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西养殖场、农贸市场及餐饮场所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污染状况,对广西养殖牡蛎中诺如病毒可能引发的发病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采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对广西养殖场、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牡蛎样品中诺如病毒污染状况进行检测,采用Risk Ranger软件对牡蛎中诺如病毒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估。结果 480份牡蛎样品中诺如病毒总检出率为11.04%(53/480),其中养殖场及农贸市场检出率分别为15.83%(38/240)、12.50%(15/120),餐饮场所牡蛎样品未检出诺如病毒;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检出的诺如病毒均为GⅡ型。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加工后食用和生食的风险评分为44和67分,分别为中度和高度风险,预计食用者每人每天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3.29×10~(-6)和3.29×10~(-2),预计广西每年患病人数分别为3.10×10~3和3.10×10~7人。结论广西养殖场及农贸市场牡蛎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污染的诺如病毒基因型均为GⅡ型,不生食牡蛎及食用前有效的加工处理是减少诺如病毒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北京市市售扇贝中诺如病毒和A组轮状病毒污染状况,分析其基因特征。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采集北京市3个水产品出售市场新鲜扇贝72份。取扇贝消化组织,用聚乙二醇(PEG)8000沉淀法进行病毒富集后提取核酸,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和A组轮状病毒核酸。用半巢式RT-PCR方法扩增诺如病毒GⅠ/GⅡ组衣壳蛋白区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用BioEdit 7.0.9.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用MEGA 6.06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 72份扇贝样品均未检出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检出率为27.8%(20/72),其中GⅡ组16份,GⅠ组2份,GⅠ和GⅡ组混合2份。冬季检出率最高,为61.1%(11/18);夏季未检出。8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样品测序结果为GⅡ.17型,属于GⅡ.17型ClusterⅢb分枝。有6株GⅡ.17型毒株与2015年中国人源诺如病毒、2016和2017年日本人源诺如病毒、2017和2018年韩国水中诺如病毒以及2015年日本牡蛎中诺如病毒序列相似性为100.0%。结论北京市市售扇贝中存在诺如病毒污染,食用扇贝有引起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秦皇岛市诺如病毒污染的高风险食品生菜和草莓中诺如病毒的污染状况。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采集市售的生菜201份、草莓136份, 利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 在样品中添加Mengo病毒进行过程控制, 并根据Mengo病毒标准曲线计算 诺如病毒回收率。结果 Mengo病毒回收率均达到了ISO/TS 15216-2-2013对 病毒回收率>1%的要求。同时对201份生菜样品进行检测, 检出诺如病毒阳性标本9份, 总检出率为4.5%, 其中GⅠ型检出率为0.5%(1/201); GⅡ型检出率为3.5%(7/201); GⅠ型和GⅡ型同时检出率为0.5%(1/201)。136份草莓样品中检出阳性标本4份, 总检出率为2.9%, 其中GⅠ型检出率为0.7%(1/136); GⅡ型检出率为2.2%(3/136)。结论 秦皇岛市售蔬菜、浆果中部分存在诺如病毒污染, 诺如病毒检出率在不同采样环节以及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需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4.
滤食性牡蛎是食源性诺如病毒传播的重要食品媒介。为了解广州市售牡蛎中的诺如病毒污染水平与遗传多样性特点,合理评估消费风险,本研究于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间,每月从当地水产市场随机采集牡蛎样本,采用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蛋白酶K处理偶联聚乙二醇沉淀小体系法,包括荧光定量RT-PCR和巢式RT-PCR技术检测贝类中病毒的污染量以及基因型分布特点。结果共检测牡蛎110只,GII型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2.7%(58/110),病毒污染含量范围为1.56×103~1.09×106 copies/g(消化腺)。其中,春夏季节(3~8月)牡蛎中诺如病毒的阳性率为35.7%(20/56),低于在秋冬季节(9~2月)的阳性率70.4%(38/54);但不同季节中检出的病毒含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春季(2.69±1.46)×105 copies/g(消化腺),夏季(1.97±2.16)×105 copies/g(消化腺),秋季(6.91±6.16)×104 copies/g(消化腺),冬季为(4.83±2.99)×104 copies/g(消化腺)。部分阳性样本测序分析后显示,除1份为GII.17基因型外,其余均为GII.4基因型(n=13),与当地的临床流行基因型呈现一致性。