复查.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固定,未出现脊髓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5例患者置入后MRI成像显示内固定在位,寰枢椎复位,脊髓受压情况改善,11例随访患者中,原上颈椎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有9例明显改善或消失.提示MRI能够多方位清晰显示颅颈交界部畸形情况,对脊髓及颅内病变的显示更直接,可为颅颈交界部畸形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脊髓受压情况及手术效果的判断、术后恢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评价X线、CT和MR对Chiari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7例资料完整的Chiari畸形患者的X线、CT和MR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下5~30 mm,其中21例摄头颅及颈椎X片,表现为颅底凹陷16例,寰枕融合4例,寰锥缺如1例。CT扫描25例,表现为脑积水13例,脊髓空洞8例,2者同时存在的4例。MRI检查67例,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67例,合并其他畸形的41例,其中脑积水19例,脊髓空洞10例,颅底凹陷9例,寰锥缺如1例,寰枕融合2例。结论MRI可清晰显示后颅凹及颅颈交界结构,并可显示颅底及其他发育异常,为诊断Chiari畸形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对颈椎了、颅骨的异常不如CT和X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评价X线、CT和MR对Chiari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7例资料完整的Chiari畸形患者的X线、CT和MR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下5~30 mm,其中21例摄头颅及颈椎X片,表现为颅底凹陷16例,寰枕融合4例,寰锥缺如1例。CT扫描25例,表现为脑积水13例,脊髓空洞8例,2者同时存在的4例。MRI检查67例,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67例,合并其他畸形的41例,其中脑积水19例,脊髓空洞10例,颅底凹陷9例,寰锥缺如1例,寰枕融合2例。结论MRI可清晰显示后颅凹及颅颈交界结构,并可显示颅底及其他发育异常,为诊断Chiari畸形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对颈椎了、颅骨的异常不如CT和X线。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7例患者在我院接受经口咽前路行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后发生感染,分析感染原因并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13~58岁.手术原因:齿状突骨折39例,韧带损伤8例,先天性颅底畸形和齿状突畸形14例,寰椎侧块肿瘤2例.均择期在全麻下经口咽前路进行手术,术后7例发生感染,其中手术切口感染4例,呼吸系统感染2例,颅内感染1例.  相似文献   

12.
颅底凹陷症 (BasilarinVagination)是颅颈交界处常见的畸形之一 ,是一种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向上凹陷的畸形。本院 1 989年 7月~1 999年 7月共手术治疗 5例 ,现就其疗效与畸形类型的关系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1 8~ 45岁。5例中单纯颅底凹陷 1例 ,合并环枕融合 4例。Chiani畸形 2例 ,脑干明显受压成角改变 ,表现为延髓或桥延髓交界区成角 ,其夹角为 1 40°~ 1 5 5° ,平均 1 47 1°± 3 2°,合并勾状齿状突 ( 3例 )者较为明显 ;合并环枢椎半脱离位 1例 ,颈脊髓空洞 3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颅颈交界畸形外科治疗中辅助外固定支具的选择和应用。方法回顾48例先天性颅颈交界畸形外科治疗中辅助外固定支具的应用,其中包括颈围、头环胸衣(Halo-vest)、胸骨-枕骨-下颔固定器(SOMI)3种颈部支具。结果后路内固定术后辅助外固定支具初选分别为费城式颈围(20例)、SOMI(16例)、头环胸衣(12例),应用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0.0%、87.5%和91.7%。初选支具效果不满意者经更改支具后,最终在康复期应用的支具分别为费城式颈围16例、SOMI15例、头环胸衣17例35例(72.9%)获得了随访4个月以上,支具固定时间均超过3个月,满足所需术后支具外固定时间。结论颈围、头环胸衣、SOMI3种颈部支具在颅颈交界畸形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和康复期的应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需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外科治疗不同阶段加以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4.
颅底凹陷症是枕骨大孔区常见畸形,枕骨大孔区枕骨向颅底方向内陷,枕大孔前后径缩短,枢椎齿状突高于正常水平,使后颅窝体积缩小,常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及环枕融合等畸形。主要为后组颅神经、小脑、上部颈髓及颈神经受压症状。首发症状以四肢麻木、走路不稳并伴有头痛、...  相似文献   

15.
魏莉  杨学军 《天津护理》1998,6(2):46-47
本文就30例寰枕畸形的二种手术入路前后的护理进行了探讨。其中7例为经口咽入路手术,其余23例为后路减压。30例病人的护理均获成功。本文提出寰枕畸形病人在重视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强对生活的护理。而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常会提供我们有价值的动态信息。并针对寰枕畸形病情特点提出保持患者颅颈稳定性的关键所在。不论哪种入路手术,颅颈交界不稳定和脑脊液漏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要求护理人员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就口咽手术的特殊护理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探索寰枕畸形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是颅颈交界区(craniovertebral junction,CVJ)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外科治疗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为达到有效的减压及坚强的内固定,多种手术入路陆续得到开展。如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对其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文献综述了应用于颅底凹陷症患者不用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总结颅底凹陷症外科治疗的不同手术入路特点及适应证,以期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寰枕畸形主要是枕骨底部及第一、第二颈椎发育异常.此病还包括其它多样畸形,除骨骼为主的发育异常外还合并有神经系统和软组织发育异常.其中颅底陷入是寰枕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常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颅底陷入主要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组织内翻,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并进入颅骨大孔,后颅窝体积减小.有相当病例合并脊髓空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颅颈交界区肿瘤手术患者同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3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8~64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2年.6例采用后正中枕下入路,4例采取远外侧入路,咬除部分枕骨,咬开枕骨大孔,打开寰椎后弓、颈2和颈3椎板,显露肿瘤,显微镜下切...  相似文献   

19.
李浮 《护理研究》2004,18(24):2200-2200
颅颈交界区畸形 (如颅底凹陷、先天性齿状突发育不良等 )使寰枢椎不稳发生脱位 ,导致斜坡齿突、寰椎后弓和周围增生韧带组织等对颈髓、延髓的双重压迫 ,临床表现多样化 ,其功能异常 ,临床症状常是隐匿的 ,少数病人在受到轻微外伤后可出现急剧恶化 ,并很快死亡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先天发育畸形 ,治疗较困难。HaLo氏架在国内外广泛用于各种类型颈椎不稳定的治疗 ,我科将HaLo氏架用于 46例行后路枕下减压和 (或 )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的寰枢椎脱位病人 ,对前路、后路减压术后病人颅颈交界区进行可靠固定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2006-01—2008—12经口咽人路行延髓-颈髓腹侧减压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85例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