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划级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钉螺分布、人群感染机率是确定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主要因变量.根据各地研究资料,结合华容县1983~1986年江湖洲滩易感地带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和影响上述两个因变量的主要自变量有:灭螺情况(C)、水淹日数(F)、植物环境(E)、距堤距离(Da)、粪便(渔、船民粪便及野粪)污染(P)、洲滩地貌(L)、距居住点距离(Db)、感染方式和地点(I)等。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报道了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其中包括:1 通过野粪污染指数和感染螺季节性变化的调查,阐明了家畜在传播血吸虫病中的重要地位;2 通过急性感染发病地点的分析,提出了控制重点易感洲滩的流行病学意义;3 为有效控制易感洲滩,首次建立了“人畜上洲活动”和“洲滩螺情考察”关系型数据库;4 报告了灭螺和化疗两种对策控制易感地带的实际效果。并据此讨论了有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矮埂蓄水拦网养鱼治理洲垸型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与防洪大堤毗邻的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易感地带长1000km,面积4亿多m~2(60余万亩)。为结合开发湖泊资源,综合治理易感地带,1988年冬起,在湘阴县弓管子湖洲,进行了矮埂蓄水拦网养鱼的试点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调查2011年湖南省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分布现状及其特点, 为制订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 方 法 法 对湖南省垸外有人畜活动、 历史上有钉螺分布及可能有钉螺分布的环境普查; 收集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信息, 采用 GPS定位并建立空间数据库, 应用Google Earth平台绘制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分布电子示意图, 分析全省垸外血吸虫病 易感环境分布现状及特点。 结果 结果 2011年湖南省共有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洲滩787块, 长1 429.64 km, 面积62 017.17 hm2 , 活螺平均密度为0.37只/0.1 m2 , 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1 9只/0.1 m2 , 查出有感染性钉螺洲滩180块, 感染性钉螺 面积688.07 hm2 ; 湘、 资、 沅、 澧等16条有螺水系均有血吸虫病易感环境分布; 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植被主要为杂草, 其次 为芦苇和树。结论 结论 湖南省垸外血吸虫病易感环境分布广、 面积大、 环境复杂, 需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益阳市地处南洞庭湖区,所辖资阳、赫山、沅江、南县、北洲子、金盘、茶盘洲,为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为准确掌握本市垸外洲滩易感地带钉镙分布现状,给环境改造灭螺提供科学依据,于1999年春季组织对血吸虫病流行区沿湖村垸外洲滩易感地带进行了重点调查。1调查方法 依据《益阳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垸外洲滩易感地带钉螺调查方案》,确定沿湖村沿堤向外延伸 1000m的境外湖洲为调查范围,不足1000米的全部查,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方法,点线距离为 20 m或10m,与易感地带相通的水系、涵闸及其外围采用环境抽查方法调…  相似文献   

6.
垸外易感地带药物灭螺消除水体血吸虫感染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药物灭螺消除湖区垸外易感地带水体血吸虫感染性效果。方法在东洞庭湖北岸选择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大致相同的易感地带洲滩作为药物灭螺试验区和对照区,对比观察螺情和水体血吸虫感染性等疫情指标。结果试验区药物灭螺后15 d效果考核,钉螺校正死亡率为94.13%,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药物灭螺后50 d进行小白鼠感染性测定,感染率为100. 00%,平均虫荷56.6条/只;未灭螺的对照组小白鼠感染率亦为100.00%,平均虫荷147.8条/只。结论在面积较大的江湖洲滩,局部药物灭螺不能达到消除水体血吸虫感染性的目的,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水体血吸虫感染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引洪促淤消灭易感地带钉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容县新洲、团洲多采用水利工程引导长江洪水中的泥沙,淤积洞庭湖湖堤外沿的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结果显示,新洲引淤区在入流径流量大、泥沙含量高的年份(1983)、易感地带地面可淤高1.2—1.4m;1976—1990年间,该区120万m~2洲滩高3.7—4.8m,高程达30.5—32.4m,已无钉螺孳生,近邻居民血吸虫病患病率下降84.5%;并收到了巩固堤防,减轻防汛负担.生产开发等经济效益.1988年起在团洲引淤区进行重复实验、并对引淤初期滩面的螺情变化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岳阳市城区水域,是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湖沼型疫区。钉螺孳生面积4002万m~2,其中距堤脚和居民点以及交通要道500m范围内的人畜常到又有阳性钉螺生长的易感地带,面积约为443万m~2。1980至1984年,急性血吸虫病发病人数101人。1985年3至10月,我们对城区湖洲易感地带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钉螺的环境特点,分小单元采取系统抽样(20×20m)设线设框.沿堤共抽查6760m长的湖洲,3386框,活螺框出现率为41.8%,活螺平均密度为4.38只/0.11m~2,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区钉螺分布和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报道鄱阳湖区615块,122万多亩洲滩钉螺调查和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研究的结果,阐明了湖区钉螺分布的规律,以及钉螺、感染性钉螺和急性血吸虫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分类标准、区划、稳定性和在采取防制措施后的可变性。认为如能集中力量、集中目标,针对一类(易感)地带部署湖区血吸虫病防制工作,将有效地控制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益阳市地处洞庭湖区,湖内湖洲面积辽阔,湖汉纵横,植被复杂,钉螺孳生,主要为日本血吸虫病湖沼型流行区。为了准确掌握易感地带钉螺分布现状,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1994年4月,组织对全市血吸虫病流行区沿湖村垸外易感地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洲垸型渠道钉螺分布特点及形成易感地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陵县资市镇是洲垸型渠道地区的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92年居民感染率为29.5%。耕牛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66.7%。垸内渠道共有66条,面积30万m~2。其中有螺渠道占97.0%,有螺面积占99.3%;感染螺渠道占7.6%,面积占18.3%。主要分布在支、干渠内,分别占45.2%、39.8%。支、干渠是牲畜放牧,尤其是牛嬉水主要场地,经搜集野粪检查血吸虫卵和水体尾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牛粪是污染水体感染钉螺的主要因素。支、干渠不仅感染螺平均密度及钉螺自然感染率高,而且有感染螺分布的面积大,是洲垸型渠道中的易感地带。  相似文献   