本研究显示广州市售牡蛎中仍存在较高的诺如病毒污染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病毒防控工作,尤其提醒消费者在食用牡蛎时需加工充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15~2016年河北省6个设区市的市售牡蛎、海虹、血蚶样品中的诺如病毒进行连续一年的检测, 了解河北省贝类水产品中诺如病毒污染状况。方法 分离贝类水产品消化腺, 用蛋白酶K消化后进行前处理, 提取RNA, 用一步法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对河北省贝类水产品的诺如病毒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采集691份贝类样品进行检测, 其中仅检出GⅠ型阳性样品16份, 阳性率2.32%; 仅检出GⅡ型阳性样品22份, 阳性率3.18%; 同时检出GⅠ和GⅡ型的阳性样品4份, 阳性率0.58%; 总阳性率6.08%。2016年6~7月阳性率最高。沿海地区样品阳性率为内陆地区的2.35倍, 有统计学差异(χ2=8.58, P<0.01)。结论 河北省市售贝类水产品中部分存在诺如病毒污染, 需要加强对贝类水产品的诺如病毒污染检测和控制, 特别是沿海地区, 降低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腹泻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部分市售双壳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及诺如病毒的污染情况,为相关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7~10月采集顺义区市场的双壳贝类,取适量样品分离其消化腺,进行样品前处理,提取病毒R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剩余样品按照GB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lh,tdh,trh)检测、耐药性分析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50份双壳贝类样品中有18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8株),检出率为36.0%;有8份样品携带诺如病毒。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17株为tlh+tdh-trh-型,1株为tlh-tdh-trh-型;所有副溶血性弧菌均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PFGE图谱聚类后呈现多态性,存在多个克隆群。诺如病毒只在10月份检出,分布于牡蛎、蛏子和扇贝中,均为GⅡ型核酸阳性。结论顺义区市售双壳贝类中存在副溶血性弧菌和GⅡ型诺如病毒,需警惕感染风险。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呈现多态性,但毒力基因携带率较低,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农贸市场双壳贝类中诺如病毒污染状况。方法于2019年6、8和11月在连云港三县三区各采集10份双壳贝类食物,共180份,及时分离消化腺于-75℃保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诺如病毒基因型。结果 5种双壳贝类中诺如病毒基因总检出率为26.67%(48/180),基因型分型中GⅠ型检出率为5.00%(9/180)、GⅡ型检出率为17.78%(32/180)、GⅠ+GⅡ型检出率为3.89%(7/180);诺如病毒基因检出率在采样月份、地区分布无差异;帘蛤科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结论连云港市农贸市场双壳贝类诺如病毒携带形势严峻,分布特征具有特殊性,亟需明确本地的诺如病毒传播模式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福建省养殖环节牡蛎中诺如病毒(Norovirus)污染状况及基因分型,进一步定量分析诺如病毒污染水平,为食品中诺如病毒污染监测及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9月,于福建省某养殖基地采集牡蛎样品共244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样品中诺如病毒进行检测,确定其污...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秦皇岛市部分诺如病毒引起病毒性腹泻情况,并对阳性样本进行分型。方法收集哨点医院病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共20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real-timeRT-PCR)检测病毒核酸,Mengo病毒作为过程控制和扩增控制,检测诺如病毒回收率和抑制率。结果 Mengo病毒回收率均1%,PCR抑制率≤2%,符合检测要求。检测出病毒阳性15例,其中诺如病毒GⅠ型2例, GⅡ型13例。结论本次采集的样本中诺如病毒流行型分别为GⅠ和GⅡ型,其中以GⅡ组毒株流行为主,诺如病毒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淄博市市售双壳贝类中诺如病毒检测结果,了解其污染情况,为开展食品中诺如病毒风险评估及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2018—2022年淄博市市售双壳贝类样本155份,提取病毒核酸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进行诺如病毒GI型和GII型检测。结果:2018—2022年采集市售双壳贝类155份,检出诺如病毒阳性29份,总阳性检出率为18.71%。GII型阳性检出率(10.97%)高于GI型阳性检出率(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季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一季度检出率最高(50.00%)。结论:淄博市市售双壳贝类中存在诺如病毒污染现象,以GII型为主,第一季度检出率最高,需加强监测,开展相关风险评估,以降低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厦门市思明区一起聚集性胃肠炎事件的诺如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将收集到的11份肛拭子标本及1份生蚝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再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扩增,扩增产物经过凝胶电泳分析后,进行序列测定,确定基因型,并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 11份肛拭子标本中检出5株GⅠ组诺如病毒株,2株测序成功,检出4株GⅡ组毒株,3株测序成功;1份生蚝样品中检出1株GⅠ组毒株,测序成功。对测序成功的6株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GⅠ.2型毒株所测序列与2014年上海株KP325648等6株参考株高度同源,GⅡ.17型毒株所测序列与2015年韩国株KT384078等8株参考株高度同源,证实这是一起由GⅠ.2和GⅡ.17型诺如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聚集性胃肠炎事件,GⅡ.17型毒株为厦门市首次报道。结论此次聚集性胃肠炎事件是由诺如病毒引起,且为GⅠ.2与GⅡ.17型毒株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针对北京市居民从零售到餐桌的牡蛎-诺如病毒暴露模型,对北京市居民通过市售牡蛎暴露诺如病毒的风险开展初步定量评估。方法利用北京市市售牡蛎中诺如病毒的356条定量检测数据,模拟北京市居民牡蛎消费情景,建立暴露评估模型,结合文献发表的基于暴发数据推导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对居民通过生食牡蛎后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的健康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阳性样品的污染水平分别为2.62×104个病毒拷贝/g(95%CI:3.73×103~1.54×105)和5.02×104个病毒拷贝/g(95%CI:8.13×103~2.52×105)。对血清分泌受体阳性的人群,生食1个可能受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污染的牡蛎的发病风险分别为0.93(95%CI:0.73~0.98)和0.95(95%CI:0.80~0.99);对血清分泌受体阴性的人群,生食1个可能污染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牡蛎的发病风险分别为0.37(95%CI:0.04~0.64)和0.57(95%CI:0.07~0.99)。风险的估计值与诺如病毒阴性样品的赋值相关,相关系数为0.49。不确定性分析显示,现有检测方法的检出限高于半数感染及致病剂量,是评估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结论北京市居民通过生食牡蛎发生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的风险很高;提高病毒拷贝定量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降低检测方法的检出限水平是降低评估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5年甘肃省白银市食源性疾病监测人群诺如病毒检测结果,为科学制定诺如病毒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预测、预警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医院就诊的344例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粪便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GI和GII基因组。结果 2015年白银市报告的344例食源性疾病病例中,检出诺如病毒阳性病例78例,检出率为22.7%(78/344),其中诺如病毒GI基因组阳性5例,GII基因组阳性71例,GI/GII基因组混合感染2例;男性46例,女性32例;阳性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3岁,最小者仅3个月,平均年龄为20.3岁。结论 2015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病例中,诺如病毒检出率较高,全年均流行,但流行季节主要在秋冬季,诺如病毒GII基因组为优势组,应加强公众科普宣传教育,提高诺如病毒监测检测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了解诺如病毒在餐饮服务单位和宾馆住宿场所环境中的分布及厨师隐性感染状况,并对其基因型别进行研究。方法共抽检北京市西城区40家餐饮服务单位和10家宾馆住宿场所,每家单位采集4份环境涂抹样品及2名厨师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诺如病毒进行初步鉴定。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诺如病毒开放读码框(opening reading frames,ORF)1区序列进行扩增,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和进化分析。结果共采集环境表面涂抹样品200份,厨师粪便标本100份。其中,1份墩布池涂抹样品为诺如病毒阳性,环境样品诺如病毒阳性率为0.5%(1/200),3份厨师粪便中检出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率为3.0%(3/100)。3名厨师粪便标本诺如病毒ORF1区序列经RT-PCR扩增,进化树显示,1名厨师为GII.17基因型,2名厨师为GI.3基因型。结论北京市西城区餐饮服务单位及宾馆住宿场所存在诺如病毒传播风险,应强化卫生管理,重视物体表面消毒及厨师健康教育,防止诺如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