12.
贵池市江洲湖滩易感地带面积有13571234m~2,主要分布于沿江、沿湖地带,人口密集,滩地人畜活动频繁,流行因素多变,疾病控制难度较大。近年来,采用人群化疗 易感地带药物灭螺 健康教育的措施,使人群感染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重复感染仍未控制,为了解江洲湖滩易感地带的螺情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对1992年以来上报的易感地带螺情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调查方法 1、按不同的环境类型或植被分单元逐一查螺。滩地采用机械抽样法,堤(氵套)采用随机抽样结合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省在洞庭湖的湖洲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根据不同地形特点进行了矮埂高网蓄水养鱼、封洲造林、封洲育芦和不围垦种等生产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观察,不仅收到了降低钉螺密度、感染螺密度、野粪和阳性野粪密度、哨鼠感染率和人群血吸虫病患病率的效果,而且收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病易感地带阻断耕牛传染源后,感染性钉螺各项指标呈非常显著下降。但如放弃人群涨水期间对洲滩的污染控制,州滩感染性钉螺仍可达较高水平。本文提示易感州滩阻断传染源后,只需1年时间便可净化成安全草州。进一步证明耕牛在血吸虫病传播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病易感地带阻断耕牛优越性传染源后,感染性钉螺各项指标呈非常显著下降。但如放弃人群涨水期间对洲滩的污染控制,州滩感染性钉螺仍可达较高水平。本文提示易感州滩阻断传染源后,只需1年时间便可净化成安全草州。进一步证明耕牛在血吸虫病传播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掌握易感地带螺情变化情况,我市1992年以来对易感地带螺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我市江、洲、湖滩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3347.5万m2,其中易地带面积1335.7万m2,分布于11个乡镇、办事处的27个村,62个环境单元。其中江滩9处,面积202.1万m2;湖滩  相似文献   

17.
湖洲近岸易感地带灭螺后的湖水感染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观察大面积有螺湖洲在近岸易感地带灭螺后,洪水期日本血吸虫尾蚴在湖水中的分布,我们用“哨鼠”检测了湖水感染性.1 试区概况以洞庭湖西岸的东浃村外湖洲为实验区.防洪大堤自北向南将湖洲与垸内农田分开.堤西侧为农田,堤东侧的有植被湖洲宽约4km,整个有植被湖洲都有钉螺分布.  相似文献   

18.
环境建设灭螺措施及对血吸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江湖洲滩地区灭螺及对血吸虫病影响的有关研究资料,证明在有螺洲滩湿地采用环境建设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可取得良好的灭螺及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江河洲滩地区,水位无法控制,人畜接触疫水频繁,居民重复感染的机会多.为控制和减少血吸虫的感染,1992年起,连续2年开展了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概况节堤村位于陆水河下游南岸,全村居民沿堤居住,距易感地带最近10m,最远1Km.居民饮用水、游泳、捕鱼、放牧等均与疫水接触频繁.1991年全村总人口1141人,居民感染率为22.08%;垸外钉螺面积11万m~2,钉螺感染率0.99%;垸内无螺.方法对5—60岁居民,每年秋季化疗1次,其中部分农渔民每年夏秋季各化疗1次.服药前对服药对象  相似文献   

20.
喷粉灭螺法控制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感染性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控制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感染性的方法.方法选择有感染性钉螺的河滩为试验现场,用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50 g/m^2进行喷粉灭螺,连续2次,每次间隔15 d,观察对钉螺及感染性钉螺的杀灭效果,并采用哨鼠法进行易感地带水体感染性测定.结果第1次喷粉后15天,感染螺密度即降为0,钉螺感染率亦降为0,感染螺密度下降率达100.00%;第2次喷粉后15天,感染螺密度为0,钉螺感染率为0,活螺密度下降率为99.08%,钉螺校正死亡率为99.03%.哨鼠测定均为阴性.结论喷粉灭螺法可快速杀灭感染性钉螺,且简单易行、省工高效,可作为控制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感染性的常规方法及防止急性血吸虫病暴发疫情